第八十七章 自我介绍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北祁重酉字数:3187更新时间:24/09/16 16:17:06
    在检枢司小楼小报告厅,检枢司全员举行了对孙怡珍的欢迎仪式。毕竟孙怡珍是以代理处长,荣誉中校,初级警监的身份调入检枢司内,来了就是高层。在目前的检枢司内,只有林臻娜和王旻可以媲美。

    当然顺便还有凯莉的欢迎仪式,只不过凯莉已经在办公室厮混了近一个月,早已经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只是形式上的入职。而孙怡珍,却是真正的需要被欢迎。

    两个大美女,一华一西,站在前排相当的养眼。

    到了自我介绍环节,孙怡珍袅袅婷婷的走到讲台前,笑出好看的整齐牙齿,落落大方的说:“我叫孙怡珍,今年23岁,未婚。之前在陈仓在长官的带领下,和在座的很多警官一起执行过任务,很高兴再次见到大家,并且能够加入这个名声在外,军警圈内人人羡慕的集体。

    没有错,为了加入你们这个群体,我可是拜托了不少长官帮忙才能办成,走了不少的后门哦。”

    孙怡珍如此公开大方的讲出了自己通过走后门加入检枢司,马上在台下引起了不少人,尤其是新加入检枢司不久的新人们,有的已经在后排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了起来。

    反倒是最了解她的老对手林臻娜,一脸严肃,眼中绽放着赞赏的光芒,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一个,两个,三个,检枢司的长官们都开始鼓掌,压下了后面职员们的议论声。

    孙怡珍站在讲台上,娇俏的笑着继续说:“是的,我是孙家的人,就是你们想的那个孙家。联邦军部总长孙上将是我的爷爷,这个在我的资料里无论如何也抹不去。

    然而我想说的是,孙这个姓氏并不让我觉得光荣,战神的光荣只属于他自己,是联邦一百万英烈的鲜血造就的这份殊荣。但是,它与我无关。

    我确实走了后门,我拜托了长官,拜托了军校时的老师、校长,拜托了陈仓结识的赵处长、陆处长还有吴中将,不过我没有找过我家里的亲人。能加入你们这样一个光荣的集体,我宁愿走后门,我虽然做不到理得,但是可以心安。

    我是以军官的身份转入调查局,但是在情报调查和侦缉方面,我还是个新人。我将虚心的向林处长学习,向王处长、刘副处长、朴副处长、谭助理请教,也请在座的各位不吝赐教,帮助我尽快融入这个光荣的集体。怡珍不胜感激。

    最后,恳请余长官一视同仁,耐心指导,希望能和各位一起,在检枢司为维护联邦法纪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共筑联邦调查局的辉煌。怡珍敬谢各位了。”

    孙怡珍的语言从直白逐渐转向严肃,最后站在讲台后,对着台下的诸人深深鞠躬,成九十度鞠躬不起。

    阶梯座位上,再次由林臻娜带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林臻娜转头望了望余不乐,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站起身来,走上了讲台。先扶孙怡珍站直,然后站在讲台前朗声说道: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在下面还有各自的想法。孙处长孙梓希小姐的大名你们也许没有听过,中央军校12期优秀毕业生,首都圈公认的头号女天才,从义学到首都中央军官学校,所有时期女性成绩记录的保持者。

    同时还是联邦最年轻各级女子军官记录,最高军衔记录的保持者。我知道在座各位,有很多人在各自的区域,各自的地方都被当做天才,至少我们同期的各军校优秀毕业生就多达5人。这5人之中也包括了我。

    我想告诉各位的是,所有人包括我自己的成绩,和梓希姐姐比起来都不值一提。她所有的成绩不仅仅在女性之中,在整个联邦历史上,除了一个人都是历史第二。而第一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的长官余司长,联邦有史以来公认的第一。

    所以我提醒各位,请收拾好你们小心思,过去了就不要再提。我林臻娜能有今日,都是因为梓希姐的鞭策,我自幼的目标就是能够追赶上梓希姐,时至今日这个目标也从未出现。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论孙处长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我们检枢司,都是我们检枢司的幸运。我也相信,梓希姐很快就会证明她的优秀,而且这个时间将会短到超乎各位的想象。

    我谨代表余司长和检枢司,热烈欢迎孙怡珍孙梓希小姐的加盟。”

    在热烈的掌声中,孙怡珍再次鞠躬致意。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调查员,看到从司长到所有高层,全体警官都已经鼓掌欢迎孙怡珍之后,还会不开眼的腹诽谤议,即使有也只能牢牢的藏在肚子里。

    最后是余不乐上台,对孙怡珍和凯莉的加入表示欢迎,确认了二人的官阶和职务,又说了几句劝勉鼓励的话,并宣布检枢司情报二处正式成立。

    检枢司正式增加了一名初级警监,一名高级警督,又增加了12人编制由刘任娜负责招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壮大趋势。

    孟夏夜,还略带着清凉的风穿过乌堡边的竹林,沙沙的竹叶轻鸣着,娑娑作响。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荷塘、垂柳、月色、蝉鸣第一声,汉中褒中西北王家坝,紧贴秦岭的小山村,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和美好。

    褒中这个地方是汉中的边界。

    整个汉中平原,是关中和益州的交界之处,北靠秦岭,是群山环绕的一块盆地平原。平原内可以出产粮食、药材、茶叶、烟叶、各种油料植物和水果,被称为鱼米之乡和小江南。

    但是受面积所限,整个汉中的人口也只有26万。因为在30年以前,这里由于紧贴关中和凉州,从西北到穿过秦岭就是西凉的武都市、天水市,历史上曾有数次西湖人穿越古道侵入关中,加之山林之内多有虎豹出没,脱离平原范围,生活大不易。

    平民又多为军户,时时参军戍卫西北,所以人口始终发展不上去少的时候只余十万余人。直至最近三十年,胡人无力南下,人口才开始增长起来。

    但是在靠近山区的地方,仍然以村落乌堡聚居为主,人们依靠狩猎,采药为生,也有略大规模的家族,开发山林,种植些茶叶、柑橘之类的水果,生活虽不清苦,但是却蛮危险。

    能在这里讨生活的,多是些精壮的军户家族。联邦对与边民的武学管制并不甚严格,普通边民具备中尉一级的武力,也不受很大限制。只要家传武学不突破尉级,通常不会引来军方的关注。

    陈老实叼着大烟杆,坐在乌堡外水塘边,耐心的钓着鱼。偶尔有两名晚归的采药客,猎手,都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大家已经习惯了20年来,每天这位温和的“老好人”坐在池塘边夜钓,或者赏月的事实。

    陈老实看上去60来岁,身量不高,略微消瘦。常年在山野间劳作,让他的面颊手背如橘皮般皴起了道道纹路。没有人记得他是具体什么时候来到的王家坝,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陈老实是村里最有学问,脾气最随和,最愿意帮助别人的老好人。

    他自称识字不多,但是却能写一笔好字,村里的书信基本上都是由他代笔,包括孩童们的启蒙教育,基本上所有青年乡民8岁入学前,最早读书识字都是跟着陈老实开始。村民们很愿意称其为陈老师,可是他却坚称自己没什么文化,不肯接受,所以久而久之,他的称呼就变成了了谐音的陈老实。

    很多乡民还是发自内心的称其为陈老师的,他也纠正不过来,所以也就任其去了。

    面前的荷塘本是一个野生小湖,只有些芦苇,野生鱼鳖生存。二十几年前,不知道陈老实从哪里找来的荷花种子,在池塘内种植,每年枯水期的时候,还不停地挖土扩池,才逐渐有了这个方圆数亩地的荷花塘。

    池塘边上的山坡上,陈老实又种上了山茶,毛竹,桃树和橘树,教农户养殖种猪、鸡鸭,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王家坝的生活面貌。种出来的这些作物,陈老实却从未当做自家的私有之物,而是让村民们各家各户按需取用,只要不浪费,他就不会管。

    包括荷塘里的鱼,他虽夜夜钓鱼,却只是享受钓鱼的乐趣,每次钓完的鱼都是放回池塘,塘内的鱼如今已有吃用不绝之相。前几年还带着乡民找到了一处盐井,虽然卤水储量不大,也未找到矿盐所在,但也尽够村里人蒸盐取用不决,甚至可以惠及十里八乡。

    王家坝这个王姓小坞村,虽然只有四十几户人家几百号人,却从过去的贫困山沟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山村。

    村里的青年人也从以前的无人愿嫁,只能入赘其他村寨,变成了现在的各路媒人争相前来提亲,人人愿意入住,甚至亲家举家迁入的著名女婿村。也有些嫁出去的村里姑娘,将王家坝的富裕道路传授了出去,十里八乡的生活都在明显的改善着。

    陈老实已经成为村里青年人心目中的信仰,虽然联邦的乡村通常都没有村长之类的村官,而通常都族长、族老、乡老之类的老人,成立长老会共同处理村内的事务。

    可是在王家坝,陈老实的年纪自然没有资格成为乡老,却实实在在成为村里的太上皇,无人不听之敬之。而陈老实人呢?还一如三十几年前来到村里是那般,对谁都温和的笑着,半勾着腰好像仆人般的行事。反而更使得乡民们发自内心的爱戴他,自然也不会有人介意他这一点小怪异的夜钓习惯。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