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后话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西新桥字数:2781更新时间:24/09/16 09:11:38
    不久宇文泰回到关中,尔朱天光问起时,只推说是朝廷咬死了不肯封王。

    尔朱天光大怒:“洛阳焉敢欺我?”越想越觉着不爽,不由得迁怒在贺拔岳身上:“一番周折,到头来却连毛都没捞着一根,反是恶了晋阳。。。阿斗泥误我矣!”当下急召贺拔岳至长安问话,又令宇文泰暂且也待在长安。

    贺拔岳闻讯,赶忙动身,日夜兼程,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至长安七百里山路只用了三四天便到,辛苦至极。不料到了地头,尔朱天光不知为何又改了主意,又要贺拔岳自行回去安定。

    贺拔岳莫名其妙,乃耐了性子,几次三番欲往城中见上尔朱天光一面,尔朱天光只是不许。贺拔岳没奈何,只得悻悻而返。

    随行军将们怨声四起:“尔朱天光几个意思?这不是存心戏弄我们么?”贺拔岳闷闷不乐,假装听不到这些个牢骚话。

    走不得十里,正撞见宇文泰与两个随从骑马而来,原来也教尔朱天光“赶出”了长安。

    贺拔岳眼睛一亮,急急扯过宇文泰,两个人往偏僻处说话。宇文泰自然不会向贺拔岳隐瞒,红了脸,一五一十交代个清楚。

    贺拔岳气得直跳脚:“兄弟道里,就属黑獭你最是稳重,这才遣了你为使者去洛阳,怎么就教一个女子弄得连魂儿都丢了?”

    宇文泰大惭,垂了头不敢回话。

    骂归骂,全骂出来了,这气也就消了,临了贺拔岳还宽慰宇文泰:“罢了罢了,不成就不成。长安公虽是与尔朱兆不和,可说到底,他两个都姓尔朱,绝不至兵戎相见,所谓勤王助攻,本也就是虚无之词罢了。事已至此,大不了关起门来,先好好收拾这关中的民生。”

    宇文泰拜辞而去,归返岐州。贺拔岳自回泾州安定,才到地头,消息已是传得沸沸扬扬,说是尔朱天光欲以侯莫陈悦都督二夏州诸军事,取贺拔岳而代之。

    当初关中初定,除开尔朱天光本人,属贺拔岳首功,遂得授都督泾豳二夏四州诸军事,风头一时无两。此等安排,一来是嘉奖贺拔岳的赫赫功劳,二来则是为了日后光复二夏州做准备,毕竟时至今日,二夏州仍为宿勤明达等反贼盘踞。正因如此,贺拔岳在泾州日日勤政之外,兵马亦是操练不绝。

    如今这等消息传来,若是属实,岂不要大大打了贺拔岳的脸面?若说纯是谣言,这世上之事,又怎会空穴来风?何况贺拔岳此次来回长安的一番遭遇,岂不也恰恰印证了尔朱天光对之有怨?

    安定城里,一干军将皆为贺拔岳一手提拔,可不鸟甚尔朱天光,纷纷破口大骂:“尔朱天光,欺人太甚!若真个逼迫太甚,大不了打个鱼死网破!”

    贺拔岳愈发沉闷,将自个关在府中三天未出。

    再往后,又有消息传来,说是侯莫陈悦坚辞不受,长安那头也没再催逼,此事终是不了了之。

    贺拔岳不予置评,只是此事之后,他与麾下心腹说起话时,言语中皆称“尔朱天光”,再无“长安公”矣。

    这些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

    二月里,洛阳城春光明媚,暖煦怡人。

    洛阳宫里,天子元子攸的心情也一日胜过一日。好消息接踵而至---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上表愿奉王化,正集结兵马,不日就要东渡入晋,剑指尔朱氏的老巢秀容川;河北高欢资助洛阳的第一批钱粮已然秘密起运,只待偷过刘灵助所在的相州(州治邺城)地界,便可安全渡河,直抵洛阳;河北大使高乾有奏,言不负天子重托,已齐集三千渤海义勇男儿,万事俱备,随时可以起兵;东南道里,元悦连打了两个胜仗,几乎就要逼近彭城,尔朱仲远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河南诸州诸郡纷纷送来钱粮人马,司隶已打开府库,大肆征召兵马。。。

    形势一片大好,天子在内,突然人人都飘了起来。

    而今朝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平阳王元修力主出兵,且兵分两路,一路北伐尔朱兆与尔朱氏隆,一路东征尔朱仲远,元子攸几乎就要答应了下来。还是临淮王元彧极力劝阻,说是洛阳兵马尚且不足,且多为新兵,战力堪虞,不可轻进。两下里都有不少臣属支持,谁也劝不服谁。

    一场激烈争论下来,天子元子攸决定折衷:

    以荥阳公、辅国将军郑先护为主将,深泽县公、镇东将军斛斯椿为辅,起兵两万,借尔朱仲远与元悦缠斗之机,东进讨伐尔朱仲远,此所谓“先断尔朱氏一臂”也。

    催促纥豆陵步蕃进兵尔朱兆后路,使之顾此失彼;更令城阳王元徽统率洛阳老兵八千,又调辎重器杖无算,渡河至北中城固守,以防尔朱兆与尔朱世隆南下偷袭。

    洛阳这里,加紧招兵练兵,只待时机一到,当宣召天下,共讨逆贼。

    。。。。。。

    时局大变,一直懒洋洋待在晋阳城里的尔朱兆闻讯大怒,戟指南方:“本是碍着冬日难行,这才暂缓南下,不想你元子攸反倒咄咄逼人起来。你既求个速死,我岂能不遂了你的心愿?”当下喝令齐集三军,不日南下。

    正待起兵,孰料突然来报,说是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率领铁骑上万,渡过黄河,已入晋地,打的乃是“奉旨讨贼”的旗号。且并、肆、汾、朔、建。。。诸州皆见乱民四起,也都自称“勤王讨贼”。

    尔朱兆气个七窍生烟,眼见得内忧外患并起,一时无计,也不敢贸然南下。便在这时,尔朱世隆又遣使而至,说是有奇计一条,可安四方。

    尔朱兆再是看不起尔朱世隆,也知大家伙实乃一条绳索上的蚂蚱,此时此刻,实无谓再行内争,于是点头首肯。

    不久之后,晋阳尔朱兆、长子尔朱世隆、以及朔州尔朱度律,几个尔朱氏大佬齐集晋阳,共商大计。

    尔朱度律道:“如今天下皆言我几个为逆贼,以致四方纷扰不息,令我等疲于应付,如之奈何?”他坐镇朔州,临近北境,治下叛乱最烈,早是一个头两个大。

    “正为此事而来!”尔朱兆早是急不可耐,对着尔朱世隆叫道:“乐平公!你说胸有奇计,何不快快说来?”

    “倒也简单。”尔朱世隆洋洋得意:“此事全因元子攸而起,他是方今天子,既是他斥我几个为逆贼,天下怎不盲从?”

    “所以呢?”尔朱兆一脸迷惑。

    “所以说,倘若天子不再说我几个的坏话,那么这四方的纷扰,自然也就会随风而逝。”

    尔朱兆越听越是糊涂:“元子攸与我等不共戴天,如何肯不说我几个的坏话?”

    真是个蠢材。。。一旁尔朱度律腹诽不已,只是不好当面驳了尔朱兆的脸面,乃一清嗓子,悠悠道:“乐平公言之有理,设若方今天子不是元子攸,而是另有其人。。。”说到这里,故意止住。

    尔朱兆再是愚钝,这会儿也领悟过来了,脸一红,急忙叫道:“元子攸祸国殃民,实非明主,早该换人!”

    “谁说不是呢?”尔朱世隆摇头晃脑:“颍川公负天下所望,值此国家危亡之时,若能当机立断,另立明主,可称再造社稷,不逊昔日天柱之功也!”

    尔朱兆顿然眼睛发亮,哈哈大笑:“本就要往洛阳捉了元子攸那厮,一刀宰之以祭天柱,既如此,如何还能认他做天子?没得说,换人!立马换人!哈哈!”

    尔朱兆这莽夫说干就干,当即从晋阳城里找来北乡公主的侄儿、时任太原太守的长广王元晔。也不管元晔声名狼藉,且宗支疏远,当即立为傀儡皇帝,改年号建明,更广示天下,斥元子攸为伪帝。

    还别说,这招儿还挺好使,天子大旗所至,诸州乱民不少闻风而降,尔朱氏形势为之好转。

    既是立了新帝,尔朱兆他几个从龙大臣又岂能少了重重封赏?

    元晔下旨,尔朱兆进汾阳王,为大将军;尔朱世隆进乐平王,为太傅;尔朱度律进常山王,为太尉公;尔朱仲远虽远在东南,亦然进为彭城王,擢骠骑大将军。

    一时间,当世诸尔朱氏大佬俱为封王,唯关中尔朱天光,本来依着尔朱世隆,自该顺势封王以为拉拢,不料尔朱兆抵死不肯:“天光家与天柱一支都快出了五服,岂能与我等相提并论?不许!”尔朱世隆无奈,只得作罢。

    长安城里尔朱天光得知,气得大声骂娘。

    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