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泽瘗域 第十四章 哑火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诸葛奉先字数:4144更新时间:24/09/15 18:06:30
等众人追赶上苏老鬼时,他已经站在几具骷髅中的一具前,凝神检查着脚的几具骷髅。
众人都借着手电光一起凑上来察看,只见这几具骷髅都是被利器伤害致死。
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那还未腐烂完全的箭矢或其它未知的利器,以及被利器破坏的骨骼,已经清晰地说明这几个人是死于这些利器之下。
苏老鬼用手电照向四周“窗口”一样的部位说道:
“这些就是发动利器的销器儿哩,但机关控制是互相配合,刚才那个门,是其中非常关键地一个环节。
所以说嘛,那个门既然是那种未锁无法触发滴状态,说明里边已经早就有人来过哩。
不然,你们以为能轻易走到现在站着的这个位置?你们回头往后看,众人早进入机关区喽。”
众人自然按他说的回转身,用手电四处扫射。
发现果然如他所说,不仅两侧花岗岩条石堆砌成的通道两侧石壁上有那些隐蔽的机关窗口,再往回返一些的通道,上方的顶棚上,也有一些黑洞洞的方形洞口,位置已经是在众人几十米的身后了。
如果这机关是激活状态,众人不可能这么平安无事的走到这里,这个位置已深入到机关区。
这时,白云飞和牛钢、孙二这些人,才真正佩服起这个有时候疯疯癫癫没有正经模样的糟老头子。
这时响起了牛钢满是崇拜的声音:
“哎呀妈呀,老先生,你真是贼拉厉害呀!我算看出来了,咱们大伙这次来是妥妥地啦,不是来扯犊子的。
你给俺白话白话,那个门嘎哈(干啥、为什么的意思,东北方言)叫九绝啊,都有啥绝活?”
这牛钢一激动,满嘴他们东北的方言,在部队时习惯了,毕竟部队是五湖四海哪的人都有。
大家一说话时自然也是什么方言都会出现,互相呆得久了,也都能听明白个大概。
可和曹龙轩、苏老鬼这些人才第一次见面,就怕苏老鬼没听明白。
白云飞正要向苏老鬼解释牛钢说的意思,就听苏老鬼“嘿嘿”乐,学着牛钢的东北腔调说:
“哎呀,老牛家那小子呀,俺可不是跟你血乎(夸张的意思,东北方言),不是有啥绝活,知道猫有九条命不?
这门你要是整不明白,就是猫到这疙瘩都不带剩下一条命地,全让你绝户喽,知道不?”
牛钢就把头点成鸡啄米,连声说厉害。
白云飞对苏老鬼心里就更高看了一眼,看来他不仅精通盗墓手段,满腹入地潜行的手段。
更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居然连东北方言也难不倒他,张口就来,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也正因想到这一点,让白云飞顿悟一个道理:
不可被一些人的表面所迷惑,对每个人都要怀有敬畏之心,或者说是戒惧之心。
不然可能在某些时刻,对你或他人,都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
曹龙轩这时正拿着那张塑封的黄纸图,和孙二对比着现地察看。
只听他说道:“看来此图对应得上,是这墓葬无疑。
这方形应是藏经洞,小方块应是告身碑处的入口。
这一条线,理应就是这通道。
苏老,依你看,这上边的这些小点点,应该就是这些机关、消息吧?”
说着就将图递给了苏老鬼。
苏老鬼接过图后看一眼,递还给曹龙轩,点头说道:
“我认为没错哩,只是这线不可能和实地的通道完全对照得上,只是个大概的意思。
但这条线上一直到这啥子天平这一处,这其间的东西,想必全是机关、消息了。
所以咱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虽然刚才我在门外说门开着,可能代表机关都冻结哩,但也绝不敢太大意,还是用铲子柄在地上试探。
直到看到这堆白骨,才相信起码前面这段是安全滴。
但难保还有激活的机关嘛。
至于后面的路,就更无法判断哩,大家务必要小心再小心。”
曹龙轩点了点头,然后召集大家继续前进。
牛钢边走边问苏老鬼,这些古代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直接把墓深深地埋起来,让人找不到不就完了嘛,干吗扯这犊子?
还非得布置上一些机关、消息,费那劲干啥?
苏老鬼说你这娃子真是不懂行市,这埋坟墓,不是说随便一埋,埋得越深就越好。
一是古人都信奉风水吉脉,尤其是这些有身份的人,都要埋在这些风水吉脉里来,埋得过深,已经越过了风水宝地里的吉脉,那岂不是占不到了吉脉的大好形势?
这二来,你以为深深地一埋就安全了?
不定哪天地震、塌方、洪水改道等,就能给你弄得重见天日。
如果你再不设计点防人的机关,岂不是白白让人家随意盗掘?
而且这些机关还是有直接封死所比不了的好处,你直接封死的墓,封的再严,只要人家发现后,多动用人力、物力,迟早会给你挖开,所以你光想着封严埋深是没用的。
但如果你正常设置,建造地宫,在各种通道、区域内设置机关、消息,那些盗墓贼自然会随着你的设计探索,自然也免不了一番斗智斗勇。
至于墓主人或设计者,与那些盗墓贼,到底哪个能胜利并笑到最后,就看各自的水平。
况且有的机关不是说触发一次就报废,这种“九绝连环门”,连通它的内部各类机关,就是能够反复使用的。
之所以众人这里所看到的没有再重复启动,是因为以前在有人触发后,有行家在门那里把“总机括”给取消,设定在安全状态。
估计这里边后续的机关也有不少是安全的。
在行进中,白云飞又问了苏老鬼一个问题,就是他给老七的面粉一样的东西是起什么作用的?
苏老鬼一笑,告诉白云飞那是糯米粉,把它调在封泥里能增强粘性。
因为那些封泥已经经过千百年,都成了干土渣,被震碎后再和泥基本和不住,而且也不利于附着。
另外糯米粉和成的糊有很强的中和性,和的泥加上它能和原来的色差对比不大。
咱们进来后,这碑定然是要先暂时封上的,不然肯定暴露了问题。
但为防止封完碑,缝隙的封泥过新让人发现问题,必须用它调合封泥,使色差降到最低,从而避免暴露了咱们这次行动。
白云飞有些不解,问难道他早就料到会用到这些糯米粉来和封泥,所以提前就准备好?
他仍是笑嘻嘻告诉白云飞,本来准备应付别的情况所预备,临时遇到需要伪装石碑缝隙,防止暴露的问题发生,才临时这么处理。
这让白云飞不由得不佩服这些被称为“土夫子”的人,看似没有文化,曾经社会地位低下,其实他们的智慧、情商和经验,都非常强。
有苏老鬼的丰富经验,加上有那张黄纸图的对照,让众人心底大为踏实。
前进了一段,又发现了几具白骨。
众人检查一遍这几具白骨,从骷髅倒伏的位置、角度,和他们身上所中的机关销器种类,再对照周围石砌通道石壁上的那些窗口,来推测都是何种机关。
当然,人在中了机关伤害后,也不可能按原来的角度或位置一动不动地倒伏于地,自然还会有其它的运动或挣扎。
所以并不一定就能判断出骷髅所在位置,就一定是最开始受伤的地方。
不过按苏老鬼的意思,越是这样,通过再研究明白两侧的窗口内是何种销器,就越能得出这机关、陷阱有多厉害。
这就像所说的毒蛇毒性哪个更强一样,“五步蛇”必然要比“隔夜死”厉害得多。
同理,同样中了淬毒的销器,和中了蛇毒死亡时间长短一样,自然能看出哪个更厉害。
就见苏老鬼握着手电,对着几个石壁上的窗口、孔洞照了很久。
又用工具在里边探索半天。
然后告诉众人,估计接下来的机关应该是差不多都在取消状态。
如此一来,大家应该安全不少。
听了苏老鬼的话,众人长舒了一口气,盼着这一路下去,没有任何机关才好。
继续前行,这一路上走过那图上显示的机关区域,虽然最后判定都已经解除了机关,但有一些路段仍是非常危险。
比如有段通道里设的是翻板,而且是那种不是你一上去就立刻翻的,是要走到它的某处位置,当你的体重与设置的机关成一定重力比例时,才会忽然翻转。
在此处就让和苏老鬼一同走在前面的十三着了道,差点没掉到下面去。
据苏老鬼讲,好在后边的人的体重使翻板临时成了“跷跷板”,致使十三脚下的部分倾斜过程变慢,让旁边的人有了反应时间,快速把他拉了回来。
当然,大家虽然不知道漆黑的石板下面有什么,但都明白,真要是掉下去肯定是凶多吉少。
在石板翻回后,就又恢复了原样,任你怎么看,它也是石砌通道的一块路面石而已。
这让白云飞又学到了一个知识,那就是像这样的陵墓机关设计,很多都是一体化的,互相有配合,有连锁触发效应。
但其中的一些部位,却是既可以发挥整体作用,也能独立发挥作用。
就比如这翻板,即便触发效应的铁门已经解除了这些机关、消息,但它自身的作用原理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陷阱,忽视它们的存在,自然极度危险。
就这样,众人摸索着向前行进,始终小心翼翼不敢大意。
从看到那几具被利器灭杀的白骨开始,那种无形的压力和恐惧感就深深地压在了众人的心上,原本的新奇、刺激、幻想,统统在看到那几具白骨后全都消失殆尽。
白云飞忽然在心里问自己,放着大城市公司老板的好日子不过,居然跑到这暗无天日的地下来冒这份凶险,到底值不值?
接着白云飞又开始在心里自嘲,瞧你怂样,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还优柔寡断个锤子?
干就完了!
大约走了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众人经历了“人肉馅饼(夹巷道)”、“滚石坡”、“伸缩铁刺墙”、“葫芦闷”、“翻板子”等机关陷阱区域。
好在这些机关都已经解除,或者说已经被触发过,没对众人造成什么伤害。
从军事术语上讲,就是“哑火”了。
不过当众人行进到那“滚石坡”处时,还是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
因这处的机关以前被触发过,一个圆滚滚得有几百吨的滚石堵在坡道底下。
那滚石撞击完石壁后,居然陷进去有三分之一,足见当时的一撞之力有多大。
这巨大得直顶顶棚的巨石,严严实实地堵塞在坡道底的拐弯处。
别说是人,就是一只公鸡想要从底角的缝隙钻过去,都几乎没有可能。
众人观察半天,发现大石滚子顶端和通道顶棚处还有二十多厘米缝隙,其它处几乎连手指塞过去的宽度都没有,可见设计精确度相当高。
不过这倒没难住众人,苏老鬼端详一会,让人把背囊都堆在一起,踩在上面,用大锤和铁钎砸、撬大石滚子上边通道顶棚的石板。
顶棚的石板都是整块搭在两侧石壁上的,所以费了好大的劲,用蛮力敲碎了几块石板,人才得以从石滚子上方爬过去。
过了石滚子,走到坡道上,众人看到了一具“白骨贴画”,看得让人揪心不已,这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硬是被大石滚子给碾压成这样的。
就这样,众人终于有惊无险地过去几段机关、消息区,前方已没有石砌通道。
道路被一个巨大的深坑给阻断。
看那黄纸图,应该是抵达了图上画着“天平”的地方。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