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是从来不曾有的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京华月影字数:2142更新时间:24/09/15 03:08:41
虽然距离远,看不清他们具体都在写什么,但楚南玥看着王畅的行文极快,思路通畅,可称是下笔如有神。
刘易阳也不遑多让,奋笔疾书。
至于其他人,楚南玥还未看到有极为优秀的。
楚南玥不禁想起东陵烁昨日所说的那句话。若刘易阳真是兵部想保的人,那依照目前的情况而言,刘易阳也确实有可能成为武状元。
刘易阳唯一的对手,大概也就是王畅了。
时辰已到,众人都停了笔。
赵靖宇负责将考生手里的纸收齐,而后一起呈给皇帝。
写作策论,无疑也是件体力活。
它耗费极大精神,以至于在场的有不少已经流下了汗水。
总共不过十余份考卷。皇帝看得仔细,一张张看完时,已经随手将大部分都摇头扔到了赵靖宇的手里。
最终,也就留下了三人的策论。其中,便有王畅和刘易阳的。
在前两次的武试里,王畅虽然第一,但刘易阳紧跟其后,相差无几,两人勉强算是平的。
于是这一次的策论,对他们极其重要。场上的众人,也已经意识到,皇帝此刻的难以抉择,大概也是因此。
皇帝难以选择,也就先公布了探花郎的人选,场上已有了大臣,去给第三名的探花贺喜,以此招揽人才。
可朝中的大部分大臣,反而愈发屏息凝视,等待皇帝公布武状元的人选。
根据文科举的经验,每年的状元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即使榜眼再过优秀,他也被状元遮住了光彩。
如今皇帝在这上面徘徊犹豫,也就让大家心里都悬着。
“王畅所答的,是偏于大军需良将。”皇帝总结道,“而刘易阳所答,则是偏于后方朕的决策。”
原来,二人都重视将帅与帝王在作战中的作用。而王畅以极大的篇幅探讨了军中将帅的作用。从师出有名,谈到天时地利,而后又重申军律,严明赏罚。
至于刘易阳,则是大谈军中将帅需要服从皇帝,严格遵守军纪,执行命令。
场上的大臣,多少心里有了个准。而这场策论,无形之中触碰到了朝中的一个敏感的点。
令有些人惊异的是,这是皇帝乐意谈论的。
“王畅,刘易阳,朕想再问问你们,若是今日你们身在军营,你们还会如此作答吗?”皇帝和善道。
“回陛下,草民依然如此。”王畅与刘易阳相继说道。
在大殿之上,皇帝像是再一次确认。可是皇帝又没有给出答案,反而将问题又抛给了大家:“这两位人才,朕实在觉得难分伯仲。众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兵部尚书孟源率先站了出来,道:“皇上,在人才的选拔之上,或许微臣们都还是慎重为好,刘易阳偏于稳妥,更对陛下忠心,微臣认为,当选刘易阳为状元。”
孟源到底是有着兵部的权力,他的话一说出,其他大臣有不少附和的。
而刘易阳的所谓稳妥,也是出自孟源之授意。
孟源通过多年的朝中经验,自身觉得皇帝会本能地偏向稳重的一方。
带军打仗,或是在兵部任职,都是掌握生死,马虎不得。
龙椅之上,皇帝皱着眉,似乎也有肯定之意。
却听见楚南玥突然走了出来,道:“皇上,末将心中,方才也想了许多,似乎与孟大人的意见有所不同。”
孟源看着楚南玥开口,就知道是要反驳自己,他心里着急,可又知道自己无法与楚南玥翻脸,那样只会召来皇帝的厌恶。
于是殿上无人阻拦,楚南玥径自开了口:“陛下,依末将看来,如王畅之言,良将依照当时战况,可适当行使大权,挽救军情,这才是真正的稳妥。这所谓的忠心,并非是唯命是从。”
在场之人,无一不觉得楚南玥胆大,在皇帝虚设的情境之下,分明是紧跟皇帝之令,才是稳妥之法,可楚南玥却都否了。
“楚将军,不妨细细说说。”皇帝却是饶有兴致。
于神情中,他没有对王畅的不满,也没有对刘易阳的偏袒。又或者,皇帝确实是在等着他们新的论断,以及朝臣的意见。
得了皇帝同意,楚南玥有了些许底气,道:“皇上,刘易阳的稳妥之法,虽然无错,也对陛下足够尊敬,但那稳妥,是将帅自己位子的稳妥,却并非众位将士与东陵的稳妥。”
她说话过于直白,却又是一句实话。
谁都知道,若是不愿冒险,听从上意才是最稳妥的做法。但这也意味着将士们的生死被远在庙堂的人掌控,而那人并非知道所有具体情况。
有楚南玥的支持,王畅跟着也有了胆子,补充道:“草民认为,若陛下为将帅赋权,将帅便必须一心为军,为国,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草民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也就明了。
众人等着沉默的皇帝开口,而皇帝的眼神望向了王畅:“王畅,朕很欣赏你。”
伴随着这一句话,楚南玥等人舒了口气,而心中也为王畅高兴。
眼看着孟源等人脸色变差又无可奈何,皇帝最终宣布了殿试结果。
王畅成为东陵的第一个武状元,而刘易阳则为武榜眼。皇帝当即任命王畅为兵部侍郎,还赐了府邸。而刘易阳则是兵部员外郎,成为了王畅的属下。
而正如众人先前所想,武状元之名果然远扬,而刘易阳因为是个榜眼,比之王畅少去了很多关注。
因武殿试结束,又有几人打算回乡。他们因面见过皇帝,多少受到优待,便每人得了十余两银子,权做路费。
而大部分的武举人,都被兵部招揽进去,而后由兵部依着三场武试的成绩表现,再授予武职。
更有孟源给他们写了推荐信,直接回本省的军营中再效力的。
总而言之,考生们只要能进了殿试,都算是有了上达朝廷,逐步升迁的机会。
而这在武科举设立之前,是从来不曾有的。
楚南玥正帮着几位大臣安排那些武举人的去处,便看到孟源向他走了过来。
“楚将军,今日突然为了新人那么说话,不大合适吧。”孟源冷冷地开了口道。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