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隆中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盖王字数:3363更新时间:24/09/14 23:19:29
    天下纷争永不休,话向西梁事更愁。

    东边的黎阳城里是吴贞昌发动兵变血雨腥风,西边的襄阳城里却又是新老势力暗斗乐此不疲。

    这就是个比烂的年代,就看谁烂的慢一点少一点了。

    且说陈宏义回朝之后,被拜为大将军大司马,封为安国公,为众臣之首。自然引来审元皓等新贵们的嫉妒刁难,毕竟这南阳书院的弟子们将来要和陈宏义手下的将校们争官做争地盘。

    陈宏义毕竟是刘简的授业恩师,这些人总不能直接去和刘简说陈宏义的坏话,只有拐弯抹角的来限制陈宏义的权力。

    可问题是,陈宏义只对带兵打仗有兴趣,并不贪图其他的财权人事权等等,和审元皓陈正南等人相处也是客客气气,刘简特许的君前免跪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陈宏义也只当是没这回事,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读书人到底是读书人,审元皓到底还是找到了陈宏义的弱点,这弱点就是陈宏义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审元皓每日要给刘简讲书一个时辰,这段时间就专门讲起历朝历代的贤臣来了。从姜子牙开始,之后就是管仲吴起乐毅张良萧何一直到诸葛亮,每天都是讲这些先贤们的贤能。

    刘简听得多了,便问审元皓:“这古时候的人,当真有如此贤能,能澄清宇内匡扶君主成就一番大事?朕怎么听着许多事都是刻意被夸大的?”

    “陛下天资聪明,一下子就说到问题的本质上来了!”审元皓的讲书开始有效果了

    “审先生不必如此夸赞,我既然是听先生讲书,自然是要听真话的!还请先生坦言相告!”刘简也知道审元皓整天讲这些贤臣自然是有目的的,于是索性把话挑明了

    “陛下请想一想,如果这些贤臣遇到的是桀纣和秦二世、汉代桓灵二帝、晋惠帝这样的君主,又该如何呢?即便是桀纣这样的暴君手下,也有忠臣良将!哪怕是晋惠帝这样的皇帝,不也有嵇绍这样的忠臣吗?秦二世和桓灵二帝手下多的是贤臣能臣!可见贤臣历朝历代都有,但明君却不是历朝历代都有了!”审元皓立马就把话题从贤臣变成了君臣关系的讨论了

    “审先生的意思是,贤臣能不能有用,全看这一国之君了?皇帝是明君,贤臣就能有大作为了!倘若是昏君,就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刘简以为自己猜中了审元皓的意思,审元皓不过是要规劝他做明君

    不料审元皓语出惊人:“陛下被史家骗了,能做皇帝的人,又有几个是凡俗庸人?陛下也曾侍奉过几代先帝,难道就看不出先帝们也是想励精图治中兴大梁吗?”

    刘简有些吃惊,看了看审元皓:“先生说的,确有几分道理,所以说做明君难啊”

    审元皓笑了笑,摇摇头:“陛下,你天资聪明文武双全,但却不熟悉帝王之术!臣斗胆问陛下,这汉武帝是明君还是昏君啊?”

    刘简笑了:“自然是明君了,先生如此问,莫非是要我效仿汉武帝?”

    “不,我是想说汉武帝手下有许多能臣,但没有贤臣,倒不是真的没有贤臣,而是汉武帝乾纲独断,在位期间换了十三个丞相!他不容许有贤臣的出现!”

    刘简有些迷糊:“可是,现在的局势与汉武帝当年大有不同,朕总不能去效仿汉武帝吧!”

    “非也,臣只是引导陛下看破一些真相。所谓的贤臣就是让皇帝依着他们的意思去做,做好了这便是贤臣。可是作为皇帝,许多事考虑的是天下百姓和整个朝廷的稳定,而不是个人的贤名。而贤臣就不同了,他们所作所为无非就是为了向世人宣告他们有治国大才是贤臣忠臣!可这贤臣要是不受皇帝掌控了,那就会颠覆江山社稷了。商朝的伊尹流放太甲,汉朝的霍光王莽董卓曹操哪一个又不是有大才的?司马懿当年也是魏国的贤才!陛下以后要一统天下,这帝王之道不可不学啊!”

    “审先生用心良苦,朕谢过了,当今天下,还是要先图自强,收复山河。这帝王之术可以慢慢学”刘简总算是知道审元皓要说什么了

    审元皓见有了点效果,便不再多言,他得让刘简自己去想一些事。

    审元皓走了之后,刘简果然问身边的内监:“你们说说,当今这天下,有没有可以和古人相提并论的贤臣?”

    “陛下,安国公陈大将军不就是贤臣吗?他是陛下的师傅,却从不居功自傲,为人也是小心翼翼,陛下让他君前免跪他还是照跪不误。一辈子打了许多胜仗,士兵和百姓都拥护他,我看啊,这陈老将军就是陛下的诸葛亮啊”内监以为如此说刘简会很高兴,便滔滔不绝起来

    刘简哦了一声便问:“这陈老将军是诸葛亮,是我的师傅,那我岂不是成了刘阿斗?”

    内监连忙跪下抽自己嘴巴:“奴才没想到这个,奴才死罪,死罪”

    “哈哈,起来,起来,朕又没有怪你,这朝中有贤臣,可是好事啊!”刘简让内监起来,心里却开始想着自己老师这些年的种种经历了。

    不过刘简仔细一想,就觉得自己担心是多余的了,陈宏义只有女儿,儿子早年遇难,这些年把刘简当做了自己的儿子教导,刘简想到这里又伸手抽了自己几巴掌。

    眼看除夕将至,刘简在城东设坛遥祭列祖列宗,带着手下文武在雪中跪拜了半日。回城之时,陈正南提议说还要去祭拜一位先贤,刘简问他是谁,陈正南毕恭毕敬地说道:“蜀汉丞相诸葛孔明!”

    陈宏义首先反应过来:“陛下,这诸葛孔明当年在襄阳住过,襄阳城西便是隆中!当年汉昭烈皇帝就是遇到了诸葛孔明,才有了三分天下!”

    刘简点了点头:“好,咱们这就去隆中祭拜先贤诸葛孔明!如今我大梁有荆州益州之地,将来必能如隆中对所言一统天下!”

    一行人骑着马往隆中赶去,慕容灵在前面开路,太常寺卿带着一班人连忙往城里去置办祭品,光禄寺卿也赶紧跟着慕容灵往隆中去置办膳食。

    刘简带着文武大臣慢慢骑着马往隆中走,一路上就谈论起诸葛亮来了。

    审元皓早有准备,但却一直不说话,只等他人先说。这荀公台便第一个说起来了:“陛下,这诸葛孔明丞相当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我等做臣子的楷模。陛下如今带着群臣祭拜先贤,将来陛下这重贤求才的美名势必要万世景仰!”

    刘简很是得意,虽说是拍马屁,但确实听着舒服:“荀大夫,朕不是做做样子,选在这雪天去祭奠先贤,要让大家都明白,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必能再造大梁盛世拯救天下黎民”

    说着话,前面就有五个人蜷缩在路边,士兵们上去盘查,却发现他们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

    这一下就十分尴尬了,先前还在说拯救天下黎民,现在就真的有黎民需要被拯救了。

    刘简还没下令,陈宏义与陈宽就下马走了过去,从身上掏出干粮给他们,又解下自己的披风给他们披上挡风。

    陈宏义见五人脸色有些发黑了,便转身向刘简说到:“陛下,可否让御林军带这几人去附近的人家烤火取暖?”

    刘简在马上伸手示意:“都是我大梁子民,速速救了,去五个人把他们好生安置,一定不能冻坏了!”

    五个御林军去把这五人拉起来抱到马上,慢慢地拉着去寻人户去了。

    被救的五人在马上朝着刘简做磕头状,刘简挥手:“免了这些虚礼,快走!”

    审元皓这时说话了:“陛下仁慈爱民,果然是一代明君,臣等以能够追随陛下为荣!”

    刘简在马上笑了:“审先生过了,这不过是生而为人应该有的良知”,说完便看着陈宏义,想听听陈宏义说些什么

    陈宏义看了看被救的那五人的背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这襄阳城脚下,也有受冻受饿之人,是我们做臣子的失职啊”

    这无疑给众人泼了一瓢冷水,刘简此刻倒是很明白,连天子脚下的襄阳都有饥民,这充分说明京兆府的官员失职,五兵尚书府下负责征兵的郎中令也失职了。

    这京兆府的府尹就是陈正南,征兵的郎中令也是南阳书院出来的弟子。

    陈正南此时有些窘迫,毕竟先前还跟皇帝提起过今日的襄阳城在京兆府的治理下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转眼间就出现了受冻受饿的人。

    刘简看了看陈正南,希望他给一个解释。审元皓不愧是南阳书院的院长,处变不惊,还能开脱打圆场:“这城外流民时有出没,巡城的士兵也难以面面俱到啊,毕竟这几天的雪特别大!”

    这一番话又把问题推给了负责巡城的人,正好是陈宽的部下严守一,严守一没有资格跟着去祭奠。但陈宽却就在这里,于是刘简又看向陈宽。

    陈宽还没说话,陈宏义先说话了:“总之都是我们做臣子的失职,这严守一在东边警跸,也太慢了,陛下都到了西城外,竟然不能提前赶来巡城!”

    这番话说的漂亮,没有针对书院那班人,却明白无误提醒刘简,这严守一在城东祭坛外围负责警跸,得等皇帝和大臣都离开了,严守一才能集合队伍朝西边巡城。

    审元皓到底是博学,立马也改口:“陛下和安国公也不必为此自责,以后下面办事的人多尽心尽力便好。当年诸葛孔明治蜀,不也还有经其野民有菜色的说法吗?何况我等还远远不及诸葛丞相!”

    这一番话本来是为大家都打个圆场,不料却惹恼了陈宏义。

    “尚书令如此诋毁先贤,恐非正人君子所为!诸葛孔明一生爱民为民,忠君爱国,在尚书令的心中难道就只是这句别人乱说的一句经其野民有菜色吗?老夫不能苟同!”陈宏义说的中气十足,连远处的一些乌鸦都被惊起,不少人胯下的马都抖动了几下。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