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章 黄门与侍中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子字数:3394更新时间:24/09/14 10:10:14
    正月二十六,洛阳皇宫将举行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王公贵胄和朝中大臣都受到邀请,预计与宴的显贵有一百多人。

    李瑁和咸宜公主也会参加此次宴会。

    当天下午,兄妹二人便进宫准备,拜过武惠妃后,李瑁又去见李隆基,随即跟众兄弟在鹿宫院碰头,等候出席晚上的宴会。

    咸宜公主作为洛阳宫常客,没有太过拘礼,根本就没想过去跟各位兄长和姐妹相处,而是留在内帷跟武惠妃闲聊家常。

    “……以往你都不喜欢出席这种宴会,你父皇那么多公主,就你说受够了这种场合,不想再参加,而其他人想得到个出席的机会却千难万难……此番你主动应宴,可是有什么目的?”

    武惠妃人脉广织,且老谋深算,发觉女儿不寻常便直接出言相问。

    咸宜公主笑道:“出席宫宴而已,有何稀奇?听说此番公孙大娘将献艺,不看看实在可惜了……另外,女儿很久没陪父皇一起饮酒了,这次特意准备了一些好酒,准备在宫宴上跟诸多王公大臣品尝……”

    武惠妃白了女儿一眼:“有人告诉我,你跟一些闲杂人等过从甚密,有损皇家的脸面。”

    咸宜公主脸色一变,当即不高兴地道:“定是杨洄在您面前嚼舌根。”

    “他只是有一说一。”

    武惠妃如此说便等于承认杨洄通风报信,悄悄打咸宜公主的小报告,坐实了卑劣的人品。

    咸宜公主面带不屑:“当日在万安观,他带了一群士子跑去说要吟诗作对,当着我的面,恣意踩踏花田,我见不惯对他冷言冷语几句,他定是心有不甘,跑到母妃这里来搬弄是非……这人一点气量都没有,做不成大事。”

    “我倒是觉得他很不错,他家里在两都势力广布,对你兄长的大业帮助很大。”武惠妃直言不讳。

    喜欢杨洄,并不是觉得杨洄有多正派,才学又有多好,而是因为杨洄家族势力大,对她和李瑁掌权有帮助。

    越是这么说,咸宜公主逆反心理越强。

    凭什么我的婚姻要服务于你们的需求?

    “母妃,今天张丞相会到宫里来参加宴会吧?”咸宜公主不想跟武惠妃探讨有关杨洄的事情,有意岔开话题。

    武惠妃凝视女儿,疑惑地问道:“总觉得你今日不比寻常,作何要问那张老匹夫的事?他对你兄长一向挑剔得紧,对你也从无好脸色。”

    咸宜公主笑道:“以往宫宴上,他总是仗势才学,以诗赋隐喻,消遣了人还让人叫他的好……今天我也作了一首诗,想要好好调侃他一下,母妃到时候可要替我在父皇跟前说几句好话,这样我才能够出来作诗。”

    “胡闹。”

    武惠妃可不觉得自己女儿有本事能让满腹经纶的张九龄出丑。

    要知道张九龄自小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时人称为神童。成年后文名更盛,张说称他“后出词人之冠”,《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谓唱绝千古。

    这样的诗坛大佬,女儿居然说要凭借作诗打对方的脸,武惠妃如论如何是不信的。

    就在这时,门口有女官进来通禀事情。

    武惠妃看了看咸宜公主,招招手,示意女官近前。

    女官附耳对武惠妃低语两句,咸宜公主耳朵很尖,听了个大概,脸上却不动声色。

    女官走后,武惠妃起身道:“我还有事,让宫人带你去用膳……晚上的宫宴你要注意谈吐和举止,循规蹈矩,切不可做那出格之事。”

    “母妃,是黄门侍郎李林甫来了吗?他找您作何?您作为后宫之主,不该跟外臣相见啊。”咸宜公主起身着急地劝谏。

    武惠妃没好气地喝斥:“年岁不大,闲心倒不小,李夕郎有德有才,你父皇对他称赞有加,正好可以吸纳他作为帮手……只要对我们有利,见见何妨?”

    她不对女儿过多解释,带着宫人径直离开。

    ……

    ……

    武惠妃在陶光园接见李林甫。

    李林甫趁着入宫参加宴会时,前来对武惠妃助他出任黄门侍郎一事表示感谢。

    黄门侍郎官从四品上,级别不高,却是门下省的副官。

    门下省乃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之一,长官称之为侍中,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开元元年,门下省曾改称黄门省,侍中改称黄门监,开元五年恢复旧称。

    李林甫作为未来十几年权倾朝野的宰相,也是开元到天宝转折的重要人物,年已五十,刚刚发迹,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过见武惠妃时他却恭谨异常,隔得老远地便下跪叩拜,随后武惠妃坐在亭子里,李林甫则弓着腰在亭外叙话。

    “臣感念惠妃娘娘恩德,特地从家乡让人捎来些土特产,已送至府上,另外再赠宅院、仆婢和车驾于娘娘。”

    李林甫把自己的来意说明。

    我就是来送礼的,礼物已送到你们武家去了。

    却说开元二十一年,宰相门下省侍中裴光庭病逝,裴光庭的妻子乃是武三思的女儿,这个武氏不怎么守妇道,跟李林甫有私情,大太监高力士出身武三思府中,武氏跟高力士有主仆情义。

    裴光庭死后,武氏在高力士前去探望时,跟高力士提出让自己的老相好李林甫接替裴光庭为宰相,高力士却不敢随便应承下来。

    后来韩休因萧嵩举荐出任右相,高力士提前把消息告知武氏,由武氏转告李林甫,再由李林甫告知韩休,如此一来韩休便承了李林甫的情。

    韩休登上相位后,表现平平无奇,却不断在唐玄宗面前称赞李林甫有宰相之能,再有武惠妃于宫中暗助,如此一来李林甫终于有机会出任黄门侍郎。

    现在李林甫跑来给武惠妃送礼,其实是想武惠妃继续在玄宗耳边吹枕边风,让他可以更进一步。

    历史上李林甫也因此受益,在武惠妃相助下一步步登上宰相之位,权倾朝野十九载,他也是玄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后期简直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

    不算杨云,李林甫在经营权术上,绝对是当世无敌。

    武惠妃拿到李林甫让宫人转呈的礼单,发现李林甫送来的并不是什么“土特产”,每一样礼物都价值连城,规格远超想象。

    “李夕郎何必如此破费?”

    武惠妃将礼单放下,心中对李林甫的恭顺和大手笔非常满意……能有个为自己所用的朝廷高官,对武惠妃来说是大好事,如此一来她在朝中便有了支撑,可以帮助她行废太子之举。

    李林甫笑着回道:“娘娘能收下薄礼,老臣甚是宽慰,以后仰仗娘娘的地方还有很多,老臣会尽心效命,不辜负圣主与娘娘的栽培。”

    武惠妃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本来李林甫的资历就很深,近几年给她送的礼也不少,还说过会全力帮助李瑁登上太子之位……现在李林甫开始进入朝廷权力核心,对她而言等于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岂能只让李夕郎破费?来人,将陛下赏赐的玉如意拿来,就当是本宫回赠给李夕郎的。”

    武惠妃借花献佛,把玄宗赏赐的东西给李林甫,体现出她并不是只求报恩而不知回馈之人。

    玉如意看起来金贵,却因皇帝赏赐而不能变卖,武惠妃留着只是个摆设,转送给李林甫却能体现出自己对李林甫的器重。

    “多谢娘娘,多谢娘娘。”

    李林甫俯首作揖,脸上全都是感动的神色,眸中泪光闪烁,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感激涕零。他越是体现出对武惠妃赏赐的重视,越让武惠妃觉得他可以信赖。

    ……

    ……

    夕阳西下,参加宫廷宴会的王公大臣相继入宫。

    刚升任中书令为左相的张九龄,成为众大臣追捧的对象,入宫时便有很多人有意往他身边靠拢,除了寒暄外,顺带探讨一下朝廷大小事项。

    而这其中跟张九龄关系最好的,要数受张九龄拔擢,刚升任侍中的裴耀卿。

    裴耀卿一直在江淮负责建造粮仓,征调钱粮送往两都,此番回京,除了跟皇帝复命外,也要完成升任侍中必要的手续,疏通朝廷的关系。

    “……哥奴领了黄门,跟以往大不相同。”

    过长乐门时,裴耀卿突然跟张九龄说了一句。

    哥奴是李林甫的乳名,李林甫发迹完全是靠钻营,朝中正统文官对李林甫非常轻视,私下里的称呼都不太尊重。

    “嗯。”

    张九龄点了点头,未置可否。

    裴耀卿叹道:“听说武家人出面运筹,宫人帮了大忙,今日早一步他已入宫去,前前后后花了数百万钱打点。”

    裴耀卿之前一直跟钱粮打交道,对于金钱很敏感,数百万钱相当于几千贯钱,普通官员可拿不出如此多的贿金。

    “他的擢升完全不守规矩,对朝廷有害而无利。”

    裴耀卿继续在张九龄耳边抱怨。

    张九龄打量裴耀卿一眼,大概意思是,就算你觉得李林甫上位有害,也该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打压,而不是对我示警,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

    张九龄神色冷峻:“陛下圣明,定不会任用奸邪,即便李哥奴如今已入列黄门,但始终未能执掌枢机,要防止他危害朝廷,便要找其品行不端处加以参劾,方能让陛下看到他的卑劣,不得重用。”

    以张九龄之意,现在李林甫上位已是事实,要防止李林甫当上宰相,最好的方法便是找到其把柄加以弹劾,现在只有皇帝能决定李林甫的去留,就连身为左相的他也对李林甫无可奈何。

    裴耀卿叹息道:“我作为他的顶头上司,又何尝不想?但之前几次参劾不成,他早就有所防备,如今行事极为小心谨慎,要再找他的错漏只怕是难上加难。”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