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太子朱标:靖安侯真仁义!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烧烤很好吃字数:2379更新时间:24/09/10 15:58:25
    没有丞相好,还是有个贤相好?

    方修微微一怔,没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朱元璋见方修一脸茫然,却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跟咱说了这么多,估摸着你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方修听了,起身行礼道:“那臣就告退了!”

    朱元璋点点头,提醒道:“给你的安溪贡茶,别忘了带上。”

    方修笑道:“谢陛下!”

    说完,转身离开了乾清宫。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深邃的目光看着方修的背影,沧桑的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片刻后。

    他终于做出了决定,吩咐一旁的宦官道:“让太子来见咱!”

    “是,陛下!”

    宦官领命离开。

    一炷香的时间后。

    太子朱标来到了乾清宫,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开口问道:“今个儿朝会上发生的事,标儿可听说了?”

    朱标点头道:“韩国公同儿臣说了。”

    朱元璋又问:“对于靖安侯方修,你怎么看?”

    听见这个问题。

    朱标的脸上露出一抹崇敬之色,道:“靖安侯高风峻节,大公无私,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实乃儿臣学习的榜样。”

    这个评价可以说非常高了!

    要知道,太子朱标现在才二十五岁,跟方修差不多大。

    面对一个同龄人,给出这样的评价。

    可以看得出来,朱标是真心认可方修的品行。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话锋一转,忽然问道:

    “标儿,咱问你,你可曾想过,咱大明立国至今已有十三个年头,这天下为何还有这么多的穷苦百姓?”

    这是方修问朱元璋的话。

    被他直接拿来用了。

    朱标听了,眉头微微皱起。

    他很想说:如今的大明国正是国富民安,物阜民丰的时候,穷苦百姓只是少数。

    但转念一想。

    近些年,各地的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朝廷经常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平息叛乱上。

    若大明国真是国富民安,物阜民丰,又怎会如此?

    朱标和那些立国后出生的皇子不同,他和父亲朱元璋一样,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

    他心里很清楚。

    百姓但凡有一点活路,是绝不会造反的!

    换句话说。

    父皇说的一点没错,大明国的穷苦百姓还有很多!

    只是......

    这是为什么,他却是回答不上来。

    思考了片刻后。

    朱标缓缓道:“儿臣以为,我大明国虽是立国十三年,但与汉唐宋国祚相比,仍算是刚刚立国。”

    “既是刚刚立国,百废待兴,各州各府有穷苦百姓,乃是人之常情。”

    “儿臣以为只要巩固朝廷的政策与制度,不急政暴虐,不赋敛不时,时间一长,天下自然太平。”

    朱标说的就是他的治国理念。

    不频繁的改变朝廷的政策和制度,用温和的手段对待百官和勋贵。

    让江山稳定下来,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好。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宽通平易之政!

    而这种治国理念,和朱元璋的以民为本刚好相反。

    正因如此,历史上的两人经常在乾清宫发生争执。

    甚至。

    这位有史以来最稳太子的英年早逝,跟朱元璋的脾气也不无关系!

    果然。

    此刻,朱元璋听见朱标的话,眉头微微皱起,有些不满道:“在你看来,咱朝廷的制度就不会出现漏洞?”

    朱标一怔,犹豫了一下,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我大明国的制度,乃是父皇和百官在前朝的基础上,吸纳历朝历代的经验,改善而来,即便有漏洞,也是瑕不掩瑜,只要在施行的过程中,改正即可。”

    在他看来。

    父皇和百官废了这么多心思,制定的规章制度,又怎么可能会出现漏洞。

    只要按照制度办事,大明朝就能千秋万代,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其实。

    朱元璋在和方修谈话之前,也有类似的想法。

    可是当方修指出税收制度的三大问题后。

    他才恍然大悟。

    前朝的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这么久,并非是没有漏洞。

    而是那些漏洞,并没有人发现。

    即便有人发现,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不会想着改动。

    即便是有如宋朝王安石那般的人想要改动,也会因为触犯庞大的利益集团,而阻力重重,难以施行!

    大明的制度很大一部分是唐、宋、元的延续和继承。

    底子本身就是漏洞百出,再缝缝补补,又能有多大的效果?

    朱元璋想到这,看向朱标,语重心长道:

    “你成天与百官们待在一起,所见所闻,皆是百官想让你看见,想让你听见的,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但咱告诉你,万事万物不能光听百官们如何讲,还有多听听百姓们如何讲,多到民间去走一走,看一看,方才能有自己的判断。”

    朱标听见这话,心里有些疑惑。

    不明白父皇为何突然跟他说这些话。

    正要应声称是,还没开口,就听见朱元璋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就在半个时辰前,方修给朕问了同样的问题,朕也同你一样,不知这天下百姓为何困苦,只能将原因归咎于贪官污吏太多!”

    朱标心头一跳,有些害怕,胡惟庸案刚刚了结,父皇不会又要大开杀戒吧?

    “父皇.......”

    朱标犹豫了一下,还是想要开口劝阻。

    朱元璋却是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让咱讲完!”

    朱标见状,也不敢再说什么。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继续道:

    “可你知道方修那小子是怎么说的?”

    “他告诉咱!咱整治贪官污吏,已经卓有成效,在历朝历代中,咱大明的贪官污吏已经算是最少的了!”

    此话一出。

    朱标总算松了口气,在心里暗暗感激方修。

    心道:

    “御史今日在朝会上弹劾靖安侯,他非但没有记仇,反而仗义执言,为百官说话。”

    “这等仁义,实在教人佩服!”

    朱元璋没注意朱标的表情,用威严的声音继续道:

    “然后他告诉咱,咱大明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穷苦百姓,贪官污吏、士绅豪强只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朝廷的制度有问题!”

    “有大问题!”

    此话一出。

    仿佛有一道雷霆批在了太子朱标的头上。

    震得他有些恍惚。

    用怀疑人生的语气,喃喃自语道:“朝廷的制度有问题?”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