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废物皇帝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李无限字数:4537更新时间:24/09/08 23:05:44
    对薛瑞来说,石亨之名那可真是如雷贯耳。

    先前老者说他是败军之将,指的应该是也先领兵入寇大同之战。

    当时,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率军主动出击,因监军郭敬阻挠,在阳和口对阵瓦剌时全军覆没,时任都督同知的石亨运气好,  最终单骑逃回大同。

    主将战死,身为偏将的石亨逃回去,自然要受到朝廷处罚,不但降他为事官,还命其募兵戴罪立功。

    薛瑞猜测,石亨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京城,恐怕是因为朝廷现在缺兵少将,  只能将边关还算能打的石亨召回京城领兵。

    到了钦天监,  打听了消息后,薛瑞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就在刚才,石亨已被统领京师防务的于谦任命为右都督,掌后军都督府事,兼京军大营操练事。

    从败军之将升为右都督,掌京营十万大军操练,这待遇可谓一步登天,难怪出城时,他摆出那么大排场,感情是在炫耀呢。

    当然,于谦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石亨在即将到来的京城保卫战中获得的战绩,也对得起他现在获得的身份和地位。

    对于此事,薛瑞没有过多关注,就将精力放到了手头的事上。

    昨天许惇就让人告知他,  今天将会开启新一科世业生择选,让他辅助监官门考核。

    中午吃过堂食,薛瑞见离考核开始还有点时间,先去了一趟师公值房。

    胡中见到他,  招手道:“来来来,正好有事找你,进来把门关上。”

    “师公有什么事?”

    这大白天的关上门密谈,薛瑞颇为好奇。

    胡中将一本奏疏递给薛瑞,道:“这是许大人递上去的本监待补缺官职名单,朝廷给压下来了。”

    这上面都是本监空缺的官职,除了监正及五官正,其他暂缺官员的官职上,都推举了合适人选。

    其中,五官保章正一栏写着,现任保章正胡中,年已七十有四,病多体弱,欲上书乞骸骨,天文生薛元皓已九年考满,艺业精通,又有忠君爱国之心,可补官缺。

    从奏疏看来,  监官们确实履行了诺言。

    对钦天监官职任免,一般只要皇帝点头,  不需吏部铨选,礼部提交名单的时候,也会尊重监官们的选择。

    毕竟监中谁有能力,监官们一清二楚,名单到皇帝那里,基本就是走各程序,就会顺利通过。

    只是不知出了什么事,朝廷却突然变卦,把补缺一事给压了下来。

    对于徒孙这个疑问,胡中同样也很不解,摇头道:“不清楚,据说其他衙门的也一样被压了下来,估计朝廷是有什么考量,倒不是针对咱们钦天监。”

    薛瑞略微有些失望,老爹不能尽快获得官身,就不能风风光光的回家,现在石头胡同没法住,只能去胡中府上暂住几日。

    “师公,今晨我家租住的巷子外,刚发生了一起命案,凶手现在还没抓到,我担心爹娘安危,本打算在城里找一处宅院暂居,可仓促间还没找好地方,能不能先在您府上借住几日?”

    听说城外又发生了命案,胡中忙问缘由,听后拍桌道:“还租什么宅院,就在我府上住下便是,又不缺那几间屋子。”

    “那就打扰师公了,我下值回去就搬到您府上。”薛瑞感激道。

    “跟我还客气什么。”

    胡中斥了薛瑞一句,也没有让他多留,道:行了,“世业生考核即将开始,你先去门外等着吧,若是去晚了,难免会让许大人他们觉得你狂悖,至于剩下的事,我来安排就是。”

    “那就有劳师公了。”

    薛瑞没有多说,开门离去。

    考核地点就在钦天监外的空地,薛瑞在门外等了片刻,许惇等几位历官陆续前来。

    此刻,钦天监大门外已经摆了数张桌案,案前黑压压聚集了百十号人。

    见时间差不早,许惇等监官就坐案前,开始对准世业生们进行考核。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监官们会随机出一些有关天文历算的基础问题,让这些考生当场作答,判断是否合格。

    如今监中缺少人手,这次收充世业生条件松了不少,除了年龄放宽到十二岁外,对学识要求也低了很多,但识文断字和算学基础是必备技能,若是连这都没有,那基本就没有通过的可能性。

    监外站着的百十号人,其中有一半都是送考世业生的亲眷,算下来大概有五十多个考生。

    别看人不多,但这已经是京城在籍阴阳户所有适龄考生,由此可见,如今的天文人才匮乏到了何等地步。

    按照许惇等人录取的比例,薛瑞大致估算了下,应该在二十人左右,是今年年初收充世业生人数的两倍。

    薛瑞的工作也很简单,这些通过考核的考生,就由他负责引导去主簿厅办理文籍。

    这场考核看似简单,却很耗费时间,全部考核完毕,恐怕得等到下值。

    在钦天监世业生考核徐徐展开时,朝堂又掀起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命运的风暴。

    就在昨日,一封大同的军报送至兵部。

    这军报是由兵科给事中孙祥所写,禀明了皇帝朱祁镇领瓦剌叫门之事,以及大同守将密谋营救皇帝的计划。

    群臣们看到这封军报,反应出奇的一致,不但将刘安等一干守将痛骂了一通,就连皇帝朱祁镇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抨击。

    在皇帝朱祁镇首次提瓦剌人叫门后,朝廷就以皇太后孙氏的名义下旨,严禁边关诸镇将领私开城门,但凡有关皇帝朱祁镇的消息,都要及时上报朝廷,请监国郕王和群臣定夺。

    刘安身为大同总兵官,不但开启城门私自外出,竟然还下令让一众副将也随他出城叩被拜俘虏的皇帝,简直是胆大包天。

    众官员愤怒的是,朝廷下令让边关各镇伺机营救皇帝不假,但也没说要让他这个总兵以身犯险,亲自去瓦剌人营地拜见皇帝吧?

    万一瓦剌人将一干将领全部扣留,大同守军群龙无首,那不是很容易就被瓦剌攻破?

    还好此时瓦剌人只想做绑匪勒索赎金,再加上副将郭登临出城时一番周密安排,让大同城无懈可击,断了瓦剌人攻城的念想,要不然,他们这些将领恐怕也要沦为肉票。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官员们如何不怒?

    当然,刘安的行为还不是最让人生气的,最让人生气的是大明皇帝朱祁镇。

    身为大明亿兆百姓的君父,在战败时不以死谢罪,还从容不迫的做了瓦剌人俘虏,在面对瓦剌人威逼时,不仅想尽办法帮其讨要赎金,还千方百计帮着去诈城,生怕瓦剌人对加害他。

    这次到大同城下,身为俘虏的朱祁镇还摆起皇帝架子,下旨让大同将领挪用军饷讨好瓦剌太师也先,还搜罗战死勋贵武将家中财物赏赐瓦剌头领,甚至还下令宰猪宰羊设宴款待瓦剌将士,在宴席上谈笑风生,毫无愧色,实在是无耻至极。

    光着两条,就足够他遗臭万年。

    更让人无语的是,不管是出于谄媚皇帝也好,还是在认真贯彻朝廷下达营救皇帝的指令,刘安为救出皇帝确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甚至不惜以身犯险。

    但刘安派人跟朱祁镇密谋时,这俘虏皇帝竟然不敢冒一丝风险,使得刘安等人成功率极高的营救计划被迫搁置,不得不选择劫营的方式救出皇帝,以至于最后功亏一篑。

    面对这种极品皇帝,群臣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废物东西真是不能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朝中有关拥立新君的传言开始进一步发酵酝酿,让于谦等人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慈宁宫中,得知儿子所为的孙太后再次被气晕,而且还是起不来的那种。

    在她入宫几十年来,经历过无数风雨。

    对付先帝皇后胡善祥时,她略施手段就使其被打入冷宫。

    在先帝欲纳民间幸进女子为妃时,她只是去张皇太后处哭诉一场,就让先帝放弃了这个念想。

    先帝驾崩,宫中有传言说张皇太后欲立年长的襄王朱瞻墡为帝,孙氏去慈宁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让儿子朱祁镇继承皇帝之位。

    此后若干年,面对波云诡谲的朝局,她都是信手拈来、从容不迫,但在有关儿子的事上,她却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王振蛊惑儿子御驾亲征,最有希望阻止的她没能阻止,以致土木堡大败,全军覆没,儿子也被瓦剌人俘虏。

    儿子的所作所为,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皇帝的下限,同时也逐渐击穿了孙太后的心理防线。

    直到今日,看到儿子在大同城做下的好事后,她终于心灰意冷,放弃了让儿子重新做回皇帝的想法。

    给事中孙祥的军报送到京城没多久,大同总兵官刘安的奏疏也到了京城。

    刘安上书不为别的,而是为了给自己请功。

    他在奏疏中说,他出城去拜见皇帝时,得到了个重要的消息。

    皇帝朱祁镇对他说:也先改变了和亲的想法,现在想把妹妹嫁给我,也就是说要让我做瓦剌女婿,再送我回朝继续做大明皇帝,我现在在虏营吃的好,睡得香,如果太后给瓦剌头领赏赐更多的金银珠宝,我很快就能回京继续做皇帝。

    同时,刘安在奏疏中还屡次提醒,说自己冒着危险出城,为朝廷带回了皇帝的消息,十分不易。

    潜台词就是在说,我冒了这么大风险带回了皇帝即将要回京的消息,赶紧给我升官。

    但他却不知道的是,朝中局势已经变了。

    看到这封奏疏,不但朱祁钰愤怒,就连大臣们也破口大骂起来。

    这皇帝真是脑子有坑,被骗了一次又一次,现在还敢信瓦剌人的鬼话,这刘安也不是好东西,竟然想借此捞好处,实在无耻。

    很快,郕王就晓谕于谦,让他对大同守将做一番调整。

    于谦知道此事重要性,立刻给大同镇下达一条军令:

    “命广安伯刘安任总兵官,升郭登为都督同知,充副总兵,升都督佥事方善、张通为左右参将,大同后卫指挥使姚贵为署都指挥佥事,管行都司事,都指挥佥事张淮为都指挥同知,仍掌其旧事。”

    这一番调整,除了刘安职务没有任何改动外,大同诸将领官职都有提升,无形中将刘安的权力分去了一部分。

    同时,郕王也再次下令旨,严令边关各镇诸将不得私开城门,同时也不得送金银珠宝给虏贼,就算是皇帝圣旨也不得听从,违者朝廷决不轻饶!

    从大同镇一些列人事调整,以及郕王史无前例的严厉措辞可以看出,现在朝廷的态度已经很明确,瓦剌人手中的俘虏皇帝,以后要不值钱了!

    ……

    钦天监下值前半个时辰,世业生考核终于完毕。

    薛瑞统计后,共收充世业生二十二人,年龄在12-14岁不等。

    等办完文籍,薛瑞直接宣布解散,让新一届世业生先随亲长回家,收拾东西明早来档房报道。

    下值后,薛瑞随师公回府。

    刚一进大门,就见薛元皓在胡府管家胡有桐陪同下,正等在院中。

    “弟子薛元皓,见过老师。”

    等胡中马车进来,薛元皓忙大礼下拜。

    马车停下,在薛瑞的搀扶下,胡中踩着车凳下来。

    自薛元皓入狱以来,两人有一月多未见,经历了一场磨难后,此时再见,双方都有些动容。

    “快起来吧,你身子还没好,怎么不在房中歇息?”

    好一会,胡中才压下情绪,亲自上前将薛元皓搀起。

    “老师,我的病已经不碍事了。”

    薛元皓眼眶微红,愧疚道:“弟子鲁莽,闯下了大祸,不但让老师操心,还花费了上千两银子打点,弟子实在无颜面对老师。”

    “说什么傻话,只要人没事,区区一点铜臭之物,算不得什么要紧,更何况,这次你能平安出狱,多亏你生了这么个好儿子,要不然,我怕是也难救你出狱。”

    胡中呵呵笑了起来。

    “那也是有师公掌舵,我才能顺水推舟。”

    薛瑞忙附和道。

    别看他也跟着在笑,可心里却震惊的不行。

    难怪先前问师公找何人去诏狱打点的,竟然能将手伸进锦衣卫,师公却笑而不答,敢情他老人家是用银子开路,将诏狱那帮人砸晕了,这才让父亲少受了些罪。

    不过,先前父亲完全没提这事,倒让他有些不解。

    进了后宅,柳氏也在胡萦儿陪同下等着,跟胡中见礼后,两家人去茶厅叙话。

    谈话时,众人先狠狠抨击了王振及其党羽,再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随后,又表达了对京中局势的担忧,再对郕王和于谦为首大臣一系列举措表示肯定,最后得出京城看似危险,实则稳如老狗的结论,大家都更放心了。

    当然,这其中大部分观点都是薛瑞在陈述,胡中和薛元皓只是偶尔发表意见。

    由此可见,薛瑞在他们眼中,已经不是个少年,而是个可以平等对话的成人。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