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宋生存计划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归海求鱼字数:3910更新时间:24/09/08 21:38:47
这次的收获真可谓“巨大”!光黄金就六千多两,除此还有白银两千两,铜钱五百多吊!正如肖明所说:一笔巨大的财富!
顾守贞看着这些金银,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对他的表情,肖明很满意,喝了一口茶水对顾守贞说道:“顾大哥,这些你都拿去,现在你可以大展宏图了吧?哈哈!”
顾守贞转身拜倒:“肖兄弟,这笔财富应该你占大头才是啊!哥哥怎敢贪图。”
“快快请起,顾大哥,你这是做什么?”
肖明思索了一下,觉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方面自己还是想着能回现代社会,但心里总觉得希望不大,如果要留在宋代的话,那么总要安身立命吧,况且现在是北宋末年,马上就会经历乱世,肖明可不想稀里糊涂的在乱世中丢掉小命。
虽然自己发了一笔大财,可这些金银加起来,上百公斤了,自己能带在身上多少?他是学经济金融的,按照专业思维,财富只有投资再经过循环才是正途,这是多年来所形成的惯性思维。
所以他想到了顾守贞,可以说顾守贞的铁匠工坊,实际上就是一个钢铁制造企业的雏形,宋朝时期的铁煤产量相当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末期的铁煤产量,对于这种朝阳产业,可以说投资钢铁制造业是当下最好的高回报方式了,但对于宋人传统观念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肖明决定换一种办法来达到目的,这一点上肖明觉得自己很有信心。
“顾大哥,是这样,这里的全部金银我想做一个入股,当然也有一个条件,不知你是否答应?”
“兄弟但说无妨,哥哥什么都答应你。”
肖明抓了抓头皮,将帽子摘下,他现在已经有点习惯宋代人的这种可爱性格。
“呵呵,顾大哥,我的条件其实很简单,铁匠炼坊技术上还是听你的,但经营发展上听我的,我要在短短几年中,将你这个工坊发展为大宋最大的工坊,要让他成为大宋铁厂。”
这个饼可是画的不小,顾守贞听得那是满眼小星星,而且这还没完,紧接着听肖明继续喷。
“我们要建造大宋最大的高炉,炼制最好的钢铁,生产最棒的铁器,要在兖州、荆襄、川蜀等地开设分号……”
“但朝廷历来对煤铁征有重税啊!”顾守贞还是有点顾虑。
“假如我们的煤铁是军方所必需的东西呢?……不懂?就是我们生产的东西是官兵打仗必需的。”
顾守贞恍然“噢,噢!你是说打造兵器”
肖明点点头,“还记得按照我的方法你炼的脱硫铁器吗?那东西可是制作弓弩的最佳材料啊,我们需要将其完善,然后大量打造,听我一句,顾大哥,大宋在今后几年肯定要经大乱,要大动干戈的,我们造的弓弩一定会有大量的订单。”
“兄弟所说的干戈,是要和西夏国开战吗?”顾守贞问道。
“不然,就是眼下其实就已经要起刀兵了,如今魔教猖狂,肯定要在不久起事,东南必乱,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这话可是对顾守贞启发挺大,他一拍脑袋。
“兄弟,你等等,我去去就来,给你看件东西”顾守贞一脸的兴奋,转身出去。
一会功夫,顾守贞就回来了,手里头拿着一个黑幽幽的东西。
“兄弟,你看”顾守贞将那东西递给了肖明。
肖明拿在手里仔细观察,一根长的半寸铁板,中间用铁钉加固的四层复合铁板,木质卡槽,横木托架,手持把手,明明就是一把弓弩,只是没有装弓弦。
“这……这是?”肖明不解的看着顾守贞。
顾守贞呵呵笑道:“上次多亏兄弟告诉我冶铁脱硫的方法,这段时间我又有所改进,后来发现所锻造的铁板弹性极好,正是可以作弓弩使用,于是我抽空就做了一把,还没完工,不知道威力如何。”
这可有点让肖明对顾守贞刮目相看了,想顾守贞这样社会底层的工匠,没什么文化,但却脑子活络,很多东西都愿意琢磨,往往能够举一反三,其创造力是惊人的。
“还是政治课上,老师说的对啊!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社会的财富的原动力啊!”肖明不禁心里暗暗感慨。
看到肖明啧啧称奇,顾守贞不禁也有点得意,执意让肖明给提提意见。
肖明也不推辞,提出复合式方式适用于反曲弓,虽然威力大,但金属的疲劳性会上去,这点工艺上还要改进,弩体本身使用木质,把手太短,会造成头重脚轻,不好把控。是不是加长,肖明给顾守贞描述了一种肩托的样式,这样可以增加弩的稳定性,还有就是既然是使用木质弩体,为了增加弩箭飞行的稳定性,最好是能够抠一个槽,让弩箭从前端的箭洞**出,一方面增加弩箭的稳定性和射程,另一方面填入弩箭也变得十分方便,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已经变成一把现代的狙击弩,跟肖明在军迷同学家里看到玩具一样了。
顾守贞听了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当下将肖明的描述和设计,用纸笔描绘下来,声称今天就要改制。
接下来肖明与他重点商量下一步,铁匠工坊的重点工作方向,首先分出资金,派人前往兖州购买上好的铁矿石和煤炭,山东境内的铁矿和煤矿目前还无法与河南相比,目前探明和开采的很少,但储量丰富,且质量很高,但山东属于京东两路,而河南和河北地区属于河北路和河东路,这里属于中原核心地区,一直以来煤铁业都很发达,从长远考虑,肖明建议要逐渐的在兖州和登莱地区设置据点和炼坊分号,这样便于就地取材,目前来看,依托于京杭大运河倒是可以快速的得到炼坊所需的原材料。
资金投入的大头当然是高炉的建造,这方面还需要找一些专门的人才才行。但架子要先期搭起来才行。
由于工坊已经掌握的初步的碳比例铸造的技术,下一步应该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刀枪兵器,在杭州守备府打响名号,减少一些日用铁器的打造,一等弓弩的型号确定,则要在短时间内,多制造一些出来。
顾守贞对于高炉的建造有很多问题,肖明其实也不清楚,但他给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先从铸造大型青铜器件入手,而且要吸收民间烧制瓷器的窑口经验,宋代瓷器可是瓷器发展的巅峰,五大名窑天下知名,烧制瓷器的窑炉,内部温度的控制能够达到两千度,技术相当的高。
顾守贞点头同意,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现在已经能提炼纯度很高的黄铜了,只是如何入手还需要仔细研究。
肖明心中暗想:“你哪知道我想让你到时候铸造大炮啊!”
把炼坊迅速打造成为一个军工企业,其实才是肖明最根本的想法,现代社会中,只有军工企业才是活的最好的企业,从不缺订单,这点上中外都一样。
至于安排人手,招聘工匠,购买地皮,扩大建造工坊场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肖明都与顾守贞商量妥当,肖明精力充沛,根本没觉得累,而顾守贞竟然也处于兴奋状态,二人一直谈到日上三竿,天近午时,才听到彼此肚中传来雷鸣般的咕噜声,原来饿了!
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次两人交谈所指定的规划,肖明私下叫做大宋生存计划,而对顾守贞却说是:大炼坊发展计划!顾守贞对肖明的计划佩服备至,完全遵照执行。
接下来几天肖明于顾守贞就投入到紧张的忙碌当中,顾守贞最初的铁匠铺中,工坊虽然不错,但账目一直成问题,一心想找个账房先生,如今账目上的事情也交到肖明手中,肖明经济金融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会计是必修课,自然不在话下,只简单的采用一种复式记账法就解决了所有问题,顾守贞简直都要对肖明五体投地了。
……
一日,顾守贞找到肖明,让他观看最新设计制造的弩弓的发射试验,现在的这把弩可不简单,全身涂成了黑色,整个形状与肖明设计的相差不大,弩弦由牛筋编制,弩体上方加装了瞄准装置,也叫:“望山”,弩箭发射使用了扳机装置,也叫:“悬刀”,弧形设计,适用手指搬动。
顾守贞与肖明各射了几箭,感觉非常满意,这把弩的穿透力非常之强,最远射程可达四五百步,在一百五十步内可将两层几寸厚的生牛皮射穿,在八十步内可将一寸厚的铁板射穿,这可是威力绝伦了。
“哈哈,这样的强弩,少于五两银子都不能卖!”肖明道。
这样的强弩,做了两把样品,肖明决定开始批量生产,首先是要把弩进行分解,主要零件的规格尺寸全部定下来,然后按照定下来的尺寸,先批量生产零件,最后在组装,这是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雏形,这样做,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大批成品。
“肖兄弟,我们完全可以大量制造,但怎样才能让官府下订单呢?”
“放心,顾大哥,我有办法,你只管安排人手制造就行。”
其实肖明想到了一个人,他想到了杨震,自打上次分别之后,肖明还没见过这人,但他知道此人现在正好在杭州守备府上班,好像是什么京府判官,上次救了他和那个衙役都头罗定邦的,与他们有恩,这次倒是可以找他帮帮忙了。
打定主意后,肖明决定去找杨震。
收拾停当之后,肖明带上弓弩和一份详细白描图画,这是请专人描画的,按照肖明的要求,采用一种三维立体的画法,从三个直观面详细描述了弓弩的总体结构,如同后世的机械制图方式,还有一张弩弓正确发射的样式图,肖明称其为:效果图。
肖明与顾守贞一同出门,向城北而去。
二人刚出门没多久,只见身后的大街上突然有一辆马车飞奔而来,车上驾车之人衣着考究,马车也是装饰豪华,怒马狂奔,銮铃乱响,转眼就奔行到了肖明他们的身后。
听到身后声响,肖明和顾守贞回头看了一眼,让到一旁,想等马车过去。想是谁家官衙富户之人有急事,也不顾路上的行人,当街驾车狂奔。
马车行到身后不远处,突听“吁——!”一声,銮铃声戛然而止,车子停了下来,肖明和顾守贞对视一眼,非常疑惑的看着马车之上下来的人。
下车之人是一名老者,衣着装扮似一名大户管家,那人几步奔到近前,打量了一下肖顾二人。
“敢问二位可是城西炼坊的顾掌柜和肖明先生吗?”老者问道。
顾守贞点头道:“正是我们,请问老丈,你找我二人有何事情?”
“太好了,两位先生,我们老爷有急事相请,刚才我到贵宝号寻找二位,听伙计说二位刚刚出门,我便追了上来。”
这事搞的就有点蹊跷了,肖明开口道:“敢问你家老爷贵姓,不知有何要事找我们?”
那老管家道:“我家老爷姓苏,找二位乃是受人指点前来。”
看着肖顾二人仍然迟疑,那老者急道:“对不起二位,十万火急,人命关天,请二位先上车,路上小老儿再给二位解释可好?”
肖明想了一想,似乎有点明白了,点头同意,顾守贞拉住他,低声道:“贤弟不可莽撞,小心为妙。”
肖明笑了笑,指着马车车厢两侧垂下的飘旗,那上面有三个大字:“日昌隆”
顾守贞仍然没想明白,但这时已经被肖明拉到了车上。
那老管家大喜过望,随即招呼车把式,立刻驾车上路,一溜烟的向城北方向奔去……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