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精品海捞瓷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地摊上的拖鞋字数:4543更新时间:24/09/08 20:46:02
“我不喜欢太胖的,要不咱们还是算了吧。”
张扬摇摇头,他感觉再聊下去,陈彦光要自爆了。
“啊,太草率了吧?”
陈彦光看着张扬,觉得他单纯因为个人的喜好,放弃这种发财的机会不是很理智。
钱呐,挣钱呐,什么事不能忍一忍?
“要不扬哥你再想想?”
“好吧,我说实话,斯里兰卡那地方就不适合打捞,因为他们国土面积小,当地政府管的非常严。”
“不过最主要的问题是,海捞瓷都是走量的,不是你捞起来就一定卖的上价,对销售渠道的要求比较高。”
“你要是有人家李老板的渠道,还卖啥海捞瓷啊,直接卖陶嫦整的那些高仿,不比卖海捞瓷挣的多?”
张扬早就看出来陈彦光对李老板的生意有想法了。
他甚至怀疑这次出海捞东西,就是陈彦光主动和人家李老板提的。
不然来参加一个瓷器展,对方怎么会把他们带到海上来开眼?
出于朋友的角度,张扬得劝一下。
干这种活儿风险太大了。
而且以后没事就找张扬鉴定捞出来的是啥,他也遭不住啊。
张扬可是记得很清楚,那艘宋代的沉船南海一号,上面发掘出了六万多件文物。
万一让陈彦光撞大运,碰到类似的沉船,张扬真怕自己死在鉴定台前。
陈彦光听完,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
“还别说,伱这话有点道理的。”
他告诉张扬,这几个月,河东集团的海外生意全面铺开以后,每个月的纯利润都在六百万左右。
最后一个月甚至达到了一千一百万。
虽然没有当初卖假货、全国收割韭菜来的那么暴利,但是可以预期的是,等海外渠道完全铺开,集团的口碑打出来了,挣的钱肯定会几倍上涨。
到时候,真的是躺着也挣钱。
“算了算了,我还是出去看他们捞出来什么东西吧。”
“可以,有好东西再叫我。”
张扬点点头,拿出手机。
才看了一章,陈彦光又回来了。
这次,身后跟着的女救生员,也帮他拿了件古董。
陈彦光手里的是个大的酱色的坛子,救生员手里拿的是一件金属容器。
两人把东西放到张扬面前,陈彦光说:
“你先看着啊,外面还有几件。”
“那些碗啊、盘子什么的,我就不搬进来了,没啥好看的,咱就整点特殊器型的东西。”
“别,你先别急。”
张扬只看了坛子一眼,就出声叫住了想要转身离开的陈彦光。
“你这件,明代万历时期漳州窑的凤纹瓮,不值钱的,也就几百块的样子。这种东西远不如品相完整的青花瓷。”
“要不你再看看?”
“这上面雕的是凤凰诶,没有什么说法吗?”陈彦光问道。
“没有一点儿说法,漳州窑当时接海外华人的订单,什么都烧,凤纹、龙纹啥的,别管逾不逾矩,只要给钱都能烧。”
“明朝到了万历的时候,基本对地方就没咋管了,这才有那么多的商船去往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
张扬无奈的摊摊手,从前面那个疑似嘉靖官窑落款的青花瓷盘,再到这件酱釉的凤纹瓮,都很有迷惑性。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官船。
但其实大概率是民间交易。
这是明代晚期社会现实的一种体现,那时候开了海禁,只要愿意交税,啥东西不能卖啊。
“那这个呢?”陈彦光又拿起旁边的金属器。
“这就是个铜锣啊。”张扬马上说道。
“明代商船基本都会配铜锣的,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手动的警报器,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就敲锣报警。”
“这东西,一百块?可能还多了。”
“多少?才一百块吗……”陈彦光无语了。
他想着甲板上刚捞上来的那些东西,半晌才回过神来,问张扬:“那种青花的茶盅值不值钱?”
“盖子没了,但是茶盅里面有字,我看了一下好像是个【林】字,被压在渔网最底下,没那么好拿出来。”
“哦,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了。”
“那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海外华人在内地窑口定做的瓷器,上面写的字基本都是他们的姓。”
“日常用品,也不值钱,两百五吧。”
“坏了,那没值钱的了。”陈彦光像泄了气的皮球,直接瘫倒在了椅子上,“怎么回事啊,明代的商船,怎么一件珍品都没有啊。”
“你别急嘛,等他们全部捞上来,咱们上岸了再慢慢看。”张扬伸出手机,邀请道,“要不要来把象棋?”
“哦?可以可以,看我杀你个片甲不留。”
……
张扬和陈彦光是臭棋篓子遇到了臭棋篓子,大哥不说二弟。
大战三十回合,打成了十五比十五。
就当两人准备最后一局决胜负的时候,李老板带着人进来了。
他没打扰张扬两人,而是让人把桌上那些、陈彦光带进来鉴定的东西,都给搬出去。
“收工了?要清点东西了吗?”
“没收工呢,而且东西也不用清点。”
“那急什么,来,李老板,看我们俩杀一把,评价下谁的棋力比较强。”陈彦光邀请道。
“哈哈哈,不了,我等会还要确定下沉东西的位置。”
“沉东西?”张扬有点好奇,“要沉什么?”
“当然是捞起来的那些东西。”
李老板指着船舱外的方向说,等会儿所有的东西都要沉到公海里。
等之后他租的印度籍货船路过的时候,再通过GPS定位把东西给捞起来,带到印尼分装、保管。
“为什么不直接带回岸上啊?”
陈彦光问了个有点白痴的问题。
张扬感觉自己知道答案:
这些东西并不是在公海上捞的,现在就把船开回去的话,东西会算印尼的。
这种直接把东西沉到公海的方法,有点水平,但不多。
李老板的回答和张扬的猜测有些许区别。
他说,直接带回去的话,码头上已经有警察在等着收他的钱了。
钱要的倒是不多,但他不能开这样的口子。
不然以后每次出海回港,都会有本地的警察夹道欢迎。
船队行驶到公海后,潜水员先下去查看海底的情况。
确定东西放下去不会磕坏,也不会被洋流冲走,李老板才指挥人把十几袋装在渔网里的瓷器慢慢沉到了海底。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非常专业。
等到船只再次在班达亚齐靠岸,这次海捞瓷之旅就算结束了。
“张总、陈总,感觉如何?”
“感谢李老板,毕生难忘的经历,就是我现在都有点晕,今天晚上怕是没我了。”张扬摸着自己的额头说道。
“哈哈哈,没事,我让他们把妹妹留着,等张总你恢复雄风再说。”李老板笑道,接着问陈彦光,“陈总您呢?今晚继续?”
“继续?什么继续?”陈彦光疑惑的摇摇头,“我晚上要和张总下象棋。”
……
两天后,亚奇海捞瓷展,在印尼亚奇区的首府班达亚齐正式开幕。
这次展览的形式,有点像拍卖会的预展,唯一的区别是,后续没有拍卖会了,看上什么东西就直接买走。
除了孤品窗口的瓷器,其他在展的瓷器大部分都有同款,考虑到市场流通性和保值的问题,每种最多只出售五件。
售完即止,先到先得。
为了避免“吃剩菜”,张扬和陈彦光早早的就调整好了作息,成功在展览当日,成为第一批入场的买家。
但即使他们七点就起床了,同批进展馆的还是有好几十人。
大家都是有备而来。
其中不少人陈彦光都认识,用他的话说,每次东南亚的瓷器展,总会看到这几张面孔。
感觉他们就是来蹭吃蹭喝的。
陈彦光虽然和他们去的一样勤,但他和这些人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他“人傻钱多”。
只要看上了就买买买。
不过张扬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陈彦光进门前就给张扬交底了:“我这次准备了两千万,你说买啥就买啥。”
“买我两个小时的陪伴怎么样?一千万一个小时?”张扬提议道。
“谢谢哈,我不喜欢男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
“那你可以不要离我这么近吗?”张扬伸出手指把陈彦光往外推了推,这又不是古代,两个男的把臂同游也太怪了。
“我不是怕你等会儿又不见了吗?”
陈彦光说的是之前,他有一次和张扬一起逛古玩市场,逛着逛着张扬人没了。
后来才发现张扬是回去捡漏了。
让陈彦光直呼人心险恶。
“没事,这里跟超市一样,可以广播找爹的。”
“滚滚滚。”陈彦光拉开了和张扬半步的距离,但是马上又凑了上来,“话说,咱们先去看什么?”
“看第一件孤品吧。”张扬拿着展览地图说道。
地图上面标注出了这次展会的孤品窗口的位置,可以先上手看完货,再决定买不买。
这次展会上的孤品,虽然全世界不一定仅此一件,但它首先肯定得是精品。
不能是那种民窑批量烧制的日用品。
不然也太对不起观众了。
现场,和张扬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大部分买家都围在孤品窗口的周围,排队等着上手看一下,接着出价。
不过这次的孤品瓷器并不是价高者得。
而是在瓷器出现后的半小时内,盲猜的价格最接近预设售价的人,获得购买资格。
如果有好几个价格同样接近,比如参考价是十五万,最接近的两个出价是十四万和十六万,那价低者得,也就是十四万的买入。
非常有趣味性的玩法。
张扬参加了那么多次拍卖会、展会,这种竞价方式还是第一次见。
可能真的和李老板说的一样,在他眼里,钱只是数字,他现在完全是在享受买卖古董的氛围。
八点整,孤品窗口打开。
拿出来的第一件瓷器就让张扬眼前一亮。
一件非常典型的宋代建窑的黑釉鬲式香炉。
这种瓷器的香炉,灵感来自于传统的青铜鬲。
虽然没有青铜器繁杂的纹饰了,但是建窑瓷器本身的釉面就很不错。
更难得的是,这件瓷香炉保存的很好,在出海水前,应该一直深埋在海底的沙子里。
捞出来恐怕花了不少功夫。
“东西是真的吗?”陈彦光小声问张扬。
他知道张扬的本事,不需要排队拿在手上把玩,远远的盯着看一会儿就知道真假。
“真的。”
“那我出价多少?”
“不知道。”
“???”陈彦光顿时有点急了,“别搞啊,哥,相同出价的话,先出价的有优先购买的资格。”
“快给个参考价啊,我去填。”
“我真不知道啊。”张扬摇摇头,“我平时估价都是从网上抓取的拍卖行的成交价。”
“谁知道你们这种从源头拿货是什么价啊。”
张扬说的是实话,别看这是个正经的海捞瓷展,甚至还在印尼的政府部门做了备案。
但说白了,这就是海里的“另类盗墓贼”的销赃大会。
来的路上,他看到一件清代康熙仿宣德青花云凤纹大盘,价格折算成RMB的话只要八百。
八百买正品康熙青花瓷?
虽然是民窑的,但好歹有个宣德的款啊。
这要是放在国内,古董商人直接开着车在门口等着,一件一件的往车上装,转手就能卖个四五千。
源头的价格,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是这么真实。
源头的货具体怎么定价,估计只要李老板自己才知道。
估价?算了吧。
张扬提议:“我建议你直接蒙,蒙对就算你的运气到了。”
“蒙,那也太蠢了。”陈彦光鄙夷的撇撇嘴,拍了拍前面一位印尼本地人的肩膀,用地道的临海腔英语问他,感觉东西能值多少钱。
对方回答说:一亿印尼盾。
在张扬眼里,这么问路人和蒙也没区别。
不过他还是马上帮陈彦光换算了一下,一亿印尼盾,也才四万六千块。
“靠谱不?”陈彦光问。
“市场价的话,我能给到十五万。”张扬看了下资料后答道。
“那我就填四万八,捡个小漏。”陈彦光非常果断,第一个填了报价。
半小时后,陈彦光和张扬逛完一圈回来了。
那件建窑的黑釉鬲式香炉的成交价是:两万四千块。
“靠,差这么多?这也太难猜了。”
“要不咱们还是拍点别的东西吧?”
“别急嘛。”张扬努努嘴,示意陈彦光看屏幕。
又上新了,这次是一件明代万历年间的青花象首军持。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