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笔趣阁]
https://www.42z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这些是什么?”看着面前一辆大型的厢型车货箱里的东西,爱丁堡华夏领事馆的办事人员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之前意外中找到的一些古书,我觉得它们应该回到祖国。”梁恩笑了笑说道,“我记得捐献之前我在电话里就说了,还专门说东西比较多。”
“啊,这个事情我知道,但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那位工作人员说了声抱歉,接着跑到了房间里叫出了几个人拉着板车帮忙,花了好半天才把箱子运到一间会议室里。
之前得到了山鬼们新定居点开拓成功的消息后,由于开拓地的各种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所以梁恩就假借闭关跑去了山里,然后带着一堆东西回到了现代世界。
回到现代世界的第一时间,梁恩就通过偷龙转凤的手段将伊莎贝拉合法获得的一些东西换成了这些书籍,接着挑了个日子带着它们来到了领事馆准备捐赠。
必须要说超凡力量的确好用,比如说这些书籍在经过炼金术微改造和灵力做旧后,立马从上個月的印刷本变成了数百年前的手抄本。
再比如说想要伪造合法获得某样东西的证据链方别人那里可能很难,但放在伊莎贝拉手中只要几个幻术就能做到在现代世界天衣无缝。
完成搬运后,梁恩就被邀请到领事的办公室与领事一起喝茶聊天,而隔壁则是数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始对捐献的书籍进行清点。
伊莎贝拉情报侦查的很翔实,让梁恩在捐赠日刚好可以碰上了一群最近在英国交流考察的,来自国内数个博物馆从事书画古籍方面工作的学者。
他们昨天刚到爱丁堡,今天早上正好在爱丁堡华夏领事馆有个交流会,所以当他们吃午饭时听说有华夏人捐赠了数十箱古书后,迅速自告奋勇跑来帮忙鉴定。
“我听说捐赠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笔字在年轻人中绝对是佼佼者——”看了梁恩用毛笔写的书单后,领头那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点了点头,接着眼睛猛地瞪圆了。
“项目1,明代《文献大成》1部,装在1号——27号箱,共计22937卷,11095册,其中包括60卷目录,这怎么可能.....”
“刘老师,怎么了?”看着这位老者身体晃了晃后,旁边一名30多岁,看上去应该是他学生的人扶住了他紧张的问道。
“我没事,没事——”刘教授站稳后轻轻摆了摆手,接着对学生说道:“王浩,你在1-27号箱子里找一下这几本书,卷四百八十之四百八十一、卷二千二百七十九之二千二百八十一......”
刘教授很快念出了十几本书的名字,而王浩记下这些书名后迅速打开了箱子将这些书籍一一找出。因为书籍是按顺序排列的,所以几分钟后就找齐了这些书籍。
“没错,没错,居然都是真的——”随着书本一一被翻开,刘教授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脸色也开始变得红润了起来。
“怎么了,老刘?”此时客厅里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刘教授的情况并出声询问道。
“《永乐大典》,居然是《永乐大典》!”刘教授挥着手中那本黄色缎面的册子高呼到,“这里可能是全套《永乐大典》!”
轰——
话音刚落,会议室中一下子炸开了,因为在场的全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是知道《永乐大典》代表着什么,背后又有什么意义。
《永乐大典》被认为是华夏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本百科全书,历史上只有两套,其中一套是永乐年间的原本,而另外一套则是嘉靖末年抄录的副本。
至于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里面记录了大量已经遗失的书籍,让人们能够借此管中窥豹,感悟古人留存下的智慧。
但现在的人已经无法看到这一部鸿篇巨著了,其中永乐正本在嘉靖皇帝的统治结束之后就已经彻底的消失了,至今没人能够找到那些书籍的下落。
对于这一套《永乐大典》最后的下落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已经全部损失,也有人说这部书被嘉靖皇帝用来陪葬,可不管哪种说法都找不到证据证明。
而隆庆初年抄录的副本则一直在流失,乾隆年间书籍就只剩下了8000多本,而之后随着国力日衰,各种坚守自盗问题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入侵后造成的混乱以及大量坚守自盗者的存在让书籍的数量快速下降,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
所以当光绪二十年六月,帝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而这些书籍又在六年之后的义和团运动中损失惨重。
最终当清朝灭亡时,原本储存在翰林院之中的《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虽然从周树人开始就致力于保护,但最终只幸存了400多册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不足原有的5%。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进入数字时代之后这些书籍几乎全都被数字化了,所以哪怕是流失在海外的书籍这些学者们也曾经仔细的阅读过。
所以在几位学者快速的校对之后,他们确定这些书上的内容与已知的内容能够完全吻合,其中包括了一些几乎从未向外公开过的内容。
与此同时,那些书画专家们也开始从书本上的文字,图画以及书籍材料本身等各个方面开始验证书籍的真假。
“纸张没错,用的是竹皮混料纸。看上去有晶莹的纤维感,光泽明显,质地匀细。同时发黄的很自然,不是后期处理过的东西。”
“墨水没有错,红墨用的是朱砂,黑墨用的是徽墨,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但是仍然颜色不变,光照下能看出反光。”
“封面上的黄色缎面也是如此,很明显是宫廷贡品,无论是丝线的粗细还是制造方法都明显是元明时期宫廷的手法。”
“唯一有些奇怪的是,无论是纸张,墨水还是绸缎都要比现在已知的那些抄本质量更好一些,尤其是书法水平上明显要更好一些。”
“这该不会是永乐原本吧?”听了那些学者们的讨论,几名站在边上的年轻人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肯定不是。”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的刘教授摇了摇头。“因为原本上边是有印章的,但是这些书上一个印章都没有。”
“那这会是什么?”几名年轻人挠了挠头,看上去一脸疑惑。
“我猜这很可能是一份我们从未知晓的《永乐大典》副本。”刘教授犹豫了一下后用猜测的语气说道。
“毕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在史书中记录的,而这本书很有可能就是史书之中没有记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