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杨度赶到东宫,及时补漏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清波凡人字数:2261更新时间:24/09/07 01:30:38
    “这么巨大的流水,进出审批权皆在史申义一人之手,他若是有贪念,在户部做了半辈子官员的他,在账目上动一动数字,轻易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大笔银子,而且若非朝廷彻底查账,寻常绝对发现不了。”

    “放着如此便捷的金山银山不取,他为了那区区三万两银子,去找江洋大盗来盗窃库银,冒着随时被检举揭发,砍脑袋的风险,你觉得他真是脑袋进水了吗?”

    太子目光灼灼地盯着千奋勇,厉喝道:

    “以孤看来,是你这个刑部尚书的脑袋进了水,被驴给踢成了一头蠢猪!”

    千奋勇只觉得屋内空气凝固了。

    他呼吸变得十分急促,任由他再怎么用力喘气儿,空气就是吸不进来。

    巨大的惊慌和恐惧让他手足无措,浑身抖簌。

    他做梦也想不到,太子爷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如此强悍。

    而且还说的合情合理。

    本来嘛,这种莫须有的栽赃陷害,本身就经不起推敲,哪怕有所谓的铁证,假的就是假的。

    再加上自己贪功心切,没有仔细地反复推敲,便匆匆完成侦破审讯,向上禀报。

    结果,被太子轻易抓住了把柄。

    就在千奋勇感觉自己就是溺水之人,即将窒息的时候,一声柔软的通报,似乎救了他一命。

    “殿下,尚书令杨度大人求见!”秋风禀报。

    闻言,太子扬了扬眉毛。

    杨度从没来过东宫。

    这里是东宫西书房,不是勤政殿,更不是大明宫的宣政殿。

    太子可以拒绝不见。

    杨度是审阅了刑部呈递上去的公文,发现其中漏洞百出,许多地方欠考量,准备找千奋勇商议。

    没想到千奋勇被太子叫去东宫西书房了,他惊出一身冷汗。

    没有多想,杨度急匆匆赶来东宫,硬着头皮来见太子。

    元智反应快,他料定杨度赶过来是为了挽救千奋勇的,同时也是为了挽救他们自己的阵营,不致于陷入太子爷的围歼之中。

    “让他进来。”

    太子冷漠地说完,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正襟危坐。

    他想见识一下这个千年老狐狸,怎么力挽狂澜。

    千奋勇则一直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闷气短地差点晕昏过去。

    他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

    虽说天气转入夏季,但远未到酷夏,大家都穿着长袍外套,而且西书房非常通透,空气对流畅快。

    此时此刻,千奋勇脑海里一片空白,心里懊恼不已,仅存着对太子爷的无限恐惧,再无其他。

    这一年来,他们这边相对独立,从没跟太子打过直接交道,除了上月中的朝集。

    可那次朝集对敦煌张氏的交锋中,似乎他们旧臣这边是大胜,太子妥协了。

    没想到自己的大意冒进,反把自己陷入绝境。

    脚步声由远及近,杨度出现在正殿门口。

    进得门内之后,杨度显得神色严峻。

    “老臣杨度,见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一板一眼的规规矩矩,谁都挑不出其毛病来。

    太子微抬右手,算是对这位老臣的礼遇,“免礼吧杨相。”

    起身过程中,杨度瞥了旁边杵立的千奋勇一眼,见其面无人色,后背和脚尖底下被汗水打湿了一片。

    他立刻就明白,这一趟自己还是算来的及时。

    “启禀殿下,刑部呈报上来的史申义一案,老臣认为略有疑点。”

    开口第一句话,就把千奋勇给说懵了。

    不是你老人家说的,要搅局京师,并同意布局坑户部史申义,断太子一臂。

    我奉命把事干了,呈送到东宫来了,结果你赶过来反水,倒打一耙?

    合着被搞的不是史申义,而是我这个冤大头?

    千奋勇整个人都傻掉了,差点晕死。

    他自然注意不到,此刻太子爷的表情,可比面对他时要严肃太多。

    元智闻言心里咯噔一下。

    这只老狐狸准备演的是哪一出啊。

    一进门就来了个自我否定?

    他抬手端起手边温热的茶盏,缓缓喝了一口轻轻放下,这才抬眸直视,淡然道:

    “杨相不妨说说看,这案子刑侦的疑点从何而来?”

    杨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拐弯抹角,而是直接了断,以退为进。

    因为这里是东宫西书房,不是大明宫宣政殿。

    用不着朝堂上冠冕堂皇,一切都要师出有名,其言有理,其行有据的公事公办。

    既然是私谈,同样是博弈,更加要注意策略。

    “疑点,自刑部本身而来,他们立功心切,侦察审讯还不够深入,比如,史申义所贪的赃款,未必都放在其府上,所谓狡兔三窟,应该从相关人员中继续审讯。”

    “还有一号国库失窃案件,史申义要求盗贼并非三万两白

    银,而是库存黄金三万两,只是盗贼先打开的是银库,来不及打开金库,而匆匆逃亡准备分赃,所以,案件金额认定应为三万两黄金未遂。”

    这个老狐狸是来补漏的。

    他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意思是要求这案子退回刑部从审。

    他是主管司法的尚书令,有这个权力。

    喔靠,这招数厉害。

    太子轻笑一声,说道:

    “好一个疑点,自刑部本身而来的说辞,杨相,公文都呈报到了东宫詹事府,那东宫就得派员过问此事,参加案件侦察与三堂会审。”

    “既然这案还没有侦破完结,那么当事人还不算罪犯,只能算嫌疑人,不能用刑与虐待,有伤病要及时治疗,膳食按正常官吏对待,只能算在刑部暂时隔离拘留,如何?”

    事到如今,程序明摆在那里,太子爷也不好说什么。

    但他以没有侦破完结,当事人还不算罪犯,只能算嫌疑人这一说辞,让杨度,千奋勇听罢大为惊愕。

    这个司法观点是后世的,放在古代绝对是超前和大胆,朝廷并没有这种说辞,但却很有道理。

    这个观点的提出,实际是在保护史申义。

    想想便知,人一旦进入天牢,严刑峻法任谁受得了?

    就算事后把人捞出来,都成废人了,还怎么给太子把持户部呢?

    户部可以这样,其实工部等如法炮制,搅得你是鸡犬不宁,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这也许就是杨度等人的目的。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