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内阁集体撂挑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清波凡人字数:2182更新时间:24/09/07 01:30:38
    “嘿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尺素,抱琴他们几个,密切监视府上这些暗影,但不可打草惊蛇,杀了他们,纪洪照样会派新人进来,咱们就更难发现他们。”

    曹其昌冷笑两声,转身跃上四轮豪华官辇。

    “回府!”

    独孤城跟身旁一个夜衣人吩咐几句之后,随即飞身骑上骏马,带着卫队,保护着曹其昌,的的得得返回安国公府。

    这一夜,整个终晋帝国的都城,处在波澜起伏,暗流涌动,一触即发状态。

    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但最终,是有惊无险!

    接连几日,京城里风平浪静,估计暴动的风头算是过去了,监国太子下令撤消皇城戒严,但还是实行宵禁。

    皇太子监国执政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对他而言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终晋帝国的中央行政机构,主要是皇城里的三省六部。

    自从继业皇帝瘫痪在床之后,三年来没有任何朝集朝会,庭议等决策方式。

    而五相内阁的决议,俗称钧旨,则成了帝国的最高决策令。

    为了方便行文决议,上传下达,内阁专设政事堂,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办公厅。

    政事堂是五相内阁联合讨论,决议的地方,也是整个终晋王朝的决策中心。

    通政司直隶政事堂辖下。

    全国各州府、郡县,边关军营送达的奏疏,包括京城五品以上官员的奏章提案,统一送到通政司。

    然后由通政司登记、收录、分类存档及分发工作。

    对于普通等级的奏疏或奏章,通政司直接分发至尚书省六部处置。

    对于高等级别的奏疏奏章,如各地灾情、民怨,边关军报等,则紧急送政事堂决议。

    政事堂,常驻有左右侍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一大堆官员,处理庞大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

    太子监国,实际是旨在恢复皇权下的朝集庭议制度,将五相内阁决策的权力,逐渐收缴到皇太子这边。

    撤消戒严令的当日清晨。

    暗卫督公急匆匆走进西书房,向太子爷做了禀报:

    “禀殿下,政事堂五相中除了陈怀远被杀之外,其它四相,包括宰相曹其昌在内,这几日以戒严为名,均未到政事堂听政办差,通政司递交上去的奏疏,已经堆积如山。”

    “不光是政事堂,今日大清早,六部尚书,包括部分左右侍郎,忽然间,都告假在府,说是中暑不适病了,朝政一下子瘫痪。”

    元智一听,脸色一敛沉声道:“中暑病了?怕是都得了瘟疫吧。”

    这是以曹其昌为首的奸党集团,给监国执政的皇太子,来了个下马威,集体“撂挑子”。

    “高进,给孤拟立一份教令,三日之内,三省六院等朝廷衙门,所有官吏都必须任上到岗,履行职责,否则,一律以忤逆朝廷罪论处。此令即时送达至三省六院各衙门,还有各主要官员府邸,加盖监国玉玺-双龙符。”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元智并不慌乱,以他现代人的头脑,这点小伎俩难不到他。

    他想都没有多想,及时下达令旨,进行了有力回击。

    “奴婢遵令。”高进拱手之后,着手去办理了。

    东宫总管高进,虽说是个宦官,但他是太监行列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

    他祖父辈曾是殷实商人。

    当初,他家遭遇飞来横祸,为了家中父母、兄弟姐妹的生机,他狠心净身入宫。

    现在,他临时担负起东宫詹事的活计。

    “督公,孤想去皇城四处瞧一瞧,了解现在朝廷各衙门的运转状况,顺便落实各州府,边关前哨送来的奏疏。”

    元智给高进口谕令旨,立刻想到去皇城巡视,及时了解帝国中央机构的运转。

    “奴婢遵旨。”

    就这样,皇太子元智身着便服,在纪洪陪同下,侍卫长丁九带上几十名千牛侍卫,前后护驾,从宫城玄武门出来,走向皇城。

    坐落在京城中北部的皇城,是终晋帝国的权力中心。

    纵贯京城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城池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玄武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德胜门。

    看着面前一排排耸立有序,肃穆庄严的金色大院,元智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着。

    这里是终晋王朝的心脏,国家首脑机关所在。

    虽说他两世为人,见识过许多大世面,但到了帝国权柄的皇城,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皇城是帝国中央机构办公所在,中轴线左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鸿胪寺、大社等,而右侧是太常寺、太庙、军堂等。

    再往外走,三省六部、御史台、十二卫府衙等等,都在皇城里面。

    也就是说,所有帝国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出。

    由此可见,如果这里运转不畅,犹如人的心脏出了问题。

    这还了得?!

    “殿下,咱们先去哪里?”

    纪洪见太子爷过了护城河上的玄德桥,有些茫然,连忙询问。

    “当然是先去政事堂和通政司,前面带路。”

    在元智的头脑里,皇城中央衙门枢纽的布局,一点概念都没有。

    说明这该死的原主,还真是个纨绔太子,酒囊饭袋。

    由此可以断定,帝国中央各衙门枢纽,太子爷是一次都没来过。

    “遵旨。”

    纪洪微微躬了躬身,手中金玉制成的拂尘,往肩上一搭,大踏步就在前面带路。

    政事堂设在中书省,而通政司衙门就在政事堂隔壁,两边内部有一个秘密廊道,专供重要官员行走和奏疏传输之用。

    而此时的廊道上,晋王元玄,在福宁宫内侍总管卜述仁的陪同下,正在跟政事堂左侍郎王宝权交流着。

    政事堂左侍郎,属二品文官,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主任,位高权重。

    别看晋王年龄才九岁多点,表面上还很稚嫩,但从小严格培养和教育,已显得气度不凡。

    “晋王请慢走,这几日奉宰相钧令,许多官员未到衙门来,奏疏还没及时整理出来,不过请您放心,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将一些重要奏疏整理出来,明日早些时候,下官定派人送去福宁宫,不耽误您练习国事。”

    王宝权,对晋王点头哈腰的毕恭毕敬。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