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寻宗问祖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夏日的蓝色天空字数:2090更新时间:24/09/07 01:28:09
    不久,政府发布新闻,县文化局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件珍贵文物,被专家定名为“西汉错金银铜弩机”。

    这把弩机装饰得精美异常,整体均有错金银装饰。

    望山上五组图案:蛇形龙纹、凤纹、金蛇纹、奔兽纹、飞鹤纹;

    双牙上两组图案:外侧面为一对奔鹿,正面为一对灵鹤,牙下转轮上为两只飞雁;

    键两端两组图案:一为白虎和朱雀,另一为奔鹿和奔兽;

    比较复杂的是郭台及箭槽内的图案,郭台后部为白虎啮野猪图,前部则为两组对称的奔鹿图;

    箭槽中画有利箭和大雁图案:一支金色利箭脱弦而出,前方两只大雁仓皇而逃。

    这把西汉错金银铜弩机,有着“天下第一弩“的美誉。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最精美的汉代弩箭实物。

    老李惊喜的发现,自从把弩箭捐出去后,家里两个女人的状态有了明显变化,李燕能沉下心学习了,老婆则很少发脾气了。

    这天我在图书馆翻阅典籍,忽然看到有专门柜台存放本地各家姓氏族谱,于是问老李是否有关于本地施氏族谱的资料。

    随后老李找出《京兆堂泗水施氏东支宗谱》8卷。

    翻开族谱,开卷写着:始祖崇,字伯勤,东汉人。始迁祖继章,明正德间自山东迁居江苏桃源县(今泗水)。

    而后翻找到近代本家辈分排名,找到我这辈的排名章节。

    江苏泗水桃源施氏字辈:“鸿维岚慎守广居硕修聿。”

    按照族谱所排辈分取名,我家应该延续“居硕修聿”的排名。所以我爷爷叫“施居正”,我爸叫“施硕明”,而我叫“施修远”。

    老李感叹说:“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啊,寻根问祖,有脉可寻,千年不乱。”

    随后又摇着头说:“可惜现在关注这个的年轻人不多了!”

    我跟他说:“我们都是普通百姓,又不是达官显贵,不重视这个很正常。普通人可能从没想过自己能做出光宗耀祖可以记上族谱的事,对于这个自然不关心了。”

    老李说:“这个可不一定啊,我觉得你很有前途,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肯定就可以记入家谱了。”

    我笑笑说:“好的,到时候你可要把加了我名字的新族谱收好啊!”

    老李说:“那肯定的,哈哈。”

    我一边翻着族谱本,一边说:“这个最早记载我们始祖是东汉人,之前的都没有记载,不知道又会是哪里的,有没有出过什么名人。”

    老李说:“汉代离我们现在都两千年了,再之前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了,社会乱七八糟的,写字都是竹简,除非帝王之家,普通人家哪能有那么奢侈记族谱啊。”

    我点点头,同意他的说法。

    老李来了兴趣,神秘的跟我说:“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家族那之前出过什么名人,但是我们苏北有个共同的祖宗,非常有名。”

    我好奇的问:“什么人?”

    老李笑着说:“你知道蚩尤吧?”

    我说:“蚩尤?华夏神话里的战神,被黄帝打败的蚩尤?”

    “对,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我们都是九黎部落的后人,所以蚩尤可以算我们的始祖了。”

    随后老李跟我解释起了我们跟蚩尤的关系。

    蚩尤,神话时代和黄帝、炎帝齐名的人物。作为中华三始祖之一,重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在中华文明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

    远古时期,中原王朝把周边的少数民族按居住方位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其中“东夷”,也称“九夷”“九黎”,相传,蚩尤为九黎部落首领,而九黎部落主要分布就是河北、山东和苏北一带。所以算起来我们都是蚩尤后人。

    当然,后来黄帝与蚩尤大战,黄帝与炎帝联军赢了,吞并了九黎部落。所以我们都成了炎黄子孙。

    听起来感觉好像很有道理。

    老李接着说:“我可不是乱说,这都是有史可查的。而且,你知道我们为什么称普通人叫黎民百姓?”

    我奇怪的问:“这个也跟蚩尤有关系?”

    老李笑呵呵的说:“当然。”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在称呼自己的时候,往往都会用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百姓、庶民、黎民等等词汇,来形容自己。

    而在这些称呼之中,最被大家认同的就是“炎黄子孙”,因为我们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但是使用最广泛的却是“百姓”这个词。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百姓”这个词是出自《百家姓》,因为我国有着非常多的姓氏,所以大家都会称呼自己为“老百姓”。其实不然,“百姓”这个词并不是来自《百家姓》,因为“百姓”出现得比《百家姓》要早得多了。

    而且,我们往往都会将“百姓”和“黎民”一起使用,即“黎民百姓”。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黎民”和“百姓”指的并不是一类人,而是两个不同的人群。

    “黎民”指的是蚩尤所在的“九黎族”,因此黎民就是蚩尤的后代。在上古时期,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和蚩尤的九黎族展开大战,最终打败了蚩尤。蚩尤所在的九黎族部落,自然就归顺了炎黄部落,而他们就被叫做“黎民”。

    在当时,黎民作为战败的一方,这样的称呼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称呼,反而是带有一定的歧视,也没有什么地位,和后来的“奴隶”意思差不多。

    而作为胜利的一方,炎黄的子孙,被称之为“百姓”。因为当时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的联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一共有100多个部族,而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姓氏,于是炎黄的子孙后代就被用“百姓”称呼。

    然而,作为胜利的一方,百姓的地位,自然是要比黎民高上不少。那么为什么后来又有了“黎民百姓”呢?

    因为,到了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宗法制开始慢慢消失,很多的百姓都没有什么地位了,也就没有了和黎民的区别,于是就干脆统称为“黎民百姓”了。

    我敬佩的说:“李叔,你知识真渊博,难怪人家都说绝不要瞧不起图书管理员,很可能就是隐藏的高人。”

    李叔得意的说:“那是,毛主席以前不也是做过北大图书管理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