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六十一章 没他不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大海鱼字数:2696更新时间:24/09/05 13:17:2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笔趣阁] https://www.42z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包括杨嗣昌、高起潜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朝廷招安之策是对的。


        

张献忠投降后,也确实让湖广平静了一段时间。


        

压根就没有人会往这方面想。


        

“什么,张献忠又反了,熊文灿呢,他现在何处?”朱由检猛地一颤,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对招安之策寄予厚望,也给于了熊文灿和杨嗣昌最大的支持。


        

可以说,为了湖广招安,耗费了他大量心血,甚至不惜将唐学志推向了反面。


        

然而,时隔两年,你们告诉我张献忠反了。


        

这不是活生生的打脸吗?


        

“回皇上,奏书是熊大人写的,张献忠占领谷城后,杀了县令阮之细和巡按御史林铭球,已经带兵联合罗汝才攻打房山。”


        

“熊大人在奏章上说,他已经命令左良玉和马任学带兵前去平乱了。”


        

王承恩一口气,将熊文灿的上的折子念完,内心已经是惊涛骇浪。


        

张献忠在谷城有四万之众,战事一起,老回回,曹操等人便会纷纷响应,湖广永无安宁了。


        

杨嗣昌脸色煞白如纸,连死的心都有了:“皇上,臣恳请,马上返回湖广,调兵剿灭张献忠。”


        

他在知道张献忠一反,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唯有趁着敌人还没坐大,赶紧将之消灭。


        

否则,不仅这些御史,会将他祖宗十八代数一遍,朱由检也不可能饶他。


        

唐学志曾对他说,张献忠必反,自己却因为湖广之事,进展得太顺利,根本没有听进去。


        

现在想来,如果早些听唐学志的话,兴许今天之事,也能避免了。


        

当时,张献忠已被打得大败,如果自己一鼓作气,又有唐学志相助,消灭他并非不可能。


        

而今,事情搞成这样,他也只是希望能亡羊补牢,希望还不是太晚。


        

“平乱之事,让左良玉去吧,传郑口谕,立即让刘元宾、孙应元带大军入湖广,将张献忠剿灭在房县……”


        

杨嗣昌的提议直接被朱由检否决了。


        

他让刘元宾和孙应元带兵去湖广,这可把高起潜开心得,心里乐开了花。


        

刘元宾是太监,在孙应元军中,担任监军,他可是高起潜的人。


        

皇帝直接否了杨嗣昌的提议,证明,朱由检对他已经失去了信心。


        

刚才几个对唐学志发难的御史得知张献忠在湖广造反的消息后,便又开始数了熊文灿和杨嗣昌十几宗大罪。


        

什么欺君罔上,知情不报,勾连叛匪云云……


        

有的,没有的,只要沾上一点边,便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


        

尤其熊文灿,被喷得体无完肤。


        

只是,朱由检并不知道,张献忠再次反叛之后,被孙传庭杀的只剩下十八骑的李自成迎来了转机。


        

次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饿浮百万。


        

李自成趁机收拢饥民,打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李自成转战河南后,起义军争相投靠。


        

不久,文士文士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也先后投奔,李自成如虎添翼,在众多谋臣的帮助下,他的实力逐渐壮大……


        

而此时,朱由检等人,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的招安之策,为大明王朝挖好了坟墓。


        

几天后,张献忠、罗汝才攻破房县,转战罗英山,这里地形负责,草木稠杂,适合大军潜伏。


        

熊文灿令左良玉、马任学领数万官军,追至罗英山。


        

只是,左良军大军,刚刚抵达罗英山后,粮食供给便 出了问题,士兵 只能以草根树皮为食。


        

一直等熊文灿派人,将粮草运上来,大军才开始行动。


        

副将罗岱、刘元捷兵分两路,深入罗英山,行军到草木茂盛,地势狭隘的地带,忽然,张献忠、罗汝才的兵马从四面八方冲下来。


        

喊杀声一片,官军大乱。


        

罗岱骑着战马逃跑时,不慎中箭落-马,被张献忠活捉,砍了头。


        

一直跟在后面的左良玉部,得知前方的兵马中了埋伏后,并不救援,反而掉头走了。


        

不曾想,罗汝才大军突然杀出,截住了左良玉的退路。


        

左良玉无心恋战,激战半日,在几个部下领着人马拼死护着,才得以突出重围。


        

士卒死伤上万。


        

不久,左良玉为了自保,上书朝廷,参了熊文灿一本。


        

他说,熊文灿纵虎归山,然后强令他冒险出击,导致大军惨败。


        

朱由检勃然大怒,下旨将熊文灿革职查办。


        

杨嗣昌得知,左良玉大败,顿时黯然失色,悔不当初啊。


        

早知道,当初听唐学志的,便没有今日之祸。


        

只是,世界上什么都有卖,却唯独买不到后悔药。


        

“我,我真的错了吗……”


        

不到半个月时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朝廷讨伐杨嗣昌的声音越来越盛期,此时此刻他也已经萌生退意。


        

上书引咎迟职后,遂推荐四川巡抚傅宗龙接替他的兵部尚书之职。


        

朱由检也渐渐发现,杨嗣昌有些不靠谱,只是当初自己力排众议委以重用,朝廷也是用人之际,干脆派他外出督师,如能扫平敌寇,也好对内有个交代。


        

杨嗣昌也在揣摩圣意,请缨督师,朱由检顺水推舟下旨命杨嗣昌督师平寇,赐尚方宝剑。


        

经过一番准备后,杨嗣昌于九月六日告别皇帝,离开京城。


        

饯行时崇祯皇帝赠诗曰:“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杨嗣昌听罢,边哭边拜,随后离开京师,踏上不归之路。


        

杨嗣昌刚刚离开京城,便得到了张献忠旧部,老回回马光玉在河南大败刘元宾和孙应元,度过汉江后,来同张献忠会合。


        

李自成也率部去了河南,声势很大,大有和张献忠部会合的趋势。


        

左良玉,刘良左、贺人龙等人,阳奉阴违,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眼瞅着叛军逐日壮大,杨嗣昌自己都对剿灭他们不抱什么希望了。


        

熊文灿缉拿入狱,现如今,还有谁能帮他呢。


        

“学志,对,唐学志,他在哪儿?”


        

杨嗣昌想起唐学志时,眼皮猛地跳动了几下:“看来,剿灭叛军,非唐学志不可啊!”


        

他连夜上书,奏请朱由检,无论花多大代价,也一定要将唐学志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