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321:道心如石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君朝西字数:7543更新时间:24/09/05 01:34:57
第三天, 她也不想道君什么用意了,只是沉静的钓鱼。
垂钓无钩,心自静。
因为本就不期待鱼儿上钩,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 久钓不上鱼也不会有焦躁。这就是:无欲,则静。
萧琰也不再去想,道君的用意是不是让她体会这个。
但她心静不是因为无欲。
她有欲。
……
又是一日, 清晨。
日出时,千瀑流的瀑布最美,崖壁上树木苍翠欲滴,百丈瀑川飞落而下, 无数道水珠溅起弥漫出白汽水雾, 红日照射下流离出斑斓色彩,似若隐若现的彩虹,从水雾中纵贯而起, 虹霓流彩, 与蔚若朝霞烂映衬,更成绮景。
道真子静立在崖树上,身姿飘渺似云蔼于苍翠又有种难以言喻的奇幻, 道袖的四合如意云纹中一枝繁桃若朝霞,袖内隐有红色剑影。
蓦地瀑川断流, 被一道无形剑意横空斩断, 跟着又有无数道无形剑意飘在断瀑下方, 柔韧如丝编织成网, 密不透风,几十丈高的瀑布坠落砸出轰隆的水花,迅猛冲出一片清澈透明的湖泊,悬在半空,如天空之湖,倏忽又多了几十尾红色游鱼,还有一根根飘摇的青色水草,都是剑意化形,鱼游在透明的悬空湖中,时而追逐着水草,鲜活灵动,瀑流下悬空之湖不断向外悬伸,似有无形大地托起,美丽壮阔又奇幻,是天地没有造就的奇景。
蓦然一道人影出现在悬空湖上方,一身白色道袍纤尘不染,云履虚踏空中,道袖一拂笑意洒然,感叹说道:“师姊剑意越发精进了。”
道真子的声音从瀑流后传出,“从冰岛回来,情意更博,昨日又有小悟。”
她说的是三个月前去了大西洋最北的冰火之岛,往北就是北极海,那里是一个充满了奇幻色彩的地方,没有绿树、没有花鸟,拥有无数的火山、冰川、热泉和冰河湖,一边是沸点,一边是浮冰,炽烈与酷冷同存,有无边的熔原旷野和绵延无际的苔原,有无数的瀑布风姿各异,冰寒壮阔美丽奇彩,有最纯净通透的黑沙滩与寂静的冰山隔海相望,似一种沉默到天荒地老的守候,踏在冰河中遥望极光瑰丽,聆听远方苔原部族古老的冰与火之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似自然的礼赞,似生命的绮丽,在迷离中又生奇情。
道真子的极情道中万物皆可绚丽,即使一片枯叶也有极端之美,何况眼前如此奇幻又迷离的美景?
很多年以前道真子就去过冰与火之岛,眼中看到的是至烈和至寒,这两种极致的共存,多年之后再去,心中情致不同,又有不同的感悟,回来后闭关剑意就又有精进,她的情意就是她的剑意,情意越极致,剑意越锐,而情意越博,剑意越无形又无边,最令人无语的是还不受修为限制。
“恭喜师姊。”道阳子对此表示不嫉妒,修极情道的就是这么无理令人发指,但这种道强大却也危险,还是太上道清静自然,更合他的心性。
道真子看他身影一眼,说道:“恭喜师弟,你的剑意法相也有大成了。”
悬立在透明湖上的道阳子并非真身,而是剑意化形的法相。
剑意无形无色,是一种意识法则,将意识法则化为实体就是剑意化形,同时具有法则之力和物质力量,称之为法相。
剑意化形的境界越高,构建出的法相层阶越高,若剑意化形为人身法相,则相当于本体的身外化身,具有本体的一部分实力,构建的法则越完整,剑意化身的实力越强。而且与神念化身相比,即使被击溃也不会损伤神识乃至元神,安全性更高。
道真子一眼看出这具法相已有了道阳子本体的七成实力,可谓之大成了,再往上参悟就是法相圆满,就是真正的分.身了,和半年前的法相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道阳子微笑说道:“也是前日有些小悟。”
这是回应她的话,“昨日又有小悟”。
道真子不由莞尔。
这位师弟天资高,心气高,年青时盛气,修太上忘情有成后,盛气消散了,心气却仍在,成了内敛自傲的逍遥。
道真子当然不会计较师弟这点“小顽皮”,她是修极情道的,虽然情致内敛不形于外,却乐意看到师弟妹们更有情致一点,譬如萧琰这种灵气又鲜活有趣的年轻人,她就很喜欢,比起端着老成持重、清静寡欲的师侄们可爱多了。
想到萧琰,她就笑问,“萧无念去了你那边?”
虽是问句却是肯定。
以先天道君的神识可以扫遍三清宫,除了强大的禁制之地外,但三清宫内自有规矩,即使先天道君也不能随意探看各峰,道真子自不会刻意去追看萧琰的行踪,不过是心里确定这孩子上了神农峰后,下一步必然会去纯阳峰。她也清楚道阳子今日的来意。
“翡翠湖边风景好,这孩子正在钓鱼。”道阳子微微一笑回答,顿了一顿又说道,“其实师姊指点她也很好。”
萧琰已经动情,但以她道心之清静纯粹,让她以太上忘情破色.欲天而出也不是不可能,但太上忘情未必适合这孩子;再者她动情的对象是至元……
当年在长安无量观,萧琰拜见道阳子,这位曾历红尘涉情场阅历丰富的先天道君立即看出她对萧琰的情意,她隐藏得很好,但一些细微的神情举止瞒不过道阳子——这位师侄在他面前也未必想过隐瞒:她对心中之情坦然,还有提前告知之意。
道阳子微微踌躇,若以道门的立场,太清掌教未必愿意萧琰“太上忘情”,这对至元的修行会是一个劫难。
以他的逍遥道心,此时也起了几分迟疑,涉及看重的后辈和宗门,他也要做些权衡。
他是以太上忘情道破色.欲天,道真子师姊是以极情道化色.欲天为情域,以念成域,若萧琰走有情道,道真子师姊指点她更好。
道真子的声音在轰隆的瀑布声中清晰如水线,“她道号无念,修的是有无之道,无在念前。极情于她无益。”
太上忘情道,有情又无情,其中也暗合了有无真义,更适合引导萧琰。
“她不会修太上忘情道,但在色.欲天中体验太上忘情,对她突破晋阶瓶颈,领悟有无之道有裨益。”
太上忘情是修心之道,有无之道是法则之道,前者的有无之义是心境上的有无,并非法则,但武道同样也是性命双修,心性、思想、身体、生命,全面修炼,以心境的体验去领悟道则法理,也是武道修行的重要途径。
道真子眼眸一低,看向透明的天空之湖,天光云影透水而过,声音也似天光透过,空澈无痕。
“色.欲天为镜,镜中修真。”
色.欲天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道心。
修行就是修真、与道合真,无论修哪种道,都须得明志趣、践真行,莫管萧琰的动情对象是谁,莫管她的选择是执情或放情,对至元影响如何,修真都是修行者自己的事,他人或可动乱于心,不可动乱真性,若求真之性都断了,那这个真不修也罢。
话音空透无痕,话里的意思却断然犀利,纵然沈清猗是她欣赏的宗门后辈,她也并不惮以情毁的危险来磨砺她修真的意志,若无真性,遇情而毁,那不修行也罢;就当这个星命废了。
这是只凭真性的纯粹,或者说是不顾大局的极端,正是合了极情道的极致。
道阳子佩服一笑,太上道者修长生自在,若是为了大道,又哪能这般莫管莫顾呢,他扬眉一笑又洒脱,诚如师姊所言,修真是她们自己的事,如何抉择也是她们的真性,长笑一声说道:“修真路上处处皆炼心,纵无私心之利,执着于大道,也会落入大局权衡之中,失了道心的纯粹。多谢师姊提醒。”
道真子看他一眼说道:“萧无念如何?”
她既然去了神农峰,见了至元,那就是明情、动情了……这是问她动情何许。
道阳子微叹回道:“心有一色,身外无色。”
三日前他在栈桥上对萧琰一笑,就是用了妙色境,按说萧琰身在色.欲天难以抵挡,她却不为色动,道阳子赞她“心定”;但她心定却非因为心中清静无色.欲,而是心为情缚,则万般妙色皆不如她心中一色。
但心中有色便有欲了。
这个欲不是指浅薄的性.欲,道心如磐石的修行者,可以身在性中而心在欲外,但爱欲起于心,若成为道心的挂碍,就很难进入“心外无物”的通明之境。
心外无物,才可极理,趋近大道本源。
道门修道讲究清心寡欲,不是因为欲念之类为恶物,而是大道本源就是无情无爱、无善无恶,心中越是清静无欲,才能超脱物外,趋近大道本源。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可以趋近大道本源的道,譬如极情道的“心外无理”,就是在极性之中晋入空明玄妙之境趋近大道本源。
所以道阳子才会动念,让萧琰以“心外无色”的纯粹情意入极情,化色.欲天为情域,就如道真子师姊所为一般。——但已被道真子否定。
极情道,不是情意纯粹就能成。
萧琰秉性纯正,在感情上也不极端,所谓不偏执不成魔,不够偏执也不能成就极情道。
道真子又说道:“至元虽至情,却也入不了极情道。”
心外无理,唯我情性。
方可成极情。
“至元至情性,也至理性。”
道阳子一时震惊。
至情性,也至理性?!
这是极罕见的。
修道者清心寡欲,理性为多,情性为浅;修佛者是舍去七情六欲,四大皆空,无情性,无理性,唯空性,所以最能舍身成佛,归于天道;但世间修行者最多的还是理性情性皆具,至情性、至理性这两种极端都很少,而一边是至情性一边是至理性,这就更是绝无仅有了,除非元神分裂为两个。但一体之内存在两个绝然相反的精神意志,那不癫狂才怪。至元的神智很正常,显然不是元神分裂。
这是……
道阳子的表情转为严肃。
至理性是神性,至情性是人性,前者最接近大道本源,而后者却是天道在亿万生灵中眷顾人族的根本:理性在理性中诞生,很难超脱理性;唯情性不在理性中,才可能超脱理性,跃入更高的维度,成为天道向上的养分。
霎时,道阳子灵台中如有电光石火,照亮了相关的很多事。
他洒然一笑行礼,“多谢师姊点明。”
剑意法相倏然消失。
瀑布声轰响,在悬空湖中砸出巨大的水花,道真子一步踏出,落在悬空湖中,垂眸伸手,一尾红色游鱼跃入她掌心,鱼唇好奇的触碰,然后摆尾游动,道真子微微一笑,眸里有欢喜、好奇、期待,让她飘渺的身姿绮丽鲜活,一切美景均成为她的背景。
当年高宗皇帝明情后立即斩情。
以高宗的性格品行教导出的萧无念,又会做何选择呢?
真有意思啊……她微微一笑翻掌,让游鱼落回湖中,在深广的湖水里更自由的遨游,迤逦出一道红色的美景,这人间还是要多些情情爱爱才更好看。
……
纯阳峰上,翡翠湖边。
萧琰一直在钓鱼,只在深夜游鱼都休眠时才进入冥想,当晨光渐露时又开始垂钓。
第六天,吕道君才忽然出现在庭院,一身白色道袍逍遥不染尘,一跨步出现在栈桥上,看见萧琰似乎有些惊讶,说道:“你还在这里?哎呀你这孩子,叫你钓鱼,就一直钓?湖中的鱼儿可不傻,不见饵怎么会咬钩?你这孩子,看着挺机灵的呀。”
萧琰被这故作惊讶的调笑也不气恼,收了钓竿仔细搁好,回身向道君行礼,神情端正说道:“无念遵道君吩咐,在此静心。”
道阳子一笑,身上剑意全敛唯高逸身姿,道袍飘然向高山草甸行去,声音微带笑说道:“那你静心了?”
萧琰老实回道:“有念在心,心可静,不能定。”
她每天都在钓鱼,观察着湖中游鱼,想象它们是欢喜、惊奇还是失望,揣测它们的感情,一缕神识又在湖中风中草甸中游走,沉浸在自然风景中,聆听万物的动与静,渐渐的就宁静。
但她动了心,念起于心,终究无法归于清静境,心念一动,便有情起,情念一起,便不能平……继续静心“钓鱼”……念动,情起,心又浮……如此反复。心可一时静,却不能静定。
道阳子左袖微拂,一物飞出,向后飞去。
萧琰伸手接住。
入手滑溜,是一块圆滚滚、光溜溜的石头,大小恰能一手握住,色泽澄净剔透,似上品的青玉或青田石。但萧琰握到手中就知道不是,因为致密度不同,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只是格外纯粹。
道阳子说道:“这是万马涧的一块溪石,在涧中不知待了多少年月,昼夜被涧水冲刷,纤尘不染,洁净无比。当日从溪涧中拣出时还有些棱角,闲来无事拿在手中磋磨,时日久了就成了这块圆溜溜的石头。还是很洁净,与拣出时相比,色质更纯净。这石头,越磋磨,越纯粹。”
萧琰摸着手中圆石,沉思着。
道君这话的意思是……道心如石?
洁净、一尘不染的石头经过磋磨,会变得更纯净。她的道心也是纯净的,但这还不够纯净,就像这溪石一样,看着洁净一尘不染,其实总是有杂质的,经过道君的真元磋磨,才能淬出那些普通手段不能分离的杂质,变得纯粹。
这就是道君说的“磋磨”,她自以为纯净的道心的确纯净,没有红尘杂念,但也要经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淬炼得更纯净。大道没有止境,道心的淬炼也不会有止境。就如这圆石,纵然已经在溪涧中冲磨无数岁月又经过先天道君的真元“磋磨”,接近上品玉质的纯净,却仍有杂质可以析出来。
此外,这块石头是从尖石变成棱石再变成圆石,道心的境界也和这石头一样,是一个不断“切磋琢磨”变得圆满、再向上圆满……不休止的淬炼过程。
道心如石,冲刷切磋磨。
只是,道心中的杂质是什么呢?这应该是道君让她思考的重点。
道心不是石头,可以眼睛察看,神识洞彻。道心无形无质,比元神还要空玄,元神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能量,但道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一种精神意境,不能像物质、能量那般可以精确衡量。道心只能被修行者“感觉”,而感觉本身是一种意识,很难如同神识内视身体般纤毫毕现,做到“明察秋毫”。尤其是道心隐藏的问题,只有在心境出现状况或身陷危机时,才会突然省觉。
道心的问题越早发现越好,因为越往上修行,越讲求心与道合,道心上的间隙若不被察觉,会渐渐成长为心魔,不知不觉中凝滞修行乃至境界下跌,更严重的是晋阶时才出现,让修行者身陨道消。
色.欲天就是一个幻境,构建于修行者的心境中,它能勾起人深心处的渴望,放大人性中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七情六欲,若修行者的心念通达,则不成为道心的挂碍;但若心念不通达,则成为道心的间隙。
萧琰抬眸说道:“道心如涧中石,修心如石切磋,道心也要经受七情六欲的洗炼。
“色.欲天,就是一面可以映照道心的镜子。”
但不是这么容易。
就如面对最清晰的玻璃镜子,也只能照出身材外貌皮肤,衣服下面以及身体内部是照不见的。道心的间隙是隐在道心之内,道心越是清静表面必定圆融,不是历色.欲天中就能清晰显映出来,而是无数惑境。
她的道心清静纯净,没有红尘中的贪嗔痴、爱别离、求不得这些欲望与执念,这让她在色.欲天中经历情致惑境而不沉沦,但正因为如此,让她无法深入道心内核,看到里面“翻出”的问题。即使她认知到自己也有“心念不通达”,省觉清静的道心有间隙,但这个“间隙”是什么,她“看”不清楚,故此受困。
吕道君只笑一声,没有应答。
萧琰继续思索,手指摸着圆石,一缕神识透入进去,如同一寸光,寸寸照射,又如一根丝线,切割纵横,将石质切成粉末,照得透彻。
她不由想道:道心要和这石头一样,切开来看,才能看清楚内里。
色.欲天是一面映照道心的镜子,她就应该沉沦,让深藏的东西显相浮出来,才能看分明。
但这又有一个问题:如何在沉沦中,保持道心清醒,洞察道心沉沦后的显相?——这是一个悖论。
悖论是从逻辑而论,逻辑是构建于现存的已知的道理规则,若意识超越逻辑的维度,则悖论就不成其为悖论,而是可以出现的存在。
她请教道君:如何沉沦又清醒?
就如太上忘情道的有情又无情,有和无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道阳子行进在芳草丰茂的高山草甸中,高逸身姿似清风拂过草尖,萧琰也以空步随在其后,靴尖掠草而不着力。
道阳子说道:“七情六欲,是人的本能,也可称为人性。人性有善,也有恶,以道淬炼,便成人性之美。天道不论人性,不论善恶,却有大美。吾辈修行,是求真,可以弃绝人性而成神性,也可以保持纯粹剔透的人性,就看你求真的‘真性’是如何。”
真性是不是本性呢?是,也不是。
“人生之初,便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说婴儿最纯真,是因为这是最原始的真性,也是最初的本性,没有任何的添加。但这种真性,是没有心的本性,就如自然而生的原石。
“人渐长以后,或因天性不同,或因教育不同,或因成长经历,或其它种种因素,人有了不同的思想、性格、行为,这就有了心,称之为心性,但这个心性也染上了色和尘。俗世称之为‘红尘’,就是因为有色有尘,色是欲望和诱惑,尘是纷乱和熙攘,譬如染缸,让人着色,失去了纯质。而人的心性经历淬炼,去掉感官的刺激、外来的诱惑、层出不穷的欲望,以及执着于狭隘自我的观念与成见,让心性回归纯粹,又以道性超脱本性,剔透而大美,此谓之真性。”
道阳子说道:“道门修行讲性命双修,性即心性。修心,不是修有情无情,而是修得真性。只要真性在,无论有情或无情,多情或寡情,都是真我。心不昧,则神清明,动神可游万里之外,何以困之?心田心田,困的是念、是情,不是心。”
萧琰不由豁然抬头。
有情者,困住人的,是情,不应是心。
“要得真性,先识本我。”道阳子微微一笑,如光在尘中却不染尘,“你要清楚自己的本心。不识本我,身在山中,也在红尘。识得本我,便是身处红尘,也心在界外了。”
道君回答了她的疑惑又没有回答。
如何让道心沉沦又保持清醒……
道君只说了一句:你看花去吧。
就像道君第一天说的,你钓鱼去吧,味在话中,你自己去体味。
道阳子大袖翩然而去。
风吹草甸绿浪,飘来清亮的歌声。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纵横逆顺没摭栏,静则无为动是色。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悟长生,饮酒戴花神鬼哭。道力人,真散淡,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
歌声渐渐悠远,萧琰听得入神。
“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她喃喃一句,眨了下眼,这是道君当年的行事吧,万花丛里洞真心。
只是,道君以身入欲,她却是不愿的。
道君说,“你看花去吧”。
她想到道门的偈言“吃茶去”,这也是佛门的一句偈语,不论道佛,悟道之理相通。但吃茶不一定要去冲茶,看花也不一定要去红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一个人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这关乎于人的内心,不在于看,而在于心觉。
看花也如是。
萧琰决定去看花。
……
山下已经是林花谢了春红,天姥山的五月却是林花正春红的时候。
天姥山浩大,山脉延绵千里,山峰无数,除了不能去的禁地外,她一个月里看遍了天姥山的四百峰,诸多奇景丽色,每一色都入眼,每一色都触动她的情怀。
只是这情怀却与以往看山看景不同。
——景中多了一个人。
……
她看见峰林峡内十里平湖,宛若飘拂的玉带,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面波光涟漪,她油然想起沈清猗的诗:“十里平湖星罗布,万顷波光曳银河”,那样寥阔的胸怀;然后就想到沈清猗看她的眼睛:深如湖水,又清浅涟漪,漪涟的是情意,又有荡荡波光,是涌动的情潮。
她看见芭蕉峰上雨水打蕉林,东一片,西一片,翠色阑珊,淋淋筛筛,滴落蕉下虞美人,左一瓣,右一瓣,红妆零乱,她不由想到沈清猗:韧如青竹,凛如寒梅,不会如这虞美人般柔弱零落;心中却又悸动扯出丝丝痛,情如剔骨之刀,竹也会剔得瘦骨,梅也会剔得纤薄。
她看见松涛峰上清泉汩汩,白鹤临水梳羽,好一副悠闲自然的画卷,却不禁想到白鹤上那白衫女子襟口的玫瑰火红,便觉得这悠闲自然中少了那抹炽烈,天地岁月就少了那烂漫的流丽。
她看见云台峰上杜鹃成海,花红映山,漫山遍野都是妖娆的风姿,如火如荼,热情而浓烈,不由想到沈清猗吹笙时凝望她的眼睛,情意燃烧如火,让她的心都烈了起来。
她看着杜鹃花,忽然拔身而起,投入这花海中。
她在花中倘佯,看到一处形若飞雁的大石,不由掠身上了飞雁石,取下背上的书箱打开,取出那只紫檀信匣。
她决定看信。
不再畏惧沉沦。
※※※※※※※※※※※※※※※※※※※※
重修时主要改了道理,修改了很多遍,另外增加了对道真子和道阳子的刻画,一个极情道,一个太上忘情道,很有代表性~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bc 2个;愿得一心人、小weiwei、VK、3052160、mwan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