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036:愿与陛下同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君朝西字数:5574更新时间:24/09/05 01:34:57
    “高宗出生后, 太原王氏喜极,以嫡长为由,上本请立储。因为立一个女太子比一个男太子,更利于王氏的野望。在王氏掌权男人们的心中, 将来篡一位女帝的皇位总比篡男帝的位容易。”沈清猗眉角一哂。

    “明宗生下高宗后,身子已不是很好,大约只会有这一女。如果不立皇女为储,那明宗百年后, 首先有继位权的就是仁宗的两个皇子。

    “于是朝堂分成两派:以太原王氏为首的请立皇女为储;以崔氏等四姓为首的则认为皇女太小,不知贤愚,应当成年后观望再定。

    “崔卢李郑四姓的谋算是:让明宗在仁宗二子中择一立储。总之,不能再立一个有太原王氏血统的皇嗣。何况, 还是一个公主。女子多情, 柔软, 明宗驾崩后,若被懿德后君以父女情深挟制, 那还不成了太原王氏的点头帝?”

    “噗!”萧琰一笑。

    “点头帝”, 哈哈哈!

    这名头贯在高宗头上, 欧罗顿大食乌古斯燕周这四大帝国的皇帝都要瞪脱眼眶了吧!

    ——点头个屁,她点头别人就要落头了!

    ……

    “因为立储, 朝堂上两派争得乌眼鸡,朝堂下也是沸沸扬扬。

    “明宗遂对众宰相曰:俟皇女长大, 入学再议;此之前, 朕亲教之。

    “高宗从出生后, 就一直住在紫宸殿,明宗亲自带她教她,不假手于他人。至高宗三岁,明宗上朝时就带着她,坐在御榻侧边的小榻上,安安静静的。

    “给朝臣们的感觉是:这位皇嫡长女很安静,也很坐得住。有时朝议一上午,皇女也不吵不闹,只睁着眼睛,安静又好奇的听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你时就让人软和。

    “——谁家里没有个可爱的小孙女或小女儿呢?

    “再权谋狠辣的老头子也不能对个三岁的小女孩儿瞪眼吹胡子吧。”

    萧琰听着就笑,这样子的高宗在史书上是看不到的,她很一本正经的对沈清猗说:“我觉得,高宗皇帝小时候肯定和我一样可爱。”

    “噗!”

    这回是书房内的两名侍女忍不住噗了。

    沈清猗咳笑一声,嗔她一眼,“课上不许说无关之话打岔。”

    萧琰咕咙,“真有关。”高宗要是不可爱,明宗能带她上朝去么,朝臣们看着看着看久了,不就生出感情了么。

    明宗真机智!

    ……

    “从三岁到六岁,高宗跟着明宗上朝四年,朝堂议事都颇温柔,至少没了笏板砸人、揪你衣领掐你脖子、扯你胡须踹你一脚……”

    萧琰噗,便想起《大唐新语》里有一则说大唐上朝很“激|情”,朝臣们上朝如斗鸡,鸡毛乱飞,“个个都是战斗鸡。”她说完这句又哈哈笑,觉得回头要问问四哥:现在朝堂上是不是还是撸袖子砸笏板掷坐垫“鸡毛乱飞”?

    沈清猗也笑,“待高宗七岁去上学后,朝堂上又是斗鸡横行,鸡毛乱飞了。”

    “噢!高宗皇帝入天策书院了哦。”萧琰一下精神,黑亮的眼眸兴奋放光,“然后明宗皇帝就下诏选伴读了,好多高武时期的名臣都出现在这里啦:慕容燕公,姚文献公,狄文惠公,宋文贞公……”她记忆流畅一溜儿人名就蹦跶出来了,在高宗本纪中都有的,当年应诏甄选进去伴读的,列传中都会记一笔“伴读天策书院”。

    蹦跶出的第一个就是燕国公慕容秋,高宗朝帝国第一军神,也是大唐第一位女性名将、首任安北大都护,第一位女性国公,第一位甲姓女家主……很多个第一!哦,还是第一个平婚契……萧琰眸光熠燿,后面说出的那些高宗朝以“文”为谥名相名臣她倒只是尊敬而不向往了。

    但她道出最后一个人时,脸上神色却是比说到慕容燕公时还要心驰神往。

    “还有,楚国长公主啊!”

    ——大宗师!

    天策剑神!

    道号:见素。

    楚国长公主李见素。

    她的剑就叫:抱朴。

    萧琰不由伸手摸向自已腰畔的秋水刀,自从上举后她就随身佩刀了,对沈清猗说:“我的刀,也很好。”

    秋水长天共一色。

    总有一天,她的“秋水长天”也会和“见素抱朴”一样,天下闻名。

    不过,她是不是该先取个道号叫“长天”?

    ……

    “明宗的伴读诏,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不论文武,不论男女,只要自认为有资质天赋,六岁起,十五岁以下,都可申请甄选入伴读。

    “此诏一下,应者纷纷。士族,寒门官员,武臣,只要家中有资质不错或品貌不错的孩子,都积极上报应征。

    “包括五姓在内的甲姓世家都心动了。

    “太原王氏这一拨想的是:这伴读的人中没准就有未来的太子卿人选。

    “崔氏四姓这一拨想的是:不管皇女是否立为储,选一个家中子弟进去没什么损失,还可就近观察皇女品性,再作定论。世家做事不会将筹码全放下去,即使四姓更中意仁宗的二位皇子,但也不会全然不顾皇嫡女长是明宗唯一的、亲生的。从明宗皇帝秉政到登基,执政已超过二十年,在朝野已经很有威望,民间也因天意对她很是崇敬,崔卢李郑四姓不到不得已,也不想跟明宗皇帝硬杠上,那不是便宜了太原王氏?

    “事实上,随着明宗皇帝在位益久,太原王氏已经不敢擅动了,王氏家主已经意识到他被这个做足礼敬的‘外孙女’给欺蒙了。但王辑不能跟明宗翻脸,只更加谨慎的筹谋,高宗这位年纪尚幼,且看不出有明宗小时聪明的皇嫡女,就真正成了王氏野望的重心。精心选出了族中俊美出众又有诗赋之才的子孙送进去,目的就是养出青梅竹马。

    “而不参与五姓斗的中立世家想的是:明宗只这一女,立太子自然要立自己的亲女,怎么会愿意去立仁宗的皇子?将心比心,换作自己也不干哪。这个伴读必须要争,朝堂上和五姓争不过,那就在未来储君这里下功夫,提前培养出君臣情谊。

    “中立世家中最热望的又是南方世家。北方世家虽然内斗如战鸡,但在压制南方世家上又如出一辙,明宗对陆续南方世家虽有启用,但距离南方世家的期望还太远。因此应诏很是踊跃积极,凡是符合年龄的优秀子弟都报了上去,都觉得在尚年幼的未来储君这里,会是南方世族一个重新崛起的契机。”

    包括已被遏制七十多年的兰陵萧氏。

    但兰陵萧氏也不能像其他南方世家表现得“一片赤忱”,否则会引来北方世族的警惕目光,萧铖便只将嫡长子萧岳送了进去,只比高宗年长两岁。

    沈清猗缓笑说道:“当年高宗天策读书时,身边拥者众众,其中就有明刀暗剑,明刀即萧氏岳祖,暗剑就是你读过的《方寸经》的著者李公义府。”

    萧氏第二代梁国公萧岳和高宗名臣李义府少时都伴读过天策书院,萧琰是记得的,之前蹦跶出的人中就这二位,但“明刀?暗剑?”——这什么意思?

    “明刀是挡明来的刀,横冲直撞,岳祖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忠心护卫皇嫡长女的牛犊子侍卫’。”

    萧琰吭声一笑,列传上可是说这位先祖“沉勇多智”呢,看来小时候会装二愣子。

    “义府公则相反,从小就会猜度人心,一肚子阴谋诡计,凡是想接近皇嫡长女的,都被他暗里坑了害了,除非高宗安静的微偏头,黑圆的眼睛里表露出‘这人有些趣’‘这人有些意思’‘这人有些可爱’……义府公就会暗暗退开,唯在暗中睁中一双猫眼,警惕审视着走近皇女的人。”

    萧琰听得一脸呆。

    ……姊姊你是怎么知道高宗是安静的微偏头的表情?

    还黑圆的眼睛流露出什么什么……

    还义府公暗睁猫眼……

    姊姊你又是从哪里推出来的?

    沈清猗悠悠然的,“有部罗马史官写的纪传体,里面描述过高宗思考的表情和亲切夸赞人的言语,往小时候还原推一下,差不多八|九了。至于义府公,他断案审犯人时皆如此,当时意图接近皇嫡长女的,在他眼中都是意图不轨的‘嫌疑犯’。”

    萧琰:……

    姊姊你行的。

    又很感兴趣的迭声问道:“罗马史官?纪传体?写高宗皇帝的?叫什么名?我怎么没看过。阿兄书房里有吗?”

    沈清猗眉一挑,“东风还没读透,就想西风了?”

    萧琰噗一笑,东风,就是《高宗实录》,瞧,多沉朴磐石的名。

    “好吧,先沉朴磐石,再华丽。”萧琰少时读史抱怨不如野史生动时,母亲曾说过一句,罗马人写史华丽。萧琰就生向往。

    几年后当萧琰读到姊姊说的罗马史官的纪传体时,眼睛都抽了,名字的确很华丽,一听就威武雄壮,但这就是纪实史啊,一点都没有母亲说的“华丽”,跟华丽威武的书名一点都不搭!只是大量使用了西人的长句、细节描写。

    但看完后,她决定向尤里西斯史官致敬。

    这是丰碑。

    ……

    “高宗少年时很安静,这是她给很多人的印象。

    “因为安安静静的,懿德后君和王氏家主都认为她容易掌控。安静的人总会给人错觉,觉得:柔、弱。

    “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安静,是很沉默的力量。

    “高宗十一岁时,明宗立她为太子。四姓在朝堂上都反对。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这三姓,应该已经投向了高宗。

    “反对立高宗为储,这三姓表现得过于激烈了。过了,则反常。除非三姓要跟明宗皇帝撕破脸。相对来说,赵郡李氏的反对倒是在正常的情态内。

    “明宗很怒,将四姓一些子弟贬了下去,作为警告。朝堂气氛很紧张。营造出了四姓,尤其崔卢郑三姓和皇嫡长女的激烈对立,这让太原王氏感到放心,认为皇嫡长女以后只能依靠他们王氏,这让他们对高宗放松了戒心;

    “明宗驾崩,高宗伤心了很久,彻夜将自己关在紫宸殿内殿中,不许人进入,独自难过。好几个月后,才在宰相们轮番相劝下上朝,这让太原王氏觉得她顾情却失了帝王的理智,有失大局,对她看轻,戒心又松了两分;

    “高宗上朝听朝议时一直安静,很少说话,都是听朝臣争吵,争出了结果就照办,没争出结果退朝,下次继续争,这让太原王氏和懿德后君都产生错觉,以为高宗在政事上没有母亲明宗那样的才能,反而跟仁宗皇帝差不多,遇事不能明断,故,安静,少言。这让他们更放松了戒心,开始大胆的将手伸向兵权。”

    “高宗安静了五年,这时击出了她的铁血拳头。”

    这只拳头一直是一只安静的手掌,上朝时平静的伏在高宗的膝上,白皙,秀气,一直到太原王氏露出染指兵权的獠牙,这只手掌才猛然握拳,击出!

    那一晚,太原王氏在铁蹄下血流成河,嫡支十岁以上男女尽数被诛。

    以“太上皇”自居的懿德后君,从此永禁宁德宫,再也踏不出那方宫殿。

    “太宗皇帝当年诏律,文官不得谋兵权,否则视同谋逆。高宗一直安静,一招出拳,铁血猛烈,却名正言顺。

    “谋逆大罪,也绝无宽恕之理。

    “——太宗皇帝布的局,明宗皇帝行的棋,高宗皇帝落子,完美收官。

    “至此,结局了吗?”沈清猗提问。

    萧琰思考一会,摇头,“没有。高宗皇帝没有按太宗皇帝的策略行下去,若不然,就没有今日的帝国,今日的世家。”世家早就被削得七零八落,哪还有现在的二十二姓甲姓盛况?

    她以前在竹溪和四哥相见时,四哥都会给她讲她很喜欢的《大唐新语》,有轶事有史实,关键是笔调风趣,引人入胜,每每让人喷笑不禁,而且是连续出新辑的,新年号就是新的辑号,她已听到“永徽辑”了,那是世宗之子穆宗皇帝的年号了,但书中写到朝臣上朝趣事时仍是落笔“朝上如斗鸡”,若真个世家斗下去了,皇族独尊,那朝堂上还能“鸡毛乱飞”?——朝臣没那个胆气了!

    就像大秦始皇帝时,朝上都是鹌鹑。

    沈清猗赞许,“你说的很对。”

    “高宗皇帝没有按太宗皇帝的谋局继续。

    “皇帝第一次铁拳挥出,第一世族就轰然倒塌,灭得干脆利落。煌煌大族,千年世家,还有大宗师存在,就这么轰然干脆得灭了!

    “朝野安静如死鸡!

    “众世族这才恍然明白:年少帝王这些年的安静,是火山爆发前的沉寂。显然是为这一日已经准备了很久,也隐忍了很久,直到太原王氏忍不住野望犯了铁律大忌,沉寂隐忍的拳头才猛然击出!

    “而这一拳里,完全没有他们世家相助的力量。

    “当然,若是知道皇帝要完全覆灭太原王氏,他们也不会出手,唇亡齿寒,他们并不愿做灭世族的刀子。

    “那么这个才将将满十七的少年,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默默积蓄她的力量隐忍至今?

    “世家朝臣们想起她三岁上朝就安安静静的样子,忽地就打了个颤,心中陡然寒意森森无边冷意,生出深深的畏惧。

    “——少年帝王的下一道铁拳,是要击向他们吗?

    “高宗那只铁拳却又变回了手掌,安静的伏在膝头,白皙,秀气,却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只手。高宗下诏,核修《士族谱》,众士族都很诚敬提出‘陇西李氏当列首姓’,高宗将太原王氏落到丙姓,又提定十年一核《士族谱》,议定上下。这让世族松了口气,既然士族有上下,那就说明陛下没有灭其他世家的心;

    “跟着,高宗皇帝又给了他们第二颗定心丸,不但未趁铁拳之削弱其他世家,反而大朝议定下‘帝国之治’,以宪律定下——皇族与世家权力制衡,君臣共治,亦互为监督。

    “但朝议中还有几段话史书上没有记。”

    萧琰不由凝神听,是什么话史书没有记?

    沈清猗眸光闪熠,清冽的声音道出:

    “高宗说,皇帝称九五之尊,号天子,然,吾等世族,皆精研易学,可知九五并非极数。九五之上,尚有上阳爻卦,曰:亢龙,有悔。”

    萧琰今年课上才开始学易经,她知道,九五系至尊之数,但九五之上,还有一卦,是“上阳”,乃是盛极之“盛”,但盛极而衰,故解卦曰“亢龙,有悔”,太亢了,就悔。

    “高宗说:易数中,上阳系不吉之兆,故九五最为祥瑞。皇帝是九五之尊,然而,九五非至尊。至极者,毁也。”

    沈清猗对萧琰解说道:“易数中只说九,不说十,此即‘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之理。因为过了,就会毁灭。史上这样的明鉴很多,哪个王朝不是始时盛,而末时衰?

    “始皇帝尊极一时,强极一时,结果呢,他的极盛,就是大秦帝国的极衰。强父出弱子。世族千年中也出过不少‘强父弱子’。太强势的父亲往往教育不出强子,反而让他敬畏下懦弱。

    “这是一样的道理,太过独尊的强君,就只会出弱臣。强势的独尊统治,也只会出顺服如鹌鹑的弱民。就如赤日强烈的光芒下,千万黎庶只能跪倒顺服,不敢仰眼直视。”

    沈清猗说:“高宗皇帝远胜之前帝王的,是她很清醒,知道权力是腐蚀人心的毒药:无论皇帝还是世家,权力独大,最后必然是毁灭。要想长治,就必须克制对权力的贪婪。太原王氏千年世族,就恰恰是毁在了权欲越过了克制,清醒的心被贪婪蒙蔽。”

    她眼眸清亮冽然如水,声音带着敬意。

    “高宗对世臣们道:无论皇族还是世家,要想尊严永存,子孙长久,就是谨守‘清静’。清静不是无为,是要清心,静贪。你们都精读过《道德经》,老子说的好,上善若水。这个世界很广阔,无论皇族世家,无论士族寒族,都是踏在陆地上,但浩浩大洋却是陆地之两倍。水,才是至大。

    “高宗对世臣们说:心要如水,眼要望远。

    “心若如水,便静柔,心若如海,便宽,心若如大洋,便瀚。朕心如水,亦如浩瀚之洋。朕的眼睛,望着天穹。心宽,地广。帝国会像海洋一样宽广,会像天穹一样深远。朕,与诸君同行。陇西李氏,与诸族共行。帝国如烈星耀空,吾等世族,皆列文明,共成帝国之星耀,帝国永辉,吾等长存。此列为皇纪和诸君家纪,永铭子孙,共行!朕与君等共勉,帝国如朝阳,将由吾等亲手托起。

    “诸臣均泣,拜:臣愿与陛下同行!”

    萧琰听得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言语。

    良久,她回过神来,又好奇问道:“姊姊,你这又是从哪里看到的?”难道沈氏祖录?莱国公有这么疼爱她?萧琰觉得有些不信。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