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013章 市场考察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陕甘总督字数:3803更新时间:24/09/04 01:23:43
    读书的事情比较容易解决,周进准备了二十四两银子的贽见礼,亲自前往贾氏义学,拜会了司塾贾代儒老先生。

    老先生看在这些银子的份上,欣然接受了周进这个学生,允许他每天上午过来附学旁听,但茶饭须得自备。

    周进满口答应了下来,从此便成为了贾代儒老先生的一名门生。

    目前看来,周进穿越到红楼世界之中,没有附带金手指或者开挂系统之类,貌似唯一的好处,便是他的记忆力突然增强了许多。

    上一世读书时,他便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一般人要强,遇到古文背诵时,总能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因此坐稳了高中语文课代表的位子。

    但也正因为沉浸于古典文学和软笔书法之中,导致他的英语、数学较差,拖了很大后腿,最终只考上了一个普通高职院校。

    现在周进穿越过来,他的记忆力更是愈发神奇。虽说还没有达到那种一目十行、过目能诵的地步,但也差得不太远了。

    像《大学》这本书,加起来也有数千字,周进不过略微看了两遍,便已能背出一个七七八八。《孟子》这本书的字数多一些,但其中许多段落,周进也能基本上默写出来了。

    这使得周进对于科考的信心大增,对于未来也充满理想和热情。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先解决好家庭经济问题,要先学会搞钱再说,否则坐吃山空,忧心于生计,便没法安心读书了。

    相比之下,搞钱的事情,却要难办多了,急切之间,也很难找到一个稳妥的投资项目。

    周进也只能安慰刘掌柜和方掌柜二人,让他们俩稍安勿躁,再多等待一些时日,等将两间杂货铺里的所有陈货都处理完毕了再说。

    刘掌柜和方掌柜二人,即便心中焦急,却也不敢在脸上表露出来,还笑口称赞周进办事稳妥,必定财运旺盛,云云。

    这天晚上,周进半夜醒来,发现主卧外间的油灯还没有熄灭,通房丫头曾艳在和那个新来的方媛谈话。

    “要不今年过冬烤火的木炭,就不要再买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木炭价格对比往年,又上涨了大约两成,每百斤需要四钱五分银子了。哪怕是抠抠搜搜,买个三五百斤,也至少需要一二两银子,实在是划不来了。我想今年夏天那么炎热,我们在家并没有搭建凉棚,不也凑合着过来了么。冷就冷一点,也没什么要紧,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方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曾艳建议道。

    “方媛妹妹,这样可不行。”曾艳表示不同意道,“一来,咱们家都是老弱妇孺,尤其是陈老墨老汉年纪大了,晴雯姐姐又大病初愈,最是受不得冻。万一冻出来什么好歹,到时候求医问药,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银子。二来,大爷尚需要读书写字,若是没有烤火的木炭,家里天寒地冻的,墨也研不开,手上动作也不灵活,影响了学习效果。三来,如果屋里不烤火,我们想要做一些针线活也不方便,到时候衣服鞋袜之类,都要去商铺里购买,这样反而还多了一笔开支。我寻思着,家里还是得预备一二千斤木炭,可不能把人给冻着了。至于这笔钱的支出,我会向大爷做出说明,相信他也一定会同意的。”

    方媛笑道,“大爷早就言明过了,家中这些事情,都一概由你做主,他又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

    方媛的语气中,不无羡慕之意,她也想做一回管家娘子呀。

    周进听到这里,有些迷惑不解,既然木炭如此昂贵,为什么不换一种燃料,比方说煤炭之类。

    据周进所了解,这北平城中,便时常有拉煤的车辆经过,甚至还有专门经营煤炭的场地,如煤市街、煤厂街等。

    城外西山一带,更是自辽代开始就有煤炭开采。

    以至于北平城中,还流传着“采不尽的西山煤”这样一句俗语。

    次日早上,周进便向曾艳提出了这个疑问。

    曾艳的说法是,煤炭虽好,但使用起来麻烦,只要一生火,满屋子都是呛人的浓烟,若是处理不当,还有可能煤气中毒而死,太不安全了。

    “早些年,刑部尚书高文,便是因为烧煤取暖,结果被煤气熏死了。因此一般官宦人家,宁可多花一点钱购买木炭,也不会采用烧煤这种取暖方式了。”曾艳耐心解释道。

    “什么?刑部尚书煤气中毒而死?”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竟然摊上了这种事情,让周进简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曾艳还要忙于家务,没有太多功夫和周进瞎聊,转身就走了。

    周进盯着她那丰满的身影,怅惘若失了许久。

    “看来自己还是想当然,一点也不接地气啊。”周进自我反省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周进打算找个有空的时间,去街市上转一转,看看煤炭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

    这日上午,贾代儒家中有些事情,便留下了《论语》中的一篇文章,让学生尝试着背诵出来,并将学堂之事交由侄曾孙贾芝暂且管理。

    贾芝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常在学堂之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喝酒吃肉。

    如今他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凡是当场能塞给他一些好处的,不拘多少,半吊钱也可以,实在拿不出来,几十枚铜板也行,他便将这些人提前放回家去。

    其他学生若想要提前回家,则是断断不行的。

    若是有人提出疑问,他便言道,前面那些人都将文章背诵了出来,自然可以回家了,你们若是也能背出来,我自当允许你提前下学。

    贾芝这般说法,其他人也无话可说。

    那些送了财物与他的人,究竟能不能把文章背出来,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谁也不可能公然撕破脸皮,指责那人没有背出来。

    这种事情谁又说得好,万一他真背出来了呢?

    诸多学生只好苦着一张脸,抓紧时间背诵了起来。

    趁此难得的机会,周进也在午时之前,来到贾芝面前走了一遭。

    贾芝深知周进是一个新来的金主,贾代儒老先生这几日家中之所以有酒有肉,便是出自他的孝敬,丝毫都不敢为难他,日常和他相处也较为融洽。

    待周进把课文背诵到一半的时候,他便点头说道,“行了行了,你可以回去了。”

    周进拱手谢了一下,便迤迤然离开了学堂。

    前几日,他早已从贾芝那里打听出来,附近清水巷分别有一家煤铺和一家柴炭场,周进便打算先去那里考察一番。

    周进先去了那家柴炭场。这家柴炭场门面很大,进深也很长,出入的人很多,生意十分兴隆。

    想来这是因为时令已然到了深秋,天气日渐寒冷,那些富裕人家便需要提前采购一批柴炭,以便冬季取暖之用。

    周进衣着朴素,不被人在意。他藏身在人群之中,偷听了一会儿,很快就得知了柴薪、柴炭等物品的市场行情。

    柴薪一百斤为一担,售价为八十文钱,柴炭每百斤需要四钱五分银,若是需求量大,自然送货上门,价格上也会有些优惠。

    因此,有些富裕人家的管事,问明白价格之后,只需要说一个斤数即可,柴炭场自然会将这批货物收拾整理好,然后派人登门送货,当场交割。

    至于白炭,价格就更加昂贵了,每百斤值一两五钱银子,令周进咋舌不已。这都相当于家中十余人每个月的吃穿嚼用了,一般人家哪里用得起?

    稍后,周进又去了煤铺一趟。煤炭倒是比较便宜,每百斤仅值一钱二分银子,都是散碎煤块,大小基本上一致。

    大小不一致的散煤更便宜一些,每百斤仅值银九分。

    “那你这里可有现成的煤球?”周进问道。

    “煤球有,煤饼也有,但因为有人力在其中,价格上要更加昂贵一些。”煤铺东家耐心地说道。

    他也是没有办法,现在有钱的人家一般不用煤,没钱的人过来买煤又抠抠搜搜,价格方面不痛快且不说,单个业务量也不大。

    如今,他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少年读书郎进入到铺子里面,想着这必然是一户殷实人家,或许能多卖上一些煤炭给他,态度上自然更加和悦。

    “煤球有了,煤饼也有了,那蜂窝煤总没有吧?”周进继续问道。

    在他的印象中,蜂窝煤的出现较晚,要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普遍应用,要是这也出现了红楼世界中,那这个小生意,他就没法做了。

    好在煤铺东家的回答没有让他失望。

    “蜂窝煤是什么?和西山煤一样,是根据某个产地而命名的吗?”煤铺东家也颇为好奇,忍不住追问道。

    他继承祖业,做了数十年的煤铺生意,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蜂窝煤这个名字。

    “哈哈哈,你不知道就好,你要是知道了,我就没法和你做这笔生意了。”周进笑道。

    紧接着,他以需求量大为筹码,讨价还价了一番,总算将散煤价格谈到了每百斤八分半银。

    最后,周进预付了一串铜板,让煤铺东家明日送五千斤散煤到附近桃花巷周家私宅,届时再银货两讫。

    煤铺东家做梦也没有想到,还真能谈成这样一笔大生意,他笑眯眯地将周进送到店铺门口,用目光恭送他走出清水巷街口之后,才返身回屋。

    周进随后雇佣了一辆马车,分别去了城南的打铁巷和城东的泥炉巷一趟,说好样式和规格,订做了十个煤球捣,二十个煤球夹,二十个泥炉,合计不到三两银子。

    那名铁匠从没打制过这种物什,周进少不得耐心指教了他一番,又留下来监工了一会儿,看着问题不大了,才离开了这家铁匠铺。

    等到周进回家时,天都已经快黑了。

    “你怎么回来这么晚?衣服也脏兮兮的?”曾艳有些好奇地问道。

    周进一边吃饭,一边微笑着,并不打算解释。

    “好了好了,回来了就好了。”方媛在一旁打趣道,“大爷是个知道分寸的,像这种情况也是头一次出现,你就好歹原谅他一次呗。”

    曾艳推搡了方媛一把,这才作罢,转而又念叨道,“陈小墨倒是适合做个跟班,可惜年纪也太小了,才不到十岁,至少还得再过两三年,才能当得一个正经书童使用。大爷要是身边有一个人跟着,我们也不至于这么担心。”

    方媛笑道,“陈小墨给大爷做书童,怕是指望不上了,到时候大爷说不定飞黄腾达,身边都有兵丁跟着了。倒不如让我弟弟方靖给大爷做跟班,可能更为合适一些,他今年已有十二岁了。”

    “那你得先给咱们家大爷做枕边人了再说呀。”曾艳也取笑道。

    谈到这个问题,曾艳的兴趣一下子来了。

    她和方媛嘀嘀咕咕,似乎在讨论着周进何时把方媛收用之类话题。

    周进听说后,脸上很有些挂不住,三两下吃完饭后,借口还要读书,便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

    他虽然两世为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但总不好意思把自己表现得太急色啊。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