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费用怎么办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结草成林字数:2077更新时间:24/08/24 15:51:47
潘教授看着兴奋的向江海,“向站长,我也正有此意,就是不知道咱们其他的养殖户,肯不肯配合?”
潘教授所说,正是向江海的担心。
看到检验报告,听潘教授介绍了技术的概况,向江海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带动广义村、城关镇甚至整个正阳县畜禽养殖产业大发展的一个有利契机。
只要这项技术推广开来,城关镇的养殖业,就可以形成独特的产品竞争力,关键是可以藉此提高产品的溢价。
这对于带动整个城关镇的养殖户增收,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强烈的示范意义。
但同时,了解整个城关镇的农民现状,尤其是广义村贫困农户想法的向江海更是知道,这项工作又是多么的艰巨。
按理说,对农民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新技术能为他们带来增收增效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可现实是,在向江海之前,不知有多少乡镇干部,也不知有多少无良的合作企业,打着类似的旗号,让这些善良的农民吃过不少亏,上过不少当。
到向江海接手这项工作时,农户们只要一听是镇里安排的什么新技术,或者是上面要求种什么、养什么,一律不加思索地无条件排斥。
并有这样一句话等着前来做工作的干部们:“镇上让我们种什么养什么可以,到时候你们镇上把东西都收了就行。”
言外之意:谁下的指令,谁负责收货给钱,否则,不伺候你们这壶。
就拿潘教授的技术试验来说,这个参与试验的养殖户,还是向江海靠私人交情,好说歹说才同意的。
而且要求向江海以农经站的名义立下字据,所有的成本都由站里承担,如果有损失也由站里负责赔偿。
这些要求都满足后,才不情不愿地让贺晓雅带着潘教授的团队进驻试验。
潘教授团队在这里的一个多月,已经领教了周围农户的白眼。
更有一些人经常过来,说些‘知识分子只会种高粱米’之类的风凉话。
潘教授他们是搞科研的,对说服农户的工作自然不在行,也没兴趣。
此刻,抛出这一实际问题,也的确很现实,很尖锐。
贺晓雅深知这一切,而且,她比潘教授更了解向江海面临的难题。
除了刚才所说,还要面对一个更棘手的障碍,那就是合作社的韩社长。
这个韩社长对乡镇干部的抵触,似乎是骨子里的,要想做通他的工作很难。
她仰起头,不无担心地看着向江海棱角分明的眉眼:“是啊,向站长,潘教授和我们都担心这一点呢。”
向江海想也没想,对她把手一挥道,“困难肯定是有,但比起潘教授在技术上的努力都算不得什么。”
又转向潘教授道:“实不相瞒,对农户的工作,我们镇上的欠账太多,这个广义村的基础确实薄弱了些。”
“不过,请您放心,给我几天时间,我来做通养殖户的工作,一定要把这项技术,在全镇推广。”
潘教授颔首,“向站长是干实事的,这一个月来我们都看到了。农户的工作那就交给你来做,技术上我们全力支持。”
稍一迟疑,又道:“不过,向站长,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这项技术可是有费用的,您这边……”
向江海愣了一下。
农经站一向没有什么经费,就算是村里的扶贫款,他也没有一分钱的支配权,何况现在早已花光了呢。
但这件事肯定要进行下去,而推广技术,自然要有经费支出。
他想到和镇长的约定,期望这个马坤能说话算数,就道:“潘老,需要多少钱,您给我个数,我去镇上申请。”
潘教授看了看贺晓雅。
后者眼里闪着亮晶晶地光,期待地看着他。
潘教授想了想,似乎下了决心道:“这样,你们的情况我都了解,站里也没什么经费,好在我们的科研经费还没用完。再加上小贺是我的学生,技术转让费就给你免了,所有技术一律无偿转让。”
“真的!”向江海激动地伸出双手,与老教授紧握。
“太好了,潘教授,您真是个好老头!”贺晓雅不吝溢美之辞,只是习惯了粗俗。
“这丫头,当着你们领导,也没大没小的。”
潘教授的双手被向江海摇着,嘴巴却在教训贺晓雅。
“嘻嘻……”贺晓雅对着三位师姐师弟,吐着舌头。
四个人师出同门,再加上一个月来的合作,更是熟悉。
此刻的快乐,更是相同的。
几个人笑了一阵,潘教授抽回手,对向江海道:
“技术上的费用没有了,可物料的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不知向站长是怎么考虑的?”
见终于涉及到推广的根本,向江海就问:“潘教授,按照咱们的试验标准,单位成本是什么水平?”
一旁的一位男助手上前,打开手里的本子道:“据我们一个月来的跟踪统计核算,每只蛋鸡的投喂成本在每月1毛7分钱,这是比较精确的了。”
“这个成本不高,应该没问题吧?”另一个戴眼镜的女助手在一旁道。
潘教授则摇了摇头,“每只蛋鸡1毛7,10万只就是1万7千块,如果是100万只,一个月就是17万呢!”
贺晓雅也不无忧虑地道:“广义村的蛋鸡有120万只,这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在鸡蛋卖出去之前,没有农户愿意花钱买这些原料的,他们都被镇上和村里的干部给糊弄怕了。”
向江海问贺晓雅,“现在市面上的富硒鸡蛋价格是什么水平?”
“这个我们做过调研,价格都在普通鸡蛋的一倍以上,品牌大厂的是两倍左右。”贺晓雅如数家珍地道。
“价格差这么多,这就好办了。”向江海心里有了底,“关键是前期的投入,只要我们把第一批鸡蛋卖出去,让大家尝到价格的甜头,养殖户的积极性上来了,这些原料的成本自然就不成问题。”
贺晓雅看着向江海,“向站长,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