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这个就叫专业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淡然一笑很倾城字数:2224更新时间:24/10/27 14:19:34
叶知秋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戏谑之色,咂了咂嘴:“要我说你这种滥竽充数的家伙,才真是在浪费考古队的资源!”
一番话结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巨石,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都不由朝王仲投去目光,眼神中夹杂着不屑、轻蔑的情绪。
考古领域,资历、学位证书从来都不是能赢得他人尊重的筹码。
唯有专业的能力,能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整个考古队,除了石奕、陈宿两位教授,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以外,也就只剩叶知秋一人,让人叹一句自愧不如。
尽管队伍里存在着不少关于他的负面言论,掺杂着私人恩怨。
可谈论起能力方面,却无人敢否认他对考古队的贡献。
这也导致在场的绝大多数学者,看到王仲这位边缘人物竟敢否认叶先生的能力时,都不由觉得好笑。
迎着那些戏谑、玩味的目光,王仲只觉得整张脸有些发烫。
一双眼睛遍布血丝,凶狠的仿佛要择人而噬!
被对方当着所有人的面如此羞辱,就算他王仲脸皮再厚,也难以在会议室待下去。
“叶知秋!你给我等着!”
王仲攥紧拳头,愤怒让他几乎要失去理智。
连指甲刺进肉里,都毫无知觉!
半个月前,他还是受领导信任的小组长,一人管理七个组员,身后还有陈宿教授庇护。
现在,他已经孑然一身,岷江下游的围堰计划也彻底败落,时不时还要忍受考古队内其他人的耻笑。
王仲已经受够了这一切!
他要把属于他的一切都夺回来!不再这样忍气吞声!
只可惜,会议室里这么多人在,还有高局长坐镇!
他也只能把报仇的心思,再往后挪挪!
“叶知秋,你给我等着!老子不会放过你的!”
低声呢喃一句,他再也受不了那些刺痛他尊严的目光,转身朝会议室出口跑去。
“看你当缩头乌龟当这么久了,本来都不想再搭理你的,现在这时候跳出来,就别怪我下手太狠了!”
读懂了王仲临走前的唇语,叶知秋不由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已经有了杀意。
若是放在缅甸,或港岛那些治安不严格的地方,今天晚上他王仲就已经变成一具尸体了。
但是在国内,想要除掉一个人的难度显然要困难太多。
而且也需要冒极大的风险。
不过叶知秋已经想到了其他对付王仲的办法,短则几天,长则一周就能见效。
收回目光,他脸上再次露出礼貌性的微笑。
“各位,刚才只是个小插曲,大家不用担心,我们还是继续谈围堰的事情吧。”
他按下遥控器,身后的投影幕布再次出现变动。
出现的是一张彭山区江口部分水域的河床地势图。
“我之所以要在这片区域围堰一万平米,也是为了尽可能囊括附近的河床低洼处。”
“根据湖泊沉积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水流经过浅水区或河床低洼处,其速度通常会减慢,这有利于水中杂质或文物在此处沉积下来。”
叶知秋拿着激光笔指向身后的投影幕布,把自己的计划分享了出来。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江口东岸周围发现三处文物沉积地。”
“所以既然要围堰,就不妨把这些,可能存在文物的低洼处一起圈出来,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两位工程师与专家觉得如何?”
语毕,下方一片鸦雀无声。
不少人仍旧盯着幕布,还没缓过神来。
湖泊沉积学,地质学科之一。
只有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学者,才能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队长却已经能够融会贯通,在台上侃侃而谈。
不免让人心生艳羡。
“不错,既然叶队长已经有了不错的计划,那我们不如就按照这个规划来围堰,一万平米的面积虽然大了些,但如果有考古队的人帮忙,一个月完工不是问题!”
国字脸工程师很是高兴,赞许的点点头道。
原以为来了眉山以后,还要为了计划的讨论磨蹭好几天的时间。
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如此年轻的队长,竟然早已拟定了计划,而且看起来还十分靠谱。
可以立即开工,省去扯皮的时间。
旁边的偏分发型工程师,眼中也流露出认同之色。
如此年轻的考古队长,能把一万平米围堰筑堤的项目提前安排好,着实不错。
见两位工程师投来目光,水利专家冯仁坤也微笑着开口道:“我也没意见,不过围堰的形状可能需要调整一下,矩形会导致四个角的应力增加,不利于长久的稳定。”
“改成梯形,减少迎水面积或者将四个角做圆弧处理,应该更好一些。”
“呐,这个就叫做专业!麻烦两位工程师记下来,后续施工就按照……”
听到这位专家的意见,叶知秋不由竖起大拇指,打心底佩服对方。
所以便对两位工程师嘱咐一声。
只是话说到一半就突然卡壳了,不知道这位水利专家叫什么名字。
“这位是水利专家冯仁坤,曾被授予卓越工程师称号,现任华夏电建集团成都院总工程师一职。”
高天鹏微笑着开口介绍,替叶知秋解了围。
“行,那后续的项目施工就按照冯总工的设计来。”
听到高老的介绍,叶知秋不由眼前一亮,嘱咐完之后,便径直走下台,朝这位水利专家走了过去。
“冯总工您好,我是叶知秋,目前沉银考古的负责人,很高兴认识你。”
叶知秋态度诚恳道。
“年纪轻轻,一表人才,能跟你这么专业的队长合作,我这一趟也完全没白来!”
冯仁坤站起身,笑着与对方握了握手。
尽管年轻人的此举有些唐突,但并不妨碍冯仁坤对他的喜欢、欣赏。
二十几岁的年纪,能在台下满是学者教授的会议室里,对围堰计划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就算被人质疑,脸上也不见半点慌乱,冷静回应,还能再短时间内适应过来,继续会议。
抛开令人咋舌的专业能力,就说这份心性,也是冯仁坤见过的所有年轻人中,最为出色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