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吴山的智慧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余人字数:2224更新时间:24/08/20 20:46:00
吴山青词都不写,这无疑透露着一种态度,他是要做大明的谏臣。按着历史的发展,在隆庆登基之时,便下召请他回来担任礼部尚书,但却给他断然拒绝了。
吴山或许有一些毛病,甚至可以说是迂腐,但他的人品无疑还是有保障的,是一位并没有被功名利禄所迷惑的正派官员。
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有别于严嵩和徐阶之流。在意识到嘉靖的秉性后,严嵩和徐阶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势,却是千方百计地讨好嘉靖,甚至战功赫赫的胡宗宪都懂得献上白灵芝和白灵龟。
此时此刻,林晧然宛如被浇了一桶水般,当即清醒过来。他心里涌起了一份懊恼,亏他一直自诩聪明,竟然连这一点都看不透。
要吴山通过献宝谋求进入内阁,这根本就不是吴山的作风,吴山的原则显然是要比严嵩和徐阶要强上很多,恐怕很难会接受这种方案。
“老师,你是误会了!学生认为圣上对老师一直不够器重,而老师的才华一直得不到施展,所以想让通过这把破剑,让老师能圣上拉近一些关系。”林晧然很是尴尬,但仍然不死心地劝说道。
“不必说了!正是人人都争于献宝,投圣上之所好,这才致圣上荒于政务,令国帑虚耗修道家建筑,百姓难以安居乐业!”吴山似乎是积怨以久,拉下脸来斩钉截铁地表明态度道。
林晧然原本希望吴山只是假意推脱一下,有着虚伪的一面,但看着他的神态,听着他的语气,心里却是黯然一叹。
只是他同样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继续劝说道:“老师,当今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朝廷吏治腐化,这更需要老师您这样的能臣治理!怎么能因为……你的这个原则,而辜负于百姓呢?”
“若是为师今天献宝入了阁,那跟他们那些人又有何异?如何还有底气纠正这个官风?如何劝谏圣上亲贤臣远小人?”吴山显得有些激动,连连进行质问地道。
林晧然的眉头微微地蹙起,显得认真地辩解道:“老师,你是不是将问题想复杂了?只要保持着一颗正义之心,虽然手段不那么光彩,但为了百姓亦是可以的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师刚刚进入官场之时,严分宜亦从南京重回京城,其官声还很不错,为人亦很是正派。只是后来,他为了目的可谓是不择手段,千方百计逼走我的老师,而我老师起复之时,严分宜为了权势竟然直接要置我老师于死地,让我老师成为大明开朝以来第一位被砍头的首辅。而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严分宜一直都是在巩固和争夺权力,直到现在仍然如此!”吴山的眼睛微微泛起泪光,显得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是嘉靖十四年入仕,而他老师死于嘉靖二十七年。在这十三年的时间里,他是亲眼看到了很多,更是见证严嵩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大奸大恶之人。
林晧然若有所思,但还是立场地询问道:“老师,那你想要如何救大明百姓呢?”
“为师并非不想拯救百姓于水火,但大明真正的权力并不是争夺而来的,而是来自于皇上的赋予!只有皇上要人拯救大明百姓,为师才能拯救大明百姓!”吴山轻呷了一口茶,显得认真地说道。
林晧然心里暗暗吃惊,感情这位老师一点都不糊涂,知道大明当下困境的症结并不全在奸臣严嵩,而是主要在嘉靖身上。
昔日的首辅夏言支持的收复河套计划,无疑是救国求民之策。只是他不仅没有得到嘉靖的支持,还引起了嘉靖的反感,最终反而招致杀身之祸。
吴山想要救百姓于水火,若他仅仅是得到一个首辅的位置,而同样没有得到嘉靖的支持,那他确实同样什么事情都变化不了。
林晧然知道这次是真的小瞧这位老师了,能够混到这个位置的人,又如何需要他来说教,而吴山怎么可能没有他的政治主张呢?
只是林晧然却是明白,想要让嘉靖突然变成一位明臣,恐怕是痴人说梦,便是对着吴山认真地询问道:“老师,若是皇上一直都不赋予你这种权力和信任呢?”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吴山的目光朝北边望去,显得坚定地说道。
林晧然看着吴山的神态,眼睛却是流露出了一份惋惜和无奈。
在主流的思想中,皇上是臣子们所孝忠的对象,而臣子则有义务辅佐和纠正当今圣上,让到当今圣上成为一代明君。
贤臣辅佐明君治理天下,明君则会重用贤臣处理政务,这便是最理想的政治生态,亦是有识之士一直追寻的盛世。
不过这种政治生态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皇帝同样是肉眼凡胎,自然有七情六欲。
嘉靖是世子出身,并没有受到正统的教育,对百姓从来都没有那一份爱护之心,根本不知晓作为君王的那一份责任。
就像是一个野孩子,突然就捧上了皇帝的宝座上。他自然而然地认为天下都是他朱厚熜的,所有人都要服从于他,根本就没有成为明君的观念。
最初的首辅杨廷和算得上是一个贤臣,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将年仅十四岁的野孩子嘉靖扶上皇位,并没有让大明的政权交替出现波折。
嘉靖登基后,精力却放在“大礼仪”上,一心只为着给父亲兴献王正名。他将其父升格为皇帝,其母升格为皇后,但偏偏没有想到这个国家会如何,并没有承担起治理这个国家的使命感。
在后来的首辅人选中,嘉靖选用了听话的张璁之流,杨延和则被他逼得失望致仕,而后又被削为民,致使杨延和郁郁而终。
延杖,在本朝更是达到了顶峰。
因大礼仪的分歧,兵部尚书金献民、翰林学士丰熙等二百多人跪哭左顺门。
嘉靖大怒,下令对丰熙等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施以廷杖,当场杖死十六人。八天以后又廷杖翰林院修撰杨慎等七人,其中给事中张原被杖而死。
此后,竟一发而不可收,延杖成为其体罚臣子、发泄淫威的惯用手段,见于记载的廷杖记录四十多次,先后有数百人被杖责,其中二十多人死于杖下。
嘉靖十九年八月,太仆卿杨最因劝阻皇帝服食丹药,受杖而死。
历史仿佛是跟大明开了一个玩笑,一个野孩子当了皇上,自然注定是难以成为一代明君。偏偏地,这个野孩子还很聪明,将国之权柄握在手中,培养出了严嵩、徐阶和袁炜这种听话的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