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孰与法国强?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蛰雷字数:4006更新时间:24/08/20 20:44:44
在来克虏伯之前,对于这家军工企业程诺已经竭力往高处想,但真正有机会参观,还是让他大开眼界。
尤其在参观赫赫有名的“巴黎大炮”时,于巨物之下仰望,第一次由衷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这种程度的火炮火力覆盖下,很难想象能有什么生物逃脱死神的猎杀。
一旁陪同参观的古斯塔夫悄悄观察着程诺的表现:前期因为程诺身为穿越人士的缘故,所以对于这种一战的制式武器显得不是很感冒,隐隐有一种倨傲感。
这让古斯塔夫很不爽,似乎再先进的武器,在这个远东年轻人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古斯塔夫干脆咬咬牙,直接将程诺领进“巴黎大炮”的生产车间,一副程诺不折服,此行不罢休的架势。
眼下终于从程诺的眼睛中捕捉到一丝震惊,古斯塔夫暗暗舒了一口气:“这款大炮是是为了纪念我们尊敬的德国威廉皇帝,故而取名‘威廉大炮’,但是因为在对巴黎的轰炸中取得奇效,也被巴黎人民称为‘巴黎大炮’。”
程诺上前拍拍炮管,虽然知道其中的典故,但还是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是吗,看来这大炮取得的效果非同寻常咯,相信如果战场上能陈列数十门大炮,一定能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古斯塔夫自豪道:“那是自然,仅仅一个绰号怎么能配的上这款大炮,在不久的未来,伦敦人民一定会再给它起一个‘伦敦’大炮的绰号,让这些约翰牛乡们也长长见识。”
程诺忍不住回头瞅了古斯塔夫一眼,心说你还真敢想啊,别说伦敦了,在巴黎也没炸死过多少军队,也就是运气好炸到一个教堂,要是炸在别的地方,战果指不定惨澹到哪里去,战术价值远远小于其战略价值。
古斯塔夫还以为程诺又被震住了,兴致勃勃继续介绍:“别看我们大炮的炮管长,显着很笨重,实际上炮弹的发射药装药量是弹丸重量的两倍,使得弹丸的炮口初速特别高,知道速度最多有多快吗,最快1700米/秒!”
程诺当即就震惊了,要知道一百年后的今天,顶级的高速坦克炮的炮口初速也只有1 600~1 700米/秒的水平,这足以证明巴黎大炮在一战期间已经算得上是超高速火炮。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么快的炮口初速,也就无法实现130千米的超远射程。
为了配合古斯塔夫,从这个家伙的嘴里套出更多的话,程诺故意给他戴上一顶高帽子:“速度这么快,那这大炮的性能可谓是相当优秀了?”
古斯塔夫的脸上露出自得之色:“也不是很优秀,现在的大多数火炮的炮口初速已经足够快了,我们也就是比他们稍微快一点点。”
程诺很是上道,问道:“那大概快多少?”
古斯塔夫笑道:“快的并不多,火炮炮口初速只有300~400米/秒的样子,巴黎大炮也就是比他们快个四五倍的样子。”
听到这话的程诺,嘴角忍不住抽搐,心说你这老家伙可真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一套。
不过对方既然说出来了,那肯定是想从程诺这里收获好评,从而获得一些优越感。
程诺颇为知趣,捧场道:“贵厂的火炮技术真是独步世界,怪不得能在战场上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想来这样先进的技术在这款大炮上一定还非常多。”
古斯塔夫洋洋得意:“那是自然,为了焊接这条长达几十米的炮管,我们专门锻造了好几段炮管,然后再分段焊接,再利用小机床围绕超长炮管移动加工,完成扩孔和加工内膛线的作业。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炮管机械加工后我们还要进行热处理……”
话说到一半,古斯塔夫突然意识到制造工艺要泄密了,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赶紧止住话题:“不管怎样,别看我们巴黎大炮是从舰炮改装过来的,但实际上无论是炮管的处理,底座的加工,甚至装配及其运输,都有技术门槛。”
看着这条足足有12层楼高、210毫米口径的炮管,程诺此时的脑海里只有一句话在回响:射程即真理,口径即正义。
摸摸大炮,程诺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如果我们提供充足的粮食或者农副产品,克虏伯公司能转让这款巴黎大炮的制造技术吗?”程诺忍不住问道。
想都没想,古斯塔夫直接拒绝:“当然不行,巴黎大炮的技术都是帝国的核心机密,如今能让你这位外国朋友,而且还是来自敌对国的朋友进来,已经是触碰底线的事了。”
程诺不死心,转念想到差点死在炮火下的那款榴弹炮,又追问道:“我记得克虏伯公司还有一款叫‘大贝尔塔’的榴弹炮,炮管还没有巴黎大炮的五分之一,想必上面的技术没有这么机密,是不是可以转让?”
“你居然知道‘大贝尔塔’?那可是我们帝国军队的攻城槌。”古斯塔夫表情一怔,对于程诺知道大贝尔塔表示吃惊,但随即又解释道:“很抱歉,这也是我们的机密,概不外泄。”
这下轮到程诺有些不爽了,这架势真就是油盐不进了,后面无论怎么说,对方都是一个态度,那就是参观可以,甚至上手摸也行,但说到技术转让或购买,无论如何都不行,绝无谈判的余地。
软磨硬泡几次后,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弄得程诺都有些无语了。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程诺收起笑容,一改刚才的艳羡,反而脸上还有些嫌弃:“既然不想出售技术也就算了,你们几个生产火炮的技术车间我也看了,似乎就是那么一回事,没什么技术难度可言,大不了我找那些法国人谈也行。”
翻脸速度之快,让一旁的古斯塔夫始料未及,还没反应过来的他听到自家大炮技术不如法国的评价后,直接火冒三丈:“你要说法国人制造香水强我没意见,可论起军事火炮技术,他们拍马莫及,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东西。”
程诺随手拿起一个扳手,在手里掂量掂量:“是,火炮领域你们引以为傲,重炮方面别说法国了,就是你们所有的敌对国技术加一起,也追赶不上。”
古斯塔夫面色稍缓,一副程诺说的很在理的样子。
然而这只是程诺故意说一半留一半,后面还接着说道:“但论及野战炮方面,法国生产的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弹片更重,这方面你们可就不行了吧?要知道眼下真正在战场上起主导作用的,可不是这些巨炮。”
古斯塔夫瞬间脸色一黑,虽然不想承认,但眼下从战场上将士们反馈的情况来看,程诺说的非常对。
虽然19世纪后期美国与德国对新兴工业部门的引领使法国相形见绌,但是,法国工业体系相对完整,其工业技术在某些领域也具有一定领先性。
程诺一鼓作气,继续补充道:“就当下而言,德国无论是海上力量还是空中力量,都不及你们的敌对势力,就拿航空发动机来说,你们现在都还没解决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问题,如果你们只是面对英国那还好。
毕竟他们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实力都差不多,但要命的是法国偏偏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这就进一步压缩了你们的空中力量。”
看着脸色越来越差的古斯塔夫,程诺把扳手放下,给予他最后一击:“哎幼,我这记性真差,好像前几个月你们的巴黎大炮还是大贝尔塔炮就被法国空军给炸了,有这么一回事吗?”
看着对方有些嚣张的模样,古斯塔夫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来几个词:“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听到这话的程诺突然笑了,表情一松:“不要这么紧张嘛,我亲爱的古斯塔夫朋友,如果我要用当前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来换你们火炮的生产技术呢?”
本能使然,古斯塔夫刚想拒绝,但“航空发动机”五个大字瞬间让他的耳朵给支棱起来:“此话当真?你们真的有航空发动机的技术?”
程诺学着刚刚古斯塔夫那副自得之色,笑道:“当然了,我们不仅有,而且还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之一。”
古斯塔夫狐疑道:“不是我不相信你的话,但你们日本飞机不是刚刚起步吗,还是彷造我们欧洲落伍的飞机技术,在你们远东先进,到我们这可就是落后了,帝国将士的性命容不得马虎。”
程诺面色一窒,差点忘了这茬了,别说眼下日本飞机技术不咋地,就是二战后期,也是被吊打的存在,即便是百年后“大名鼎鼎”的心神号,噱头也是大于实际,哪里敢自夸自家飞机的优越。
不过话既然说出去了,加上确实想引进克虏伯的火炮生产技术,程诺想了想,还是继续硬着头皮圆谎道:“只能说你们德国的情报系统落伍了,眼下我们大日本帝国的飞机发展水平远不是当初的样子。
尤其是我介绍的这款航空发动机,体积更小,马力更大,可供大型运输机与轰炸机作动力用,性能相当可靠。”
可惜无论程诺怎么说,甚至都快说出花来,古斯塔夫一直是将信将疑,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被逼无奈之下,程诺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只好把航空发动机的图纸给画出来,然后交给克虏伯工厂,让其先制造出来样品。
当然,程诺虽然能画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航空发动机就是他自己设计出来了。
实际上这是特斯拉研发的发动机,只不过这只是初版,后来经过巴玉藻等人的改良,已经升级到了第三代,综合性能更加优越。
只不过航空发动机虽然能设计,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零件都是从外国订购的,比如主轴、齿轮及机匣系更是通过巴玉藻等人的人脉,直接从波音购买的成品。
要怪,就只能怪国内工业发展技术实在是太过薄弱。
如今程诺把初代图纸拿出来,不仅仅想为科学院换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是想通过克虏伯公司的手,看看这款发动机还有没有别的未知改良方向。
在得到这份航空发动机的图纸后,虽然古斯塔夫并不是内行,但凭借着浸淫制造业多年造就的毒辣眼光,他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款发动机背后的价值,当即表示除了这两款巨炮之外,其他所有的火炮技术都可以进行交易。
至于其中具体的交易价值,要等到成本制造出来后再进行估算。
原本按照程诺的想法,至少需要几个月的功夫才能完成论证工作,单单就是成功制造出航空发动机原型,就得花上不小的功夫,届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就打完了,德国战败,克虏伯公司受到军事管制,再也无法撬到利益。
可程诺忘记了他眼下呆的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除了火炮外,克虏伯与德国海军部关系密切,帮助其生产各类舰艇。
并且早在90年代初期,德国海军对潜艇发展还很不重视的时候,克虏伯的日耳曼船厂已经开始研制潜艇,并获得了实质性的技术进展。
虽然直到一战爆发前夕,德国只有少数几支舰队配备了涡轮机这项技术,但因为德国海军部放任企业研究涡轮机,所以克虏伯还保留着相应的发动机生产设备和原材料。
不过因为海军部最终购买的发动机大部分由英国的帕森斯提供,眼下这些发动机生产车间便没有用武之处,暂时被挪用生产别的军需。
在得到程诺提供的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后,古斯塔夫以最快的速度指示员工进行调整生产线,仅仅花费数天的时间,便完成航空发动机原型机的生产工作。
得到成功生产的消息后,程诺第一时间赶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