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天大喜事、先生召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夜半留香字数:1668更新时间:24/08/20 18:52:54
    “没有。”

    赵琨摇头:“我去找殿下的时候,是打着幌子去的,就是让陛下跟我去勾栏听曲。”

    “我也没有掩饰什么。”

    “啊?”

    赵明友紧张:“琨儿,你这不是胡闹,萧妃跟萧国公可都不好糊弄。”

    “爹。”

    赵琨翻了白眼:“你听我说完行不行啊,我回来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大方了。”

    “甚至是鬼鬼祟祟都不为过。”

    “为了演戏逼真,我一直走各种小巷子。”

    “可是这样也不能打消怀疑啊。”赵明友还是担心。

    “嘿嘿。”

    赵琨咧嘴一笑:“爹,那你猜猜我最后去了哪里。”

    “哪里?”

    赵明友的兴致被完全勾起。

    “三皇子府。”

    赵琨吐出了惊人之语。

    “什么?”

    赵明友在听到这话之后,一下瞪大了眼。

    赵琨很满意他的表情:“爹,你觉得怎么样,殿下这一招厉害吧。”

    “毒啊。”

    赵明友都不由感叹:“三皇子虽然表面臣服在太子名下,可谁都清楚,三皇子绝不可能位居人下。”

    “你今日这么一闹。”

    “这不是在告诉萧妃娘娘,其实大家一阵寻找的鬼面先生,就在三皇子府中。”

    “不仅是萧妃等人,怕是陛下也会有所怀疑。”

    “这样世人压根就不会注意到殿下,殿下依然是众人眼中的废物皇子。”

    “殿下轻轻一步,就将萧妃苦心筹谋的局,彻底破解了。”

    吴月香听他这么一解释,也是恍然大悟:“殿下果然厉害,我真难想,殿下这样的大才,面对羞辱,居然能隐忍二十年不发。”

    赵明友感叹:“这便是潜龙在渊啊。”

    “一旦龙腾九天,将令世人臣服。”

    赵琨得意洋洋的:“爹、娘,这下你们相信我看人的眼光不会错了吧,之前你们还担心这担心那的。”

    赵明友感叹:“那殿下怎么说。”

    “今日子时,城外密林。”赵琨催道:“爹,你现在要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萧国公和萧妃娘娘。”

    “对。”

    赵明友也不是白痴:“我现在就去追萧国公,应该能追上。”

    赵明友说着就跑了出去,跨上了大马,没多久就赶到了萧远山马车之前,拦住了萧远山。

    “国公。”赵明友直接喊了起来。

    萧远山打开了帘子,眼有一抹戏谑:“赵大人,为何拦路。”

    “国公。”

    赵明友连忙跑到了萧远山面前,紧张兮兮的说道:“国公,我有好消息要告诉给您。”

    “说说看。”

    萧远山心中一动,大致有了一丝猜测。

    赵明友紧张的四处看看,往前一凑,压低了声音:“麻烦国公转告娘娘,今晚子时,城外密林。”

    恩?

    萧远山眼起精光:“当真。”

    “千真万确。”赵明友拱手:“国公面前,老臣不敢撒谎。”

    “很好。”

    萧远山不忘赞赏:“等过些时间,我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

    “多谢国公。”赵明友大喜过望,目送着萧远山离开,心中好笑:“萧远山,亏你一把年纪了,居然被蒙蔽了双眼。”

    “六殿下何等大能,殿下都要见萧妃娘娘了。”

    “指不定把你们坑成什么样子。”

    太子府!

    肖玉端来了鸡汤,送到了凌羽嘴边。

    “哎哟。”

    凌羽被烫了一下,登时大怒,一巴掌就打翻了鸡汤,冲着肖玉骂道:“贱人,你是不是想烫死我。”

    “殿下。”

    肖玉眼眶登时大红,粉嫩的手掌被鸡汤汤的鲜红,心中委屈的很,她知道凌羽看不起书生,也看不起肖家,如果不是因为萧妃。

    压根就不会娶她。

    可她说在乎的并非是一个虚名。

    “滚。”

    凌羽怒骂:“本宫看见你这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烦,是不是看本宫没被打死,你心中惋惜的都要哭了。”

    “没有。”

    肖玉咬着嘴唇。

    “贱人。”

    凌羽说着抓起了身边的腰带,就要打去,好在被赶来的萧妃呵斥:“太子!”

    “母妃。”

    凌羽有些怂,萧妃看了一眼现场狼藉:“玉儿,你下去吧。”

    “是。”肖玉点点头,转身离开,哪里有一个太子妃应该有的高傲,此时所有的,唯有……

    卑贱!

    “羽儿,刚刚本宫给你说的都白说了?”萧妃胸脯气的颤抖,恨不得给凌羽两巴掌,后者撇嘴:“母妃,别说这个了。”

    “先生那边有消息了么?”

    “暂时……”萧妃话没说完,房门就被推开,萧远山大喜跑来:“娘娘,快。”

    “怎么了?”

    萧妃错愕,能让萧远山如此,绝对是大好事,难道是先生答应见自己了不是?

    “今晚子时。”

    “城外密林。”

    “先生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