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皇帝生财有道:把大户吃成绝户!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凌波门小书童字数:4491更新时间:24/08/18 14:08:01
魏相冷笑了一下,才接着往下要价。
“你等倒也是很容易满足,那本官告诉你们,这五百万钱,本官今天就收下了。”
魏相说完这句话之后,王豪猾等人顿时就大喜过望,立刻就要纳头拜下,感谢魏相放他们一条生路。
可是没等他们的膝盖弯下去,魏相后面跟出来的那句话,就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一阵恶寒。
“但是这钱不是给本官的贿赂,而是上缴给水衡都尉的赃款!”
“尔等公然向内阁大学士行贿,数额巨大,触目惊心,既然是赃款那么自然应该收归水衡都尉处置,至于你等……”
“一个个已知道自己有罪,连连喊冤叫屈,实际上却不知悔改,看来是想到郡狱中去吃牢饭了!”
王豪猾等人听到此处,愣神片刻,终于是看清了魏相这酷吏的真面目。
他们知道自己再一次掉入到了布满了竹刺的陷阱中。
这些人不敢再有任何的侥幸和奢望,骨头一软,立刻就再次跪拜下来,顿首不止。
那几个胆子最小的豪猾,生怕被当场捉到郡狱去,情急之下,用力过猛,把额头都磕肿了。
魏相冷眼看着他们丑态百出,没有丝毫的怜悯。
靠着自己手中的钱财,他们不知道买通了多少像韩不害一样的官员,又不知道将自己做的多少肮脏的事情隐藏了下去。
有钱不只能使鬼推磨,有时候甚至还能使磨推鬼啊。
许久之后,魏相终于看得烦闷了,打算结束今日这场“闹剧”。
他冷冷地让几人站了起来,在堂中排成了一排。
“这五百万钱,不够,伱们九家,凑出三千万钱,全部进献到水衡都尉去,用作汉军伤残将士的抚恤!”
“倘若能做到这一点,本官倒是可以上一道奏书,让县官饶了你们的罪过,让你们阖家平安到平陵县去。”
“三、三千万?”
众人惊愕,似乎都有一些不愿意。
“如果觉得三千万太多,你们可以慢慢想,但是你们今日出了这门,昌邑郎随后就到,你们的家訾能不能保住,你们想必是知道的。”
所有的家訾和这三千万钱相比,孰重孰轻,这些聪明的豪猾自然是能够明白的,一阵心痛之后,最终只能点了点头。
“还有你们的田宅,不管肥瘦大小,均定价为百钱一亩,不得变更抬价!”
“这……”王豪猾还想要再辩驳。
但是魏相没有给机会让他说完,而是拂袖转身,背着手不再看这几个人。
那笔直的背影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等愿意遵命,还望魏阁老向县官美言……”一众豪猾面面厮觑,连声哀叹,终于是把这个亏咽了下去。
“嗯,本官事务繁忙,就不送诸位了。”
“诺……”
众豪猾失魂落魄地离开河南郡郡守府正堂,留在堂上的魏相仍然有怒意,但也觉得松了一口气。
至此,三郡徙民之事大势已定,关东郡国徙民之事,又少了一个阻碍。
接下来,就要看天子在长安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
有了陆家这活生生的例子,又有王豪猾等人的认输。
徙百万之家往长安城的事情,变得容易轻松了很多。
在五千昌邑郎和羽林郎的虎视眈眈之下,再也没有人敢公然反抗徙民的命令了。
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不管是自清家訾,还是给土地估价定价,又或者是出售土地,都变得容易了许多。
三郡加起来百万家訾的人家总共有三四百家,占有的土地竟然达到了十万顷。
各县的县衙对这些土地都进行了确价,不管肥瘦,价格都在百钱到三百钱间。
如此算下来,一亩最便宜的田地,价格竟然和一只羊的价格相当,堪称低廉。
因为这田地的价钱实在太公道划算了,三郡的百姓蜂拥而至,纷纷上门求购。
为了防止在卖地购地的过程中,出现新的巨室大族,魏相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首先,购地时要以户为单位,户内每有一口人就可以购三十亩地,不得逾越。
其次,所购的土地,在三年之内不得转售,五年之内转售,不得抬价和降价。
最后,家訾三十万以上的人户,此次不得购买土地。
在这些购地政策的限制之下,原本已经纵横连片的土地,又被逐渐分为了零零碎碎的小块地。
三郡的土地兼并之风,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巨室大族自然是叫苦连天,但是普通百姓却欢天喜地。
而除了百姓得利之外,中央朝堂当然也有不少的收益。
第一笔收益就是陆家被抄没的那多达五六亿钱的家訾,这简直就是一笔飞来的横财。
第二笔收益则是王豪猾他们的钱粮,雒阳县九户献费三千万,三郡几十户献费五亿。
第三笔收益则是土地买卖时由府衙所收的土地交易税,这其中起码又有亿钱的利润。
第四笔收益则来自水衡钱庄,无钱的农民为了购地只能向水衡钱庄借贷,那一分的利息,加起来又是亿钱。
光是这四笔眼前的收益,就有十几亿之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第五笔更大的收益。
因为三郡巨室大族出售的土地实在太多了,很快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场面。
到了处置田宅的最后期限时,许多平日可以卖到七百钱一亩的田地,售价仅仅为百余钱。
而原本只卖一二百钱的田地,到了最后售价就是五六十钱了。
这个价格莫说是三郡,就是放眼整个大汉也是亘古未有的低价。
可是,魏相给巨室大族的时间实在太短了。
纵使跌到了这样的低价,许多田宅仍然没有卖出去,所剩者颇多。
为了避免自家的田宅被充公,豪猾们只能又到县寺郡衙求情,希望魏相能够宽限一些时日。
日子定下来,自然是不能宽限了,但是魏相大人有大量,还是给豪猾们留了一条活路出来。
魏相“勉为其难”地下了一道命令,让郡府县寺出钱,将这些未售卖出去的土地购为公田。
当然,价格极低,平均下来一亩地的价格不过五十钱。
这近乎于“巧取豪夺”的命令,仍让豪猾们感恩戴德。
于是乎,通过低价收买巨室大族的田地,少府和大司农起码又可以有数十亿钱入账。
这还只是徙民带来的直接受益。
这几百家百万之家迁到平陵县之后,朝廷赏赐的田宅肯定是不够用的。
到时候就要在平陵县购买田宅,那可都是少府管辖的公田和公地,价格自然不菲。
而修建宅邸又要购置砖石土木,雇佣泥瓦工匠,增添家訾陈设……只要有交易就有消费,而有消费就有税收。
这些商业税,按照成制全部都由天子的私库——少府来征收,换句话说,也会成为天子的收益。
这就是更高层次的吃大户。
巨室大户就像一个个聚宝盆,盆里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这些财富留在一处,就会变成土地,进而成为割据的仰仗。
徙民一事,可以将这些大大小小的聚宝盆掀个底朝天,盆内盆外的财富破天而出。
不管是谁,都可以分得一杯羹。
而分得最大一勺的,自然是天子。
这还仅仅只是河南三郡的百万之家,很快,其他关东各郡国的百万之家也要着手迁徙了。
到时候,巨室大族们释放出来的财富,更会是一个更加惊人的数字。
这还只是温和的社会改革而已:对部分利益集团下手,逼他们让出一部分财富。
如果是更加剧烈的社会革命或者对外战争,那释放出来的财富会更多。
用搜刮到的钱练新军,再用新军去搜刮更多的钱财。
这不就好起来了吗?
……
时间进入五月底的时候,三郡的徙民终于陆陆续续地动身了。
虽然这些百万之家的田宅已经被“剥夺殆尽”了,但是剩下来的家訾仍然非常惊人。
每家每户,奴婢亲眷,骏马豪车,组成一支又一支浩浩荡荡的人马车队……
这些人马车队汇聚到官道上,成群结队,缓缓地朝西移去。
半个月之后,他们就会到达平陵县:到了那里,会有另一个“酷吏”来帮他们开展新生活。
……
雒阳县西门的城楼之上,魏相背手而立,看着官道上那些向西而去的人马车队。
尘土滚滚,马鸣萧萧,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魏相沉默不语,神情也不见轻松。
在他的身后,是同样沉默的简寇。
“阁老,徙民之事已经办妥了,为何还有忧色?”简寇问道。
“大汉有上百郡国,我等虽然在三郡将此事办妥了,但是而后还会再起波折。”魏相叹气说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出现一些纰漏在所难免。”简寇恭恭敬敬地说道。
“大势在长安,县官将长安城里那些与巨室大族勾连的朝臣压服下去,才算结局稳定。”魏相点点头说道。
“县官圣明仁慈又果断决绝,定能控制住长安城的局面的。”简寇由衷说道。
“我等身为臣子,只能为县官做到这一步了,天下大势,还是要看陛下。”魏相说道。
“魏阁老英明。”
“简寇,世家大族骤然徙民,留下了许多空荡,乡间少了约束,恐有贼人作乱……”
“你与韩德还要辛苦一些,带着昌邑郎和羽林郎四处清缴一番,免得闹出民乱。”
“末将领命!”
魏相没有再说话了,他的视线再次投向了那如同巨蟒一样盘桓向东的人马车队。
这些人马车队里的人,在三郡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此刻却拖家带口,远离故土,看起来也有几分凄凉。
祸福相依,谁都不知道前路到底是什么。
就拿魏相来说,他在这三郡之中能够发号施令,但是到了未央宫和清凉殿,不也要战战兢兢得吗?
而纵使是天子,其实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魏相的线投向了更远处的莽原的边缘,那个方向上就是看不见的长安城。
不知道长安城里,此刻又发生了什么动荡。
……
五月二十五,长安城里的天气格外炎热,未央宫的双阙之下,齐齐整整地跪着三四十人。
为首的四个人,正是张安世、丙吉、刘德和韦贤。
至于他们身后的那些人,要么出身世家大族的朝臣,要么就是长安城世家大族的家主。
杨忠、金建、杜延年、窦定、冯奉世、耿封、石韬……
许多人的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史书上也没有太多的记载,但实际上却代表着一个个庞大的家族。
这些大族现在已经十分显赫了,但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们会膨胀得更大。
最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进而左右王朝的更迭。
张安世为家主的张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原来的历史上,张安世和兄长张贺都被封了侯,他们的三个儿子也都出任了两千石朝臣。
张勃、张临、张放、张纯、张奋、张甫……这些张氏子弟日后都能会有所成就,成为朝堂上的柱石和栋梁。
而张家不仅有权,家訾也会远远超过寻常人家。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张安世的夫人亲自纺绩,家中的织坊足足养了七百个专事纺织的家奴。
这个规模,已经不是小型的家庭作坊了,而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工坊,年入亿钱都极有可能。
张家的财富可想而知。
张安世在朝堂上自然是谨慎小心,但是面对寻常的百姓平民,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战战兢兢呢?
当皇权旁落的时候,张氏想到的不也是割据自保吗?
不仅是张安世,跪在此处的所有人,身后都有世家大族的门楣作为后盾。
安平侯杨忠的父亲是前任丞相杨敞,代表的是弘农杨氏。
秺侯金建的曾祖父是投汉的匈奴王子金日磾,代表三辅金氏,甚至是匈奴旧人。
建平侯窦定的父亲是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代表的清河窦氏。
石韬虽然无官无爵,却是三辅一代的巨商,家訾难以估量,据说有十亿之多。
还有韦贤、刘德、丙吉……都是两三朝的重臣,都当得上世家大族的名号了。
倒霍的时候,他们与天子有共同的利益,自然可以走到一起,甚至同仇敌忾。
但是新政推行,他们与天子的矛盾和分歧就出现了。
强迁三郡百万之家填充平陵——这件事情,成了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