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人,时代变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肥鸟先行字数:4394更新时间:24/08/18 13:34:44
等到申时行见到苏泽,开口第一句话是:“苏汝霖,你可把我坑惨了!”
苏泽反倒是笑着说道:“还没恭喜汝默兄高中状元!”
“我恐怕要成为青史上第一个造反的状元了。”
苏泽愣了一下,立刻拉着申时行手说道:“那可要祝贺汝默兄青史留名了!”
但是申时行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盯着苏泽说道:
“汝霖兄,你为什么要反?”
“被逼造反,不得不反。”
申时行却摇头说道:“来的这一路上我都在想,你不是被逼造反,而是蓄谋已久!”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在江南抗倭,你就已经有反意了吧?”
苏泽打量申时行,不愧是科举卷王,日后执掌万历朝臣八年的内阁首辅,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友人。
苏泽没有直接回答申时行的问题,他说道:“那汝默兄为什么要从贼呢?”
何心隐投靠,苏泽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些泰州学派的狂儒,本身思想上就很有变革性。
在苏泽的历史时间线上,何心隐、李贽这样的狂儒,最后都被主流官方言论不容,被官府所害。
但是申时行来投,反而让苏泽吃惊了。
要知道申时行在万历朝的首辅中,也属于好好先生那一款,做官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
和张居正这种作风强势的内阁辅臣不同,申时行执政强调的就是一个“上善若水”,他主要就是调和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矛盾。
要不是万历搞出什么国本之争,申时行也不会倒台辞官。
可他现在竟然要追随自己造反?
野心?二十七岁中状元,只要不犯政治错误,妥妥的未来内阁辅臣。
历史上,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状元,万历六年(1578年)内阁参政,也就是说用了16年就从普通百姓升到了高官。这放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炸裂的。
申时行养父是知府,生父是富商,这种人在穿越中都是妥妥的主角模版。
他竟然要从贼?
申时行却说道:“今年我入职翰林院,看到了很多的国策奏疏,终于明白了汝霖兄说的是对的。”
苏泽也有些懵,他也记不得自己说的是哪句话。
申时行说道:“国朝只有愚民驭民之术,却没有富民强民之术。”
“我到京师,堂堂帝国京畿,天下首善之府,竟然还不如苏州府繁华。沿街有衣不蔽体的乞讨百姓,城里的百姓还要去城外伐薪烧炭,要不然冬天就会冻死。”
“很多百姓竟然没有吃过糖,连盐也都吃不起。”
申时行看向苏泽说道:“汝霖兄印刷《天工开物》,江南可以说是一日三变,苏州府可以说是百业兴盛,可是京师宛如一潭死水,满朝公卿都只想着党同伐异,谄媚君上。”
申时行看着苏泽说道:“《天工开物》同样也在北方刊印,为何一南一北,却南辕北辙呢?”
申时行对着苏泽一拜说道:“还请汝霖兄回答我这最后一个问题。”
苏泽正色说道:“原因很简单,因为有的人不愿因民富起来。”
“从商鞅申不害开始,屠龙术就是贫民术。”
“对朝廷来说,百姓一辈子被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耕种产出全部交给朝廷,只留下自己的口粮,这样的百姓才是最好的。”
“民贫,才可以随意征调,才可以肆意剥削,才可以用几两银子就买断一个人的身契,才可以用一点粮食收买一个人卖命。”
“之所以贫民,其实是惧民罢了。”
苏泽说道:“光有《天工开物》这样的富民术又如何?京师百姓可曾富裕起来?”
申时行摇头。
苏泽说道:“只需要躺着就能剥削百姓,又为何要站起来开办工坊呢?”
“凭借血脉就能永世当人上人,为什么要去经商做买卖呢?”
“靠着贪污就能赚到大把的银子,又为什么要让治下百姓富足呢?”
“汝默兄,你随我在这福州城里转转吧。”
苏泽换上了那件普通的粗布儒衫,带了几个便衣的护卫,就和申时行一起坐上马车。
这马车申时行在京师从没有见过,京师的达官贵人出行基本上都是坐轿子,苏泽说的没错,一个破产的佃农可要比一匹马便宜多了。
拉马车的是一匹普普通通的滇马,本以为会非常的颠簸,却没想到意外的舒适。
苏泽说道:“我在《天工开物》中曾经写过“铅浴淬火”的法门,用这种方法可以打造更高强度的钢材,此法我也只是听西洋人说过,如何铅浴,这钢需要怎么打造全然不知道,可没想到三年时间,还真的有铁匠坊弄出来了。”
申时行还是有些疑惑,《天工开物》他完完全全的看过好几遍,自然记得有这个章节。
这是炼钢的部分,但是为了炼制更高强度的钢材,这又和马车有什么关系?
苏泽说道:“这马车上就安装了减震的弹簧,有了这弹簧可以抵消一部分晃动,马车就更舒适了。”
马车向着城外而去,这时候已经靠近黄昏了,但是路上依然有不少人。
“福州府竟然不宵禁吗?”
苏泽说道:“为什么要宵禁?福州的工坊大部分都在城外,这会儿正是一些工坊下工的时候,晚上福州城才热闹呢。”
申时行还是很好奇弹簧的事情,弹簧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能减震?
在京师,申时行也是坐过轿子的,其实那玩意儿坐起来根本不舒服,只是比骑马稍微好点。
狭窄的轿子内部空间,随着轿夫用力不断上下摇摆,就算是轿子外面再豪华,坐起来都像是坐牢。
但是京师的马车也不好坐,在颠簸的道路上坐马车,屁股都能震掉一半。
可是苏泽这种用了“弹簧”的新式马车,坐起来却要舒服多了,当真是技术改变生活。
很快到了城外,申时行闻到了燃烧的味道,各家工坊冒出来的黑烟如同天柱,插入到空中。
“汝默兄,这就是生产弹簧的地方,这就是弹簧。”
两人走进工坊,只看到很多短衫的工匠还在忙碌,他们将一种卷曲成一圈一圈的钢材加热,再投入到融化的铅液中,最后就变成了马车下的弹簧。
申时行非常惊奇,原来马车就是靠这东西减震的啊。
申时行感慨的说道:“此物可真的是利民啊!”
苏泽摇头说道:“这里生产的是减震的大弹簧,只是利民,汝默兄随我来见一见利国的弹簧。”
申时行疑惑的跟上苏泽,后面的工坊和前面的工坊隔了一扇门,但是在门附近有士兵看守。
经过严格的检查之后,苏泽这才带着申时行进入后面的工坊。
只看到这里也是生产弹簧的,但是这里生产的弹簧很细,卷起来只有拇指粗,这就是苏泽所说的利国之物?这么小的弹簧有什么用啊?
苏泽带着申时行继续走,来到了一个打靶场。
苏泽拿起一把鸟铳问道:“汝默兄,这和普通的鸟铳有什么不一样?”
申时行以前管过上海抗倭总团的后勤,自然认识鸟铳,他很快就说道:“这把鸟铳没有火绳啊。”
“是的,不过这把鸟铳依然能射击。”
苏泽熟练的清理药火室,装填药火,子弹,然后拉动枪栓,轻轻的扣动扳机。
只听到砰的一声,铅丸飞射出去,正中前方的木靶。
申时行惊讶的说道:“没有火绳也能引燃药火?难不成这火绳藏在枪里?”
苏泽将这把枪递给申时行说道:“这把枪用的就是弹簧。”
“弹簧?”
“拉枪栓就是给弹簧上劲,利用弹簧回弹的力量撞击燧石,碰撞的火星就能点燃药火,不需要火绳就能扣发了。”
申时行打开枪管,果然看到了弹簧和燧石的结构,他很快就明白了这种弹簧撞击引燃的好处。
不需要提前准备火绳,在密闭的枪管中就能引燃药火,这意味着鸟铳可以在风雨中使用!
火绳引燃的明火会暴露目标,这种拉栓枪则可以更好的埋伏。
最重要的是省去了点燃火绳这个步骤,那就缩短了准备射击的时间,战场上能多发射一次,那火力就增强了好几分!
申时行已经想到这种鸟铳将会如何改变战场了!
苏泽却说道:“这还不够。”
“还不够?”
“这把鸟铳还需要装填药火,塞弹丸,我正在研发一种东西,可以将弹丸和药火结合在一起装填,那这样装填射击的速度可以提升一倍以上。”
“只是这种药火还不稳定,太过危险,还需要继续试验才能大规模生产。”
“汝默兄,想一下,只需要一息就能扣发的鸟铳,无论是蒙古人、倭寇还是女真人,又有何惧呢?”
申时行已经彻底陷入到了苏泽描绘的场景中,如果真的和苏泽所说的那样,只要一息就能发射一枚弹丸,那什么来去如风的蒙古精骑,还是擅长突击的倭寇勇士,在这种射击频率就是来送的。
那边境的局势就要完全逆转了,甚至以后都没有边患这个词了。
可是为什么还有女真人?现在女真人不是大明的狗,忠心的帮着大明守卫北疆吗?
这就是科技改变世界吗?
甚至能够让汉人文明跳出几千年来的汉胡野蛮文明怪圈!?摆脱几千年轮回的北方诅咒!
苏泽说道:“汝默兄,我翻译了几本西洋的书,你有空可以看看。”
“你问我为什么要造反,你可以看看西洋的舰船,火炮,还有这鸟铳也是西洋之物。”
“我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西洋诸国差不多还在春秋战国时代,小国林立攻伐不休。”
“可短短一百多年,西洋人已经可以跨越大洋,航行到我大明的海疆。”
“若是再将这驭民愚民之术用上百年,那肆掠东南的就不是倭寇,而是西洋人了。”
申时行一惊,他赫然发现苏泽的忧虑是对的。
屯门之战,要不是佛郎机人少,又是在不熟悉的海域作战,最后还是佛郎机人弹尽粮绝投降的。
大明也认识到了鸟铳的好处,可是朝廷打造的鸟铳就是不好用。
区区一个倭乱,就折腾了大明几十年,若是西洋人提前发展出苏泽所说的击发枪呢?
申时行已经不敢想了。
“千年前,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大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
“固步不前,愚民禁海,难不成还要再来一次蒙元入侵吗?”
“那时候怕是连两脚羊都做不成了。”
申时行对着苏泽说道:“汝霖兄,我愿意在都督府出仕。”
苏泽拉着申时行的手说道:
“汝默兄,你有经世济民的志向,留在我身边是浪费人才。”
“不过就算是人才,也是需要历练的,我将杭州府托付给汝默兄。”
申时行也没想到,苏泽上来就将浙江的首善之府交给自己。
只听到苏泽说道:
“不过还有一件事,为兄不吝啬多言。”
“请大都督示下。”
“杭州改稻为桑,改了也就改了,切莫再改回去了。”
“改稻为桑其实没有错,错的是贪官污吏,权贵豪强通过改稻为桑肆意掠夺百姓土地。”
“汝默兄去杭州,土地是关键。”
“清田,分地,对那些占着土地盘剥百姓的劣绅,一定要坚决打击。”
申时行连忙点头。
苏泽又说道:“那些愿意开办工坊,愿意做贸易的进步商人,知府衙门可以扶持,杭州闹灾活不下去的百姓不少,工坊和田亩一样,也是百姓活命的去处,不可一昧打压。”
“大都督放心,时行明白。”
申时行在福州还没坐热板凳,就立刻奔赴杭州上任。
八月初,大明朝廷的对前线的诏令终于送到了南京。
张居正在镇江之战中的功劳,升任他为南京兵部侍郎。
南京兵部尚书李遂,叛军作乱处置不当,进退失据,以至丢失苏松二府,罢兵部尚书职,勒令致仕。
等于皇帝将南京的兵权交给了张居正。
皇帝的密诏中,要求张居正一定要守到明年春季。
而在给南京户部赵贞吉的密诏中,皇帝措辞严厉的要求,允许赵贞吉以一切手段动用民力,一定要确保湖广的粮食送到京师。
升官的张居正却隐约感到不安,林默珺舰队没有继续攻击镇江,甚至连陆军都没有登陆过,只是不断的在长江口巡逻。
这太反常了。
张居正再次展开地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