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金自点卖身投靠 马祥麟大杀四方(求追订月票)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吴地书生字数:6704更新时间:24/08/18 12:17:12
    李倧毕竟刚刚当上了朝鲜大王,尽管他对于本次政变的数十位功臣进行了册封,并任命了自己的舅舅,同样是本次政变的大功臣具宏担任朝鲜领议政。

    不过其对朝堂的掌控能力有限。

    同为本次政变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西人党”的领袖金瑬,对于具宏担任朝鲜领议政颇为不满。

    认为大王有任人唯亲之嫌。

    但是李倧刚刚对其进行了册封他也不好公开表示反对。

    可这次大明驻朝总督李献忠提出的朝鲜承担驻朝明军粮饷以及军备损耗,斩首以及收复城池赏银一事,实在是令朝鲜众臣瞠目结舌。

    自己的“父母之邦”大明,居然如同强盗一般的趁机勒索朝鲜。

    毕竟这些人平日里吃白食已经习惯了,他们觉得大明对自己的援助就应该是无偿的。

    朝鲜在能力范围内为大明提供粮草和军械那是可以的,可是饷银,赏金这些实在是太过分了。

    尤其是李献忠还以明军替朝鲜收复了黄海道的海州、凤山等地为由,在黄海道设立盐场,公开晒盐,还要求朝鲜为其提供2万名劳工。

    朝鲜虽然是小国,可是盐业同样是官营的,大明不许搞私盐,朝鲜同样也不允许。

    最严重的事情是驻朝明军以没有驻地为由,让朝鲜出人出力在仁川刚附近修建一座仁川城,还附带修建了一座大型的港口以及水寨。

    这港口表面上是明军水师的驻扎地,实际上是为了方便明国的商品直接从这里进出朝鲜。

    很明显这样一来朝鲜的贸易也握在了明军手中。

    在金瑬的暗中怂恿下,以“西人党”为主朝鲜官员纷纷反对让明军开设盐场晒盐,修建港口。

    当然金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让领议政具宏倒台。

    只可惜这些义愤填膺的朝鲜官员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竟然到李献忠所在的驿馆门前请愿闹事!

    右参赞宋英望居然跪地控诉大明对朝鲜盘剥,引得无数百姓围观?

    原本守卫是想将这群闹事官员给驱散的,不过李献忠阻止了他们。

    对于这些人的控诉,李献忠反问道:“5000明军的开销朝鲜负担不起,那给建州的岁贡,朝鲜就能负担的起了?”

    “明军5000兵马一个月的开销,朝鲜觉得是天文数字。可是抗倭援朝大明出兵何止5万,整整打了七年,大明付出的代价又是多少?”

    “朝鲜口口声声说大明是朝鲜的父母之邦,朝鲜就是这样孝敬父母的?”

    “至于盐场也好,劳工也罢,那皆是因为朝鲜负担不起军费及奖赏采取的应急措施。朝鲜若能拿出银子,这些自然可以取消!”

    “大明帮助朝鲜打倭寇这七年,努尔哈赤趁机统一了建州,以至于酿成今日辽东之患。大明的百姓每年都要缴纳‘辽饷’以应对建州的威胁,更是有无数的将士埋骨辽东。”

    “哪怕是现在宽甸堡内仍有数千明军被几万建州军队包围,可是面对朝鲜的危机,我大明还是义无反顾的出兵了。”

    “相较于大明为朝鲜做的,朝鲜如今所做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可你们居然还恬不知耻地过来指责大明,若是你们觉得我大明是在趁机勒索朝鲜,那本督今日就可以起兵返明,辽东正需要这些主力讨伐鞑子!”

    李献忠的话句句诛心,让这些朝鲜大臣无从辩驳,最终他们只得灰溜溜地消失在了驿馆门口。

    不过在这些人走后,朝鲜的礼曹参判金自点前来求见李献忠。

    对于这个人李献忠还是有些印象的,因为十几年后他会是朝鲜的领议政,成为朝鲜政坛的风云人物。

    这也是朝鲜著名的门阀“安东金氏”第一次在历史上崛起。

    不过金自点之所以有名,还是因为他是朝鲜国内著名的“降清派”。

    这种可以将个人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大臣正是李献忠需要的。

    不过现在的金自点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他背后的安东金氏也没有发迹。

    他原本只是一介儒生,通过政治投机加入了这次政变。

    被李倧列为了一等功臣,成功的当上了从二品的礼曹参判(相当于明朝的礼部侍郎)。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政治嗅觉十分灵敏,金自点就是其中之一。

    他将金瑬想用这件事情做文章扳倒领议政具宏的阴谋都告诉了李献忠,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投效意愿。

    此人历史上有卖国前科,这样的“朝奸”对李献忠还是很有用的。

    不过李献忠也表示,虽然他可以给李倧施加影响,但以金自点目前的资历,即使金瑬同具宏两败俱伤,他也当不上这个领议政。

    金自点要想当上这个领议政,恐怕还要解决朝鲜王李倧的册封问题。

    但大明国内对于这种直接政变推翻朝鲜王的举动非常不满。

    按道理即使光海君有罪,他的废立也应该由大明决定。

    李倧这次政变大明肯定是不认可的,没有下旨斥责这已经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了。

    如果想要获得大明的册封自然要让万历皇帝满意,至于如何满意就不用李献忠再说了。

    毕竟金自点是聪明人,这种事情点到为止,让他自己琢磨去。

    果然不久后金瑬就利用开始利用朝鲜支付大明军饷的事情大做文章,不过他不敢把矛头指向朝鲜王李倧,而是对准了他的舅舅,当今的领议政具宏。

    那些从驿馆灰溜溜走人的大臣又来到了具宏的府邸,指责其卖国。

    就连具宏的儿子也被这群大臣殴打,差点把具宏的府邸给烧了。

    吓得具宏大病了一场,不久后他就以养病为由提出而来辞呈。

    李倧大怒,金瑬这帮人分明是冲自己来的。

    如果此时他对金瑬等人服软那无异于拱手让出大权,将来也必然会成为他们的傀儡。

    正巧此时李献忠向李倧施压,弹劾右参赞宋英望等人蓄意破坏朝鲜与大明的关系。

    李倧正好趁机犯难,直接将宋英望拿下入狱,准备明正典刑。

    宋英望为求自保,供出了幕后主使金瑬。

    金自点则是抓紧机会进言,认为金瑬等人的行为会影响大明与朝鲜的关系,甚至影响到大明皇帝对李倧的册封,应该严惩不贷。

    并带头支持李倧给明军提供军饷,认为大王这是在感恩天朝,这样一定会得到天朝的谅解,最终得到大明册封的。

    并认为朝鲜目前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尽快收复失地,并让大王得到大明的册封。

    金自点的话无疑是说到李倧心坎里去了,最后他让金瑬致仕,启用了名不见经传的金自点担任朝鲜领议政。

    就这样安东金氏正式活跃在了朝鲜的政坛之上。

    原本代善等人在朝鲜签订了议和书后,就准备将七千汉军留在朝鲜,而自己同莽古尔泰则率领八千八旗主力回到宽甸。

    却不料朝鲜国内发生了政变,之后明军又出击一举收复了黄海道。

    汉军根本就无力夺回被明军收复的海州同黄州等地。

    相反明军推进到了平安道境内,甚至一度出现在了平壤城下,大同江以南地区几乎全都被明军给收复了。

    此时平安道同咸镜道两地的朝鲜百姓暴动不断,纷纷响应明军。

    无奈之下,代善只得派遣三千八旗驻守平壤,这才稳定住了局势。

    李献忠也将水师主力转移到皮岛,时不时就进入平壤后方的安州,定州等地劫掠。

    甚至一度威胁到了义州,义州可是鸭绿江的门户,也是建州朝鲜军队的退路,这里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代善只得再次派出一千八旗军驻守义州,另外一千八旗驻守咸镜道的首府咸兴。

    这样一来代善想要将建州八旗主力调回去的计划落空了,最终也只有三千人撤过了鸭绿江。

    而驻朝的五千明军也分为了三部,其中两千水师一半驻扎皮岛,一半驻扎仁川确保海上商路;三千陆师则在以黄海道为基地同建州军周旋。

    虽然是大明的驻朝鲜总督,但李献忠也不可能长期滞留于朝鲜。

    他将余万里擢升为朝鲜参将负责同平壤的建虏对峙。

    将孔有德任命为锦衣卫镇抚使,负责朝鲜的商路,以及情报司在朝鲜的发展,同金自点等人接洽。

    目前位于黄海道的盐场已经开始产盐。

    通常盐场采用的都是晒盐法。

    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过几日晒蒸发水到一定程度。

    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粗盐。

    晒盐一般要经过建滩、整滩、纳潮、制卤、测卤、结晶和捞盐归陀七套工序。

    不过很明显朝鲜人对于晒盐的掌握程度远不如大明,李献忠只得从大明的盐场招募一些有经验的盐工来朝鲜进行技术指导。

    再加上水泥的功劳,黄海盐场的建设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然后朝鲜人对于精盐的提炼技术也不到家,无奈李献忠这个后世的键盘侠只能又充当了一次技术指导。

    目前开原以及贩卖给蒙古的盐基本都是以粗盐为主。

    所以对于精盐的需求量并不大,故而这里产出的精盐一部分可以直接投放到朝鲜市场。

    明军不可能自己动手卖盐,于是孔有德便伙同安东金氏联手贩卖精盐。

    来朝鲜经商的大明商人自然不可能实行“开中法”,让他们向朝鲜运粮食。

    由于大明现在还是处于禁海,所以无法实现从大明其他商港直接到仁川的航线。

    所有赴朝鲜的商人都只能走营口到仁川这条固定的航线。

    故而仁川同营口采取的是直接收取实物税,十货抽三。

    相对于朝鲜贸易的暴利,这个税率并不高,不过要获取朝鲜贸易资格并不容易。

    需要每年向朝鲜总督府缴纳白银1万两,粮食1万石。

    而且朝鲜总督府只提供20个名额。

    之后如果其他商人再想获得朝鲜的经商资格,只能以竞拍的形势参加。

    1万两白银,1万石粮食只是起拍价。

    而且此后每月只拍卖一个名额。

    很快这些经商名额就被各大商人给拿下了,当然基本是京城同辽东的商人。

    20万石粮食自然是被李献忠收入囊中,这20万两银子他则是派人直接送给了万历。

    毕竟此前自己答应他每年至少给他搞15万两银子,不能言而无信。

    纸是保不住火的,他估计即使李倧不派使者到大明去告状,自己在朝鲜的所作所为早晚也是会让那些朝臣知道的。

    所以必须先用银子堵住万历的嘴,他就不信万历舍得放弃这一年20万两银子的收入。

    目前李献忠已经囤了不少粮食了。

    经过几个月的“开中法”,再加上平虏堡的5万亩粮小麦丰收。

    他已经在开原存下30万石粮食,再加上这20万石,即使明年出现旱灾特能顶一阵了。

    为了应对明年的旱灾,他已经让范文程修建了几个大型的蓄水池。

    另外情报司的人也已经在福建找到了番薯,不过如今已经是11月了辽东这天气已经不适合种植番薯。

    故而情报司在福建搞了一个小型庄园,种植番薯和玉米,为明年年推广番薯留下足够的种子。

    这样一来即使明年旱灾严重,他也可以凭借蓄水池和这些番薯,让自己的开原路不至于颗粒无收。

    原本李献忠不在开原的时候,李三顺就经常代替他主持开原的军务。

    如今被朝廷正式擢升为开原副将,也算是坐实了自己“副帅”的身份。

    李献忠这次入朝的三千明军全是从开原军中抽调的,尤其是余万里带走了一千平虏卫,对开原的军力影响还是很大的。

    不过好在兵部又将之前欠开原军的500件扎甲,以及500杆鲁密铳全部送到了开原军中。

    加上平虏堡自行生产的500杆鲁密铳,如今开原军是不缺装备的,很快就重新招募了三千新军。

    由于余万里已经升任朝鲜参将,所以平虏卫需要重新任命指挥官。

    近期李献忠通过兵部的关系从外镇调了几名将领补充到了开原。

    满桂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宣府卫人,自幼强于弓马骑射。

    大明此前对于蒙古人首级的赏金高达50两一级,他曾数次拿到赏金可一直未能得到升迁。

    年近三十,才当上总旗。又过十年才当上百户长,后来经几次升迁做到潮河川守备。

    原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四十多岁的他也有走狗屎运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兵部的调令将他调到开原,而且在未力寸功的情况下直接被升为了红透山游击。

    据说是他得到了宁远伯李献忠的赏识。

    虽然自己至今仍未见过这位大明最年轻的总兵官。

    不过最近他的战绩在大明军中可谓是无人不晓!

    尤其是那夸张的斩首数,想必跟着这位宁远伯必定少不了赏银。

    不过最让他震惊的还是平虏卫的装备,全都是重型的布面甲,还有那鲁密铳120步的射程和威力。

    他从没想过一支1500人的军队会装备这么多火炮同火铳,这简直就是神机营的火器配置。

    别的将领精锐家丁的配置在这里只是普通士兵的装备。

    所以他也格外珍惜指挥这支部队的机会,想着一定要好好立功报答宁远伯的知遇之恩。

    此时开原三关的主力已经全部集结在了建虏的界藩城北。

    除了满桂的平虏卫,毛文龙的广顺军,高明泰的新安军,李冠丰的镇北军以及李克泰的铁岭卫,几乎开原铁岭镇中的精锐部队全都汇聚在这里了。

    平虏卫的火炮手正在紧张地通过火炮上的准星和照门调整炮位,随后他们又完成了炮弹和火药的装填工作。

    随着满桂的一声令下,炮手点燃了火炮的引信。

    然后十门从澳门买回的红夷大炮发出了怒吼!

    济尔哈朗正在界藩城头望着远处的明军。

    目前建州的主力都在南面的宽甸附近以及朝鲜地区,而这里又是抵抗明军南下威胁赫图阿拉的前沿,他很清楚界藩城的重要性。

    此时城中的镶蓝旗只有三千人,可城下的明军足有五六千人,步骑各半,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好在明军的火炮看着挺唬人的,不过炮弹都落在里距离城墙五十步左右的地方,并未对界藩城造成丝毫伤害。

    城上的镶蓝旗纷纷大笑不止,他们已经严阵以待,就等着明军前来送死了。

    第一轮的炮击效果不太理想,火炮手们增加了火药的装填量,有了第一轮射击作为参考,下一轮击中城墙的把握可就大多了。

    很快一颗炮弹就落在了城楼之上,那巨大的声响好像地震了一般,飞溅出来的砖块更是落得城上到处都是,直接砸倒了好几个士兵。

    城墙上也挨了好几发炮弹,墙砖大片的掉落,留下了一个个凹陷的大坑,内部的夯土都已经暴露了出来。

    济尔哈朗大吃一惊,明军的火炮威力如此巨大?

    照这样打下去恐怕城墙有被轰塌的风险。

    不过很快他就不担心火炮了,因为此时明军的火铳手已经推进到了距离界藩城百步之外的距离。

    “砰、砰、砰”

    随着城下一片白烟升起,城上一下子就有数十名八旗兵被明军的火铳击中。

    尽管他们身披重型的布面甲,但是依然被明军的火铳击给射穿了,城上充斥着八旗兵痛苦的哀嚎声!

    城上的镶蓝旗弓手立刻向城下放箭,可惜明军距离城墙超过了百步,此时他们的弓箭根本就够不着。

    明军这种不讲武德的打法,直接把济尔哈朗气得七窍生烟。

    此时,他真有一种打开城门杀出去干掉这帮明军的冲动。

    可惜明军深挖的战壕,火铳手身边的盾牌兵同长矛手,以及身后严阵以待的骑兵让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找来传令兵,说道:“赶紧去告诉大汗,明军主力正在猛攻界藩城,这里快要守不住了,让他速速回师;另外通知古勒寨同赫图阿拉,严防明军攻城!”

    于此同时被建虏围困了两个月的宽甸堡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时刻。

    虽然这期间皇太极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攻城,可是仍然有汉军进行小规模的攻城骚扰,而那些“野人部落”的神射手们,也不断地伺机寻找机会射杀明军。

    两个月下来,原本两千白杆兵此时也只剩下不足千人了。

    皇太极说道:“启禀大汗,秋收早已结束,朝鲜包衣也已经大量替代了原本的汉人包衣,目前新编的一万汉军已经从赫图阿拉抵达了前线,我们可以攻城了。”

    虽然代善的主力依旧被困在朝鲜,不过他们还是得到了汉军包衣的增援。

    在掠夺了朝鲜后,建州如今也是粮草充足。

    他们不能长期被拖在这里,今日一定要拿下宽甸。

    很快大量汉军就如同潮水般地涌向了城墙。

    尽管正白旗的神射手们箭术超群,但如今他们已经很难在寻找到射杀明军的机会了。

    两个月下来,那些冒失的明军在已经被他们送走了,剩下的人基本都掌握了避箭的诀窍。

    紧挨着城墙根本就不露头,即使在厮杀中也很注意保护自己。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放弃了狙杀,而采用抛射的方式将一轮轮箭雨射向城头。

    汉军在得到增援后也是士气大振,今天他们就要那这些明军的人头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

    不过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虽然他们可以登上城头,但根本就不是白杆兵的对手。

    明军手中那一杆杆白杆枪,更像是勾魂枪,不断地吞噬着汉军的生命,没一会的功夫,城上就布满了汉军的尸体。

    已经瞎了一只眼的马祥麟更是犹如一个独眼战神,杀的汉军是闻风丧胆!

    在他的抢下几乎没有汉军能撑过两个回合,此时他的一身银甲已经被染成了红色。

    就连久经沙场的努尔哈赤也不得不感叹道:“此人之勇,不亚于当年的常山赵子龙!”

    正当他准备投入建州八旗最后一催定音的时候,突然一匹快马飞驰而来。

    信使喊道:“启禀大汗,明军的火炮几乎轰塌了界藩城墙,请大汗赶紧回师!”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20230620221358735”的月票支持。谢谢兄弟们的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