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暗地里的交锋!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一江东月字数:3727更新时间:24/08/18 06:00:34
饭桌上。
今天是苏贵渊上衙第一天,然而却没有任何欢声笑语。
在简单的吃完之后。
苏贵渊就将今日的事情,缓缓说出。
苏闲虽然想到,父亲去了宝钞提举司,八成会遇到麻烦,但没想到,这麻烦会这么大?
“五百万贯?大明一年印发两次,父亲你第一次去,就要开印第一次?”
苏贵渊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幸亏之前有你提醒,为父这才强压住了那崔劲,并没有印发。”
“否则,若是圣上万一追查下来,恐怕这刚刚遭受的大劫,就又要到来……”
苏闲点了点头。
苏贵渊却是欲言又止,因为,他只说了一半。
并没有将之后,去郭翰文府中的事情说出来,不是他想隐瞒,而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往年也是这个时候印发吗?”
苏贵渊点头,“每年的两次税收前后,基本上都是这个时间点,五百万贯的纸钞非常多,一旦开工,最起码也要大半月,乃至一月的时间。”
苏闲点了点头。
现在不是后世,五百万张几分钟的事情。
现在的人力,是要一张张的去印的,而且还必须要经过审验,一些模糊、不合格的,都要淘汰掉。
只是。
让苏闲比较关注的,并非这一件事。
而是……他古怪的看向苏贵渊,忽然问道:“那副提举是真这么给你说的,中书省的批文早就上去,就等着陛下的大印盖到。所以你们提前开工,并不违反章程?”
苏贵渊道:“说是这么说,但为父可不会相信他的话,这官场上的水太深了,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你爹我这么多年的官场经验,就算是靠直觉,也知道自己绝不能盖这个印。”
“更不要说……”
说到这里。
苏贵渊似乎想到什么,一脸的郑重,这倒是苏闲甚至都没有看到过的表情。
“为父这两年,关注过宝钞提举司,更是非常清楚,当朝圣上,将其设立的用意。”
“宝钞提举司,仿制前朝设立各路宝钞司。”
“印发纸币,官场通过纸币,直接发行民间,用以替代金银、铜钱。一旦成功,官府以后便看似就拥有,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财。”
一边说着。
苏贵渊忽然叹道:“可是,世上真的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吗?”
“你爹我虽然在户部多年,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这天下百姓,心里是有数的。宝钞提举司当初设立时,建立下的规矩,其实已经足够缓解各地钱局铜料不足的问题。”
“而凡事就怕贪!”
“光是今天一天内,就有许多人说过,那规定形同虚设,宝钞提举司只是咱们那位皇帝的钱袋子,缺了补印就是。”
“一年超额印发的,早已经超过之前定下的,一千万贯!”
“为父虽然察觉不到更为细致的坏处,但是直觉告诉我,此事决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么简单,天底下的事情就没有这个……万般便宜都能让你占的道理。”
“大肆印发,是要还的!”
“圣上难道不懂?肯定懂,只是时局所迫,不得不如此。”
“可为父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你们……不再重蹈那空印覆辙!”
说到这里,他又露出一丝恍然,一丝可笑,“包括当初第一次读书之时,那看似可笑的,却被那乡野先生所推崇的为国为民的志向……我都要试一试!”
“各方手续不全!”
“那此例……就绝不能从我而开!”
呃……
苏闲没想到,父亲还有这個心思。
不过。
父亲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虽然只是秀才,但这个时代的启蒙教育,是从小就是“家国之道,忠孝之义”。
能五年当那个小小的九品,不通人情世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没有被官场的形形色色所污染……
苏闲心中一边想着。
他现在还想着,让父亲赶紧坐稳位置,看看自己关于“新词条”的设想是不是对的。
所以。
他将刚才父亲所说的,再度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忽然提醒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那胡相派人给你说的,是真的!明天那玺印,盖着中书省的批文就下来了呢?”
“嗯?”苏贵渊一愣,他怔怔的看向苏闲,还没有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还能什么意思?”
苏闲抚着额头,无奈道:“虽然当今朝廷,都说胡相权大……”
“但大明朝却只有一个天,那就是圣上!”
“大明朝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决定五百万贯钱的公然开印,那也是圣上!”
“所以……”苏闲摆了摆手,“此事,应该是真的!”
“啊?”
“当啷”一声!
苏贵渊猛地站起,桌子摇晃了一下,碗都摔到了地上。
他愣愣的站在原地,整个人的脑子在这一刻,都是懵的。
过了好久。
他似乎才反应过来,看向苏闲。
“儿子,你……你是说,这里面没有危险?是真的如他们所说……那我……那我……”
苏贵渊问了好几遍,都不知道问什么,最后只能讷讷而言。
“那胡相为什么要这样做?”
此刻。
娘亲看着破碎的碗,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连忙起身将其捡起,然后离开。
而苏闲也是趁此机会起身。
“危险嘛,肯定是有的。”
“就如我之前说的,没有完全的手续就开印,这就是把柄……不论是中书省的批文还有圣上的印玺,是明天来还是在你盖完印后就立刻来……没有任何区别!”
“提前盖就是提前盖,真要治罪,也能像此次空印案一样,不由分说就捉拿问斩!”
苏贵渊打了个冷颤,又不禁再次问道:“那胡相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能为什么?”
“如果是伱,经营了中书省这么多年,突然就被圣旨空降一个臣子,你要怎么做?”
苏贵渊猛地抬头,“试探?”
“错!是降服!”
苏闲捋着脑海里的思绪,现在才是洪武十年。
或许整个朝堂中,有人认为胡惟庸相权太大,圣上迟早要腾出手来收拾。
但是。
谁都不会想到,那位皇帝的眼里,丞相算个什么?
他要挑战的……是从春秋就蔓延下来的相权!
而春江水暖鸭先知,胡惟庸不是待宰的羔羊,这么些年了,他继承的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的位置,淮西多少勋贵,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还有,从科举被废除之后,现如今官场上多少臣子,都是他通过一些手段提拔下来的。
吏部在手,可以决策官员升迁平调。
御史台在手,可以弹劾监察……
朱元璋到底什么时候,产生废除中书省这个想法的?苏闲不知道。
但苏闲清楚,最后的那个疯狂想法,都是被一步步的逼出来的。
最起码刚开始。
大明第一任左右丞相,是徐达和李善长。
只不过徐达,某种程度上是摆在那个台面上,他是军中的领袖,平衡的是文武。
后来,朱元璋又提拔开国功臣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虽然朱元璋没有任其为相,但也以他为首的南方派系臣子,也是在朝堂百官中,平衡这些淮西勋贵。
然而,刘伯温在胡惟庸的相权下,根本不是对手。
洪武八年就离奇身死。
再后来,朱元璋又提拔,同是开国功臣的汪广洋。
只是汪广洋也让他失望了,进入了中书省,没有制衡胡惟庸不说,还把右丞相的权利,全部放给后者……
估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个疯狂的想法,才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史书上光写了,胡惟庸案是如何如何的惨烈。
然而,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明争暗斗的交锋,常人是不知道的。
而如今很明显,随着空印案结束,父亲被放入中书省,却是无形之中,成为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试探”。
苏闲如此想着……
而苏贵渊,显然已经反应过来。
“降服?你是说,胡相要收服我?拿我应对圣上?”
“呃,你还没那么重要。”
苏闲猜测道:“不过……以那位陛下,狂热的独揽所有大权,包括钱粮大权的心思来看,宝钞提举司直接受谁掌控,很重要。”
“而现在……”
苏闲看向父亲,从对方失魂落魄的回来之时,有些东西,已经不需要去猜。
“你若是没盖那印,得罪的只是丞相!”
“但你若是听他们的,不遵流程提前盖了那大印,你就是得罪了圣上!”
“因为,是他把你放入了宝钞提举司,这天下谁的话你都可以不听,但唯独,要听那位陛下的。”
闻听此言。
苏贵渊身体彻底软倒,坐在椅子上。
他万万想不到,这不过是上任第一天,怎么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等着自己?
他大口喘着气,只感觉浑身被冷汗打湿。
此刻。
月华如水,苏贵渊望着繁星密布的夜空,声音却低沉沙哑。
“儿子,你应该猜到了吧?今日,为父又去了那博士郭翰文家里。”
苏闲也随着父亲的目光看去,“嗯,猜到了。”
苏贵渊:“啊?”
“昨日你那么信誓旦旦,说让我去国子学。我之前又提醒了你,再加上你死守的那些规矩,都说本性难移。空印案之后,你又怎么可能去冒一点儿险?”
苏贵渊低下了头,苦叹一声:“闲儿,是为父没本事,让你没法去国子学。”
苏闲转过头笑笑。
“父亲太小看我了!”
“没有国子学,这京城乃至整个大明的风云,照样会因我而变!”
苏贵渊似乎是被苏闲这句话给震撼到。
他看着苏闲许久。
脑海里闪过的,却是在郭翰文家里的一幕。
“郭兄!我今天若是盖了这印,倘若再来一次血案,你说我还能活吗?所谓前途,和性命,我还是分得清的!”
“若我儿以后真不能平步青云,那就赋闲在家,我养他!”
“总好比这整日担惊受怕,甚至全家在地底黄泉相见为好!”
他挥袖出门,自然也挥走了儿子的前程。
从今日起,有胡相在一日,恐怕他们这苏家,在大明是别想好好过了。
“是为父……耽误了我儿!”
听着苏贵渊的自责。
苏闲却眨眨眼笑了笑,“别急,都说有失才有得。”
“您拒绝了胡相!丢掉了我的上学前程……”
“怎么着,也得有人把它捡起来吧?”
苏贵渊愣愣的看着苏闲。
他又反应不过来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