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内阁建议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香煎鳕鱼字数:2139更新时间:24/08/18 05:55:02
「何事?」朱标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蓝斌。
蓝斌看了看朱标浓浓的黑眼圈,疲倦的面色,上前两步,关心道:「表哥,我瞧你面色不佳,凡事以身体为重,万望保重身体!」
「陪我走走!」朱标心里一暖,到底是自家亲戚,知道心疼人。
「是,表哥!」
蓝斌行礼后,和朱标一道朝着东宫而去。
朱标随行的宦官、宫女们则有意识的放缓了脚步,拉开了和朱标、蓝斌之间的距离。
走上一截,蓝斌看朱标不言语,便主动道:「表哥,我看你脸色差,像是累出来的。不知朝廷发生了何事,令表哥如此费心。」
「唉,你也清楚前些时日的空印案,父皇杀了不少地方官员。如今各地官员数量缺额很大,大事小情都得上奏朝廷。」
朱标看了看蓝斌,也没避讳他,边走边叹口气道:「我看父皇每天只能睡上一个时辰,实在是不忍心。只能陪着父皇一起处理朝中大事。」
蓝斌恍然大悟,的确,古代和现代不同,现代各地方的权限很大,很多事都可以自行处理。而古代,明明交通相对不便,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依旧收回地方上很多权限。
地方上有大事都会上奏,时而为了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还会上请安奏折等等。
如今因空印案,地方官员被屠戮一空,又没有新的官员上任,地方积压的事物,就只能上奏朝廷。
而朱元璋又是个工作狂,喜欢把权力抓到自己手上,凡事都亲力亲为。
如此一来,朱元璋和朱标焉能不累。
当然,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些办事的文官们,不满朱元璋大肆屠戮文官集体,又不敢明着对着干,便暗中把事情全部推给朱元璋。
朱元璋要说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朱元璋性子倔,明知文官集体下绊子,抵抗他对文官的杀戮,他宁死不低头,和文官集体刚正面。
传闻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八天内处理朝廷各地一千多份奏折,三千多件事,平均每件事一千个字。相当于朱元璋每天要看二十多万字。
除批阅奏折之外,朱元璋每天还要照常上朝。
可谓古往今来,皇帝中的超级工作狂。
只是朱元璋这么凶猛,却苦了朱标,害得朱标跟着一起受罪,难怪朱标最后没能撑到登基称帝,走到了朱元璋前面。
想着,他忍不住道:「表哥,你和皇上这么做不行啊!这么累下去,太伤身体了!」
「无妨,我身体无碍!」朱标笑了笑道。
他当然知道这么累下去,伤身体。奈何他不累,就只能让朱元璋一个人累。
这岂是人子能做的事?
再说了,他本就是大明的太子,处理朝廷事务,是他分内之事。于情于理,都不能放任朝廷事务不管。
蓝斌扯了扯嘴角,还无碍?看看你那憔悴模样,我都担心哪天你提前猝死了。不由道:「表哥的身体,自然是无碍。但事情却没有解决。」
「按照表哥你和皇上的做法,办事效率不高不说,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你胆子不小,竟敢质疑我和父皇做事。」朱标一怔,笑道。
蓝斌一惊,明知朱标在开玩笑,却还是慎重道:「臣失言了,还请太子殿下恕罪!」
「不必紧张,我也就随口说说而已!」
朱标摆了摆手,看着蓝斌脸上紧张模样,又主动岔开话题道:「你既然如此说,那你可有解决办法!」
「我有一点浅见,还请表哥指正!」蓝斌郑重其事道。
朱标饶有兴致道:「说说看
!」
其实他对蓝斌的浅见,没什么兴趣,也不觉得蓝斌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倒不是他对蓝斌有成见,而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一向是皇上勤政,皇权就大于臣权。
皇上懒政,皇权就会旁落,臣权趁机上位。皇上也就成了朝廷傀儡,臣子才是朝廷掌权人。
别的朝代如何,他不评价,但大明,他父皇朱元璋是决不允许出现臣权大于皇权的现象。看書菈
胡惟庸被扳倒,号称文官最***职,荣誉的丞相之位,被取缔。
换而言之,想减轻他和他父皇的忙碌,除非放权,否者什么办法都没用。
可放权,他父皇是坚决不同意,也不可能把好不容易拿到手的相权,又还回去。
这么一来,解决他和他父皇的忙碌,就是无解之题。
只是蓝斌一片赤诚之心,他不忍拒绝,只能成全蓝斌了。
「表哥,可建议皇上成立内阁!」蓝斌认真道。
「内阁是何物?」
朱标又被戳到知识盲区,回想历朝历代各种官制,都未想起内阁是何物,不由有些茫然道。
蓝斌笑道:「简单说,内阁就是辅助皇上处理政事的秘书机构。」
其实过上两年,朱元璋扛不住长期这种劳累,就会琢磨出内阁的原始形态。
那就是设置殿阁大学士,辅助他处理朝政大事。
但决定权,依旧被朱元璋牢牢抓在手上。
只不过经过时间沉淀,文官集体有意,无意,不断的蚕食皇权,内阁最终演变成另外一种类似宰相的制度。
只是这个宰相,从最初的一人,演变成内阁的多人。
不过他作为勋贵后代,皇权坚定拥护者,不可能给文官集体坐大的机会。
换而言之,他即便是建议内阁制度,也不会按着明朝演化的成熟内阁制度去做,而是一开始,就限制内阁的权力,杜绝文臣坐大的机会。
「你这个提议有意思,快详细和我说说!」朱标没想到蓝斌真提出了解决办法,大感意外之余,兴致大增,催促了起来。
蓝斌又道:「皇上可以在朝臣,或是社会上挑选一批,品性过关,能力强的人。成立内阁,也就是皇上的秘书机构。」
「替皇上处理奏疏,但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议事权,也没有决策权。」
「另外为了防止内阁坐大,内阁成员不设品级,不得是六部官员,五年一换,不得延长留任时间。」
明朝的文官之所以能坐大,除了明朝出了很多奇葩皇帝,不断地作死之外,内阁阁臣由六部尚书担任,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