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女帝还真是经济学白痴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一剑破云字数:2117更新时间:24/08/18 03:52:55
“马尚书果然言出必行啊!”
李凡感慨着,一位女官适时出现在李凡身边:“李大人,陛下有请。”
李凡愣了一下,在一众官员古怪的眼神中,跟着女官回到宫中。
“第几次了?”
一个官员悄悄询问着同伴。
被询问的官员瞬间心领神会,摇了摇头,怅然地感慨了起来:“不知道。只能说,年轻真好啊!”
……
“李大人看起来心情不错啊!怎么,欺负朕的尚书很高兴吗?”
马场上,林清寒笑盈盈地向李凡询问道。
“什么欺负?臣对马大人敬佩至极……”
李凡厚着脸皮的反驳着,听得林清寒一阵无语,一脸鄙夷打断道:“行了,你说这话违不违心啊!朕今天找你,是想和你商量一下纸钞的事。别的就不和你计较了。”
“纸钞怎么了?”
李凡询问着,心中却咯噔一响。
这娘们不会是察觉到了他发行纸钞的用意了吧?平日里也没见林清寒有多了解经济运作啊?
“纸钞很好,只是明年财政有很大的窟窿,朕想着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印一千万两纸钞出来,缓解一下压力”
“千万别!”
李凡脱口而出道。
现在可以确定了,林清寒绝对没察觉他的经济计划。
李凡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承认,林清寒在政治上是有点手段,但在经济上,这位女帝简直就是个白痴!
只能看到超发纸钞的蝇头小利,忽视了公信力,这可是货币发行的大忌。若是真发行了一千万贯的纸钞,大夏绝对会迅速崩塌。
女帝看着李凡那很不礼貌的眼神,顿时黑了脸:“李爱卿,你这是什么眼神?你是有对朕有什么意见吗!”
“不敢不敢。”
李凡很不自然地讪笑着。
林清寒冷声一声,不满道:“是不敢,而不是不是没有,对吗?”
“陛下,臣对您没有意见,只是您提出的要求有点太惊世骇俗了些。”
李凡急忙解释道:“纸钞这东西加印确实不难,但它的货币属性却也使加印纸钞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若是不加节制,一缺钱就印制纸钞,大夏商业和经济必将崩坏。”
李凡说得认真,但林清寒却只是一脸不满的看着他。
“李凡,你拒绝得倒是轻松,但你是户部的,又刚刚从北都回来,难道不知道我大夏的情况吗?”
林清寒冷声询问道:“我且问你,大夏有多少兵马?”
“四十万兵马。”
李凡不假思索到道:“北疆原本十万大军,去年宋州溃败后只剩十万,重新招募了三十万新兵,一共四十万。”
“那好,我大夏军饷每人每月五百文,四十万人需要多少军饷?”
“每人每月五百,四十万人一个月就是20万贯,一年240万贯。”
李凡皱着眉,飞快地报出了结果。
“算上将士们的口粮和马草呢?”
“四十万大军一个月要十万石的粮食。再加上边关路远,粮价偏高,加上马草,零七杂八算下来,一年大概要120万贯。”
林清寒点点头:“是啊,240万贯加上120万贯,光军费就360万贯铜钱。这还没算修筑城防,准备军备,还有制作火药。这三样往少了算也要一百万两。”
“也就是说,光北疆那边,明年就需要投入460万两银子。”
“陛下前阵子抄家不是抄了730万两银子吗?军费这不是够吗?”
李凡小声嘀咕着。
林清寒冷笑一声,意味深长道:“朕抄家抄了多少钱,你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顺阳和李爱卿还真是无话不说啊!”
李凡面上一僵,不敢再说话。
林清寒瞥了李凡一眼继续算账道:“是,前阵子查抄官员,是抄出来730万两。但官员的俸禄呢?你要修建的水泥路呢?还有朝廷办公用的纸墨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呢?”
“官员俸禄一年怎么说也要100万两。水泥路已经修建了四条,户部递来的折子也说了,虽然可以向商贾筹钱,但修筑一条水泥路朝廷怎么也得出100万两,而明年预计要修建6条,那就是600万两。再加上朝廷其他开支200万两,朝廷这边就是900万两。”
“北都460万两,朝廷900万两,这就是1360万两银子的需求。”
朝廷花销这么大吗?所以往年林清寒都是怎么应付下来的?
李凡心中诧异,随即忽然明白了林清寒为何会成为暴君,如此憎恶贪官污吏,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难怪他在铜山县时,就时不时听到林清寒杀人抄家的消息,原来根源在这里。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连大夏女帝也不例外。
然而林清寒却并不知道李凡在想什么,依旧算着账:“可我大夏入不敷出很多年,秋收的税收虽然照去年多了些,但一收上来都已经填了旧账。”
“就算明年税收和产业预计能有400万两,你那个自贸区一年预计能有200万的进出口税收,但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
“李凡,国库里只有就抄家抄来的730万两,如果不印纸钞,你叫朕如何支应整个朝廷?”
继续抄家呗!
朝中那么多人几乎一抓一个准。
李凡撇撇嘴,悄悄吐槽着,却又不敢说出口,只能努力安抚道:“陛下,国库没钱我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但印纸钞,肯定不行。”
“只是一个命令的事情,为什么不行?”
林清寒一脸不快。
李凡苦笑着,努力解释道:“陛下,货币这种东西是与生产力,也就是田地收成和工厂商品数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生产出价值多少的粮食商品,才能对应发行多少纸钞。”
“就比如有是一块土地,产出的粮食价值一石,陛下印了一贯纸钞把它买下来,这一贯纸钞便在农人手里流通起来。”
“但还是这块田,产的粮食还是一石。陛下印了两贯纸钞,却还用一贯钱一石粮食的价格,买粮,但地里没有那么多粮,会发生什么?”
“发生什么?”林清寒不解地询问道。
“陛下,物以稀为贵,市面上粮少钱多,粮食自然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