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腥风血雨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卖撸的橘猫字数:3337更新时间:24/08/18 03:43:58
    裴旻将军临危受命,拿着虎符前往城外调遣大军,一时半会也赶不回来。

    眼下,数万叛军冲进了春明门,开始猛烈攻城,而兴庆宫里面只有三千守卫,肯定支撑不了多久。

    情况危急,该怎么办?

    李隆基眉头紧锁,望着城门方向,心里忐忑不安。

    禁军本是皇宫安全保障,一旦发生叛乱,后果极其可怕。

    他真切感受到,眼前这场危机,远胜以往任何时期,皇宫再起腥风血雨,恐有倾覆之危,不得不谨慎对待。

    高力士建议道:“陛下,叛军势大,难以抵挡,要不从后门退回大明宫,召集兵马,以待援军。”

    退回大明宫?

    李隆基沉吟片刻,冷静分析道:“叛军已经包围了兴庆宫,我们没有退路可言,尔等随朕前往通阳门,寡人不信,所有叛军都是真心造反。”

    高力士脸色大变,连忙劝道:“陛下万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

    “当下形势严峻,一旦城门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朕要亲临现场安抚叛军,尽量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李隆基目光坚毅,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

    高力士等人苦劝不住,只好跟随皇帝前往通阳门,千牛卫紧紧拥簇圣驾。

    通阳门,是兴庆宫南大门,门前是长安大街,对面是长安东市,平时最为热闹繁华,如今却成为战场前线,街道上挤满了兵马,百姓关门闭户,唯恐殃及鱼池。

    夜幕下,一场攻防战,正在激烈进行。

    只见,人影晃动,火光冲天,喊杀声、惨叫声、武器交击声不绝于耳,箭矢流石漫天飞舞,呈现一片战乱景象。

    由于禁军首脑反叛,春明门不攻自破,通阳门至关重要,成为最后一道防线。

    数百名金吾卫正在防守城门,还有侍卫源源不断赶来支援,城墙上站着一排排射手,火力全开,箭如雨下。

    外面街道上人仰马翻,叛军与守卫刀锋相对,有人在混战厮杀,有人在张弓搭箭对射,也有人架起云梯登城,还有人抬着巨木撞击城门……

    李隆基登上门楼,居高临下观看了一下情形,战场十分混乱,情况不容乐观。

    “朕是大唐天子李隆基,各位禁军将士,食国家俸禄,担守卫之责,为何要造反?”

    天子发威,震慑群雄。

    一时间,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望着城楼上那个黄袍男子。

    “哼!皇帝昏庸无道,祸害天下苍生,兄弟们一起杀了他。”

    人群中,一位全身披挂的大将军走了出来,义正严辞的说道。

    这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正是军中首脑人物王毛仲。

    当年,王毛仲辅助皇帝登基,暗中联络禁军将领,发动了几次政变,除掉了韦后、太平公主等顽固势力,出生入死,居功至伟。

    正因如此,王毛仲深得圣意,一直掌管兵马大权,位极人臣,头顶上拥有无数光环,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霍国公、内外闲厩监牧都使……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毛仲得到皇帝信任,言无不从,位高权重,故北门禁军将领多有附之,共同进退,唯其指使。

    如今酿成大祸,一发不可收拾。

    “王毛仲,真的是你?”

    李隆基目光一凝,盯着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内心五味杂陈。

    “对!正是我。”王毛仲大方承认,冷笑道:“陛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众叛亲离的滋味如何?”

    李隆基怒道:“王毛仲,尔当年只是一个家奴,朕却恩宠至极,让你成为公侯高官,封妻荫子,荣耀无比,可你不知感恩,居功自傲,结党营私,还要起兵造反,是何道理?”

    “李隆基,尔当年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王爷,若非王皇后与我等拼命相助,你怎能坐上龙椅?可你无情无义,不但害死了王皇后,还想对我动手,岂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晚我要弑君,给王皇后讨回公道。”

    王毛仲义愤填膺,说得振振有词。

    李隆基脸色阴沉,竟无言以对。

    忽然想了起来,王毛仲的确是王皇后的亲信家奴,也属于太原王氏一脉。

    难怪,自从王皇后薨逝之后,近年来王毛仲性情大变,经常醉酒闹事,打骂官吏,傲上辱下,对朕也颇有微词,原来是为王皇后打抱不平。

    真是因果报应啊!

    其实,李隆基也想对王毛仲动手,只是念着往日恩情,一直下不了决心。

    上次,王毛仲与右龙武大将军葛福顺以子女为婚,引起不少私议。

    吏部侍郎齐澣乘间上奏道:“葛福顺是禁军统领,不宜与王毛仲结亲。毛仲小人,宠过则生奸,不早除之,恐成后患。”

    李隆基不无担忧,欣慰道:“知爱卿忠诚,朕徐思其宜。”

    齐澣打了小报告,担心王毛仲听到消息后会报复他,叮嘱道:“君不密则失臣,愿陛下保守秘密。”

    李隆基明白事理,欣然答应保密。

    高力士等宦官趁机挑拨离间,皇帝对王毛仲越发忌惮,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复从前。

    不久后,大理丞麻察坐事左迁兴州别驾,齐澣素与麻察交好,出城给他饯行,因道禁中谏语。

    麻察性轻险,遂密奏皇帝。

    李隆基大怒,召齐澣责问道:“卿疑朕不密,却告诉麻察,讵为密邪?且察素无行,卿岂不知?”

    齐澣顿首谢罪,自知闯祸,惶恐不已。

    李隆基颇为反感,随即做出惩罚,将他们两人贬离京师。

    “齐澣、麻察交构将相,离间君臣,齐澣可为高州良德丞,麻察可为浔州皇化尉。”

    王毛仲听到了消息,怀疑皇帝要对他发难,不由得心生怨恨。

    近日受人挑拨,他趁着鲤鱼谶语出现的机会,率先发动兵变,讨伐无道之君,造成眼下这种局面。

    “王将军,朕视你为兄弟,自问待你不薄,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何必为了一个女人造反?”

    李隆基悔不当初,只得温言安抚王毛仲,争取化解这场危机。

    王毛仲道:“我本是高丽贵族,昔日国家战败,吾全家老小沦为奴隶,若非王皇后怜悯我,收买进府,赐我王姓,岂有今日成就?可你听信谗言,害死了王皇后,还要对我动手,让我如何看待你?”

    李隆基哑口无言,脸色变得苍白。

    扪心自问,若非王皇后和王毛仲等人鼎力相助,他的确没有资格、也没有实力问鼎天下。

    想当年,皇室风雨飘摇,帝位更替频繁,乃是唐朝最黑暗、最血腥的一段时期,李隆基深有体会。

    自从唐高宗李治病逝过后,伯父李显继承皇位,由于忤逆祖母武则天之意,突然就被废掉了,父皇李旦成为一个傀儡皇帝,后来武则天把李旦也废了,干脆自己当皇帝。

    武则天当政时期,肆意迫害李唐皇族,其他亲王宗族都被血洗了,只留下她自己的亲生儿女,也时刻都提防着。

    当时,李隆基身在潜邸,由于身份比较敏感,他们几兄弟被祖母武则天幽禁多年,过着悲催生活,就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武则天肆意妄为,宠信面首张氏兄弟,陷害忠臣,祸乱朝纲,最终引发神龙政变,武氏落下神坛。

    随后伯父李显复位,唐中宗懦弱无能,逐渐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掌控大权,杀害太子李重俊,合谋毒杀中宗,立李重茂为帝,韦后垂帘听政,大肆提拔韦氏亲族,想当第二个武则天。

    危难之际,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暗中联手,突然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逼退唐殇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得以再次复位。

    这是李隆基首次出现在政治舞台,展现出铁血手腕,他率领禁军,诛灭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上官婉儿等人,并且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于马鞭的男性皆被处死。

    一夜之间,长安城尸堆成山,血流成河。

    李隆基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至于他的实力,主要来自于太原王氏,岳父王仁皎是禁军将领,借助这层关系,他拉拢到不少禁军支持。

    而王毛仲正是军方联络人,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禁军将领,都是他在暗中联系,王府兵马也是他在统领,很快发展成一支万人骑兵,成为李隆基的嫡系部队。

    这支王牌部队,正是现在的左右龙武军,与左右羽林军,组成北衙四大禁军,帮助李隆基扫除一切障碍,成功登上帝位。

    其中的艰难历程,不为外人所知。

    要知道,唐睿宗李旦有五个儿子,李隆基排行第三,所以他又叫做李三郎。他大哥李成器是皇太子,上面还有二哥李成义,若以皇室立长的规定,恐怕他跟至尊宝座无缘。

    归根结底,禁军才是最重要的权利保障。

    李隆基回忆往事,一时感慨万千。

    不可否认,自从娶了王菱之后,得到太原王氏大力支持,有王皇后出谋划策,有王毛仲冲锋陷阵,他一路击败所有对手,最终当上了皇帝。

    然而,他一时冲动,为了政治理想,想要打压士族集团,不仅害死了王皇后,还杀了国舅王守一全家。

    对于皇帝来说,这是政治需要,是非对错,不容置喙。

    而在别人眼里看来,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

    若在平时,谁敢指责皇帝?

    可如今,在幕后黑手推动下,皇帝所有罪行都被人暴露出来了,接受广大群众评判,整个社会震荡不安。

    再加上,李隆基宠信宦官集团,受到宦官影响,想要除掉王毛仲等人,宦官集团与军方集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军方将领怀恨在心。

    现如今,王毛仲振臂高呼,数万禁军群起造反,一起杀进了皇宫。

    这一劫,险恶万分,能否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