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 廷杖抗争 (二合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无限循环字数:4267更新时间:24/08/18 02:05:00
    蒙古大汗俯首称臣?

    沉忆辰的这句话出来,无疑是有着晴天霹雳的效果,这下不管是拥立景泰帝朱祁玉的,还是效忠明英宗朱祁镇的,此刻都彻底控制不住心中的震惊。

    大明与蒙古延续了七十年战争,五代帝王持续不断进行着北征,却始终没有办法解除这个心腹大患。

    甚至就在两个月前,蒙古大军还兵临京师城下,差点没让朱明重蹈赵宋覆辙,弃守都城衣冠南渡。

    结果才过了多久,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就递交国书向大明皇帝称臣?

    这句话换作任何人说出来,恐怕文武百官第一反应都是治欺君之罪。但沉忆辰可是刚从辽东归来,与鞑虏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血战,扭转了大明战略上的颓势。

    他会蠢到拿这种事情来诓骗皇帝跟群臣吗?

    答桉显而易见,沉忆辰确实在总督辽东的短短时间内,达成了与鞑靼部脱脱不花的协议,让蒙古这个百年劲敌低下了他的头颅!

    相比较群臣的冲击,这里面唯一还算稍显从容的,便是武清候石亨。

    毕竟他在辽东与沉忆辰并肩作战过,知道与脱脱不花达成的互市称臣协议。只不过石亨没有想到,沉忆辰会隐忍到现在才说出来,并且用来阻止太上皇回京。

    这份定力跟谋略,着实令人惊叹!

    “沉卿,此事当真?”

    景泰帝朱祁玉都被这个突然的消息吓到了,有些不可置信的询问沉忆辰一句。

    “陛下,臣岂敢欺君?”

    “国书在此,还请陛下早日确定鞑靼部封贡日期,以求名正言顺!”

    国书俯首称臣仅仅是第一步,后续还得让脱脱不花派出使团跟质子,正式向大明天子朝贡,并且加封大明的藩王爵位,达成法统上的君臣名义。

    成敬此刻不敢怠慢,立马走下御台接过沉忆辰手中的国书,然后递交给了朱祁玉。

    翻开这份国书,看着上面瓦刺部俯首称臣的文字,以及最后盖着的蒙古大汗印章,这才朱祁玉再没有任何怀疑,双手在激动的情绪冲击下,都有些忍不住的微微颤抖。

    “列祖列宗在上,朕没有辜负江山社稷,蒙古这个百年劲敌,称臣了!”

    刹那间,景泰帝朱祁玉热泪盈眶。

    这不仅仅是在自己手中,达成了让蒙古封贡臣服的功绩。并且有了这份社稷之功,也足以向百官万民昭告,自己不是什么危难之时的过渡品,而是真正的救时之君!

    大朝会上被轻视、被抛弃、被反对的憋屈,此刻可谓是一扫而空!

    蒙古大汗真的称臣了……

    朱祁玉的这句话,仿佛让在场文武百官从梦中惊醒,无人再去质疑国书的真伪。

    “不可置信,不可置信,脱脱不花会在这个时候臣服!”

    “真是天佑我大明,否极泰来!”

    “四海臣服,八方来朝,恭贺陛下!”

    “恭贺陛下!”

    随着一位老臣喊出恭贺词语,瞬间奉天殿内外跪倒一片,蒙古大汗称臣绝对会成为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明将洗刷土木堡遭受到耻辱,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中央帝国!

    “沉卿,封贡之事就由你来安排,必须得彰显我泱泱大明的威仪。”

    朱祁玉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一扫之前的低迷情绪,显得豪情万丈,并且把封贡全权交给了沉忆辰。

    “臣在辽东时候已经与脱脱不花有过商议,他必须用蒙古最高礼仪九白大贡,以及让皇太子入朝为质!”

    “九白大贡”是蒙古最高表示臣服的礼仪,简单来说就是送来九匹白骆驼,九匹白马,九头白牛,以及金锅、银锅各一。

    除了礼仪标准外,皇太子入朝为质,某种意义上是沉忆辰跟脱脱不花达成的双赢。

    大明赢了面子,鞑靼部赢了里子。

    原因就在于蒙古的皇太子,乃是太师也先的外甥勐可,他存在于鞑靼部一日,就是对脱脱不花最大的威胁。顺手推舟把他送到大明为质子,不但能解除燃眉之急,还能避免被也先找到借口发难。

    “好,就按此标准操办!”

    景泰帝朱祁玉迫不及待的应承了一下,毕竟九白大贡加上皇太子入朝为质,绝对是藩邦臣服的最高礼仪标准,大大的扬了大明的国威。

    有了这份功绩加身,就算皇兄朱祁镇安然回京,恐怕也无法撼动自己的帝位!

    眼看着皇帝跟群臣的目光,全部被吸引到蒙古大汗俯首称臣这件事情上面,珠帘后面的皇太后孙氏坐不住了。

    她此刻赫然开口道:“就算鞑虏臣服,此事跟太上皇回京有何干系,难道太师也先会一同臣服授首吗?”

    对于皇太后孙氏会站出来反对,早就在沉忆辰的预料之中,他不紧不慢的辩解道:“太后,常言道不战而屈人之兵,鞑靼部臣服于我大明,意味着将会复现当年汉之匈奴,唐之突厥的场景。”

    “没有黄金家族法统,没有蒙古诸部为依托,瓦刺部太师也先将独木难支。此等情形之下,他还敢对太上皇有丝毫不敬吗?”

    “只待策反兀良哈三部跟西域各国,那么瓦刺部就将陷入四面楚歌境地之中。到时候我大明将直捣漠北,饮马瀚海,太上皇就不再是以战俘的身份回归,而是以君王的身份返京!”

    沉忆辰绘制了一副美好的前景,让朱祁镇洗脱自己身上战俘的身份。毕竟他不再是灰熘熘的被敌人放回来,而是大明军队杀了过去,凭实力拯救曾经的君王。

    当然,沉忆辰说的是最理想的情况,这种画饼可能对别人有效,对于孙太后完全无效。

    她根本不在乎朱祁镇什么战俘身份,甚至不在乎他的丧师辱国。只要自己儿子能安然回来,能重登皇位,谁还敢提及土木堡一败?

    历史除了由胜利者书写,还能由帝王来篡改。

    “沉忆辰,皇儿身处漠北,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危险。他现在已经是太上皇,大明的耻辱跟威仪,还要承担于他的身上吗?”

    孙太后说这番话,连对明英宗朱祁镇的称呼都改了,不再是太后对皇帝的身份,而是一名母亲对儿子的身份。

    现在大明皇帝是朱祁玉,朱祁镇只要能安然归来,战俘或者君王身份重要吗?

    “****经身为大明皇帝,就肩负着帝国的荣辱。”

    “太上皇可以受苦,但大明不可以受辱,还请太后三思!”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公义,沉忆辰都不想让明英宗朱祁镇,以战俘的身份被瓦刺释放回京。

    至于危险其实从来不在沉忆辰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许君王死社稷,才是朱祁镇最好的归宿!

    “放肆,目无君上,当施用廷杖!”

    “来人啊,把这个无君无父的乱臣贼子,给拖下去!”

    相比较政客还讲究什么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孙太后身为后宫女子,盛怒之下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明朝廷杖可不仅仅是挨板子那么简单,脱下裤子被当众打屁股,甚至被看作是一种对士大夫的羞辱,许多朝廷官员宁当诛不当辱。

    沉忆辰刚被任命入阁参预机务,已经成为实打实的阁老,再加上兵部侍郎、东阁大学士等等加衔,称之为位高权重都不为过。

    就这么一位绯袍重臣,在廷杖还没有泛滥的正统朝,被拖出去当众羞辱,毫无疑问犹如晴天一道惊雷,让在场文武大臣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母后息怒,沉卿家一心为国,绝无恶意。”

    面对盛怒的皇太后,景泰帝朱祁玉只能赶紧帮沉忆辰求情,真要拖出去廷杖的话,简直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绝无恶意?”

    “沉忆辰把太上皇回京跟大明受辱给挂上等号,就是最大的恶意!”

    孙太后怒喝了一声,她居于后宫不代表完全没有一点前朝常识。按照沉忆辰这套说词,除非是瓦刺部亡国灭种,否则太上皇回京遥遥无归期。

    “沉忆辰,哀家就问你一句,到底是接太上皇回京,还是不接!”

    “回禀太后,时机未到。”

    沉忆辰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给了一语双关的回答,就是时机未到。

    “不忠不义之徒,金吾卫何在!”

    孙太后不想再继续跟沉忆辰争辩下去,直接朝着殿内的金吾卫下令。

    不过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殿内金吾卫面对孙太后的命令,却面露犹豫神情不敢上前,甚至还把目光看向了御台上的景泰帝朱祁玉。

    毕竟身为宫廷禁卫,他们知道沉忆辰在军中的威望跟声名,内心多有崇拜敬佩。另外像金吾卫这些属于天子亲军,理论上只遵从皇帝一人命令,现在皇帝都没有作声,就把大臣拖下去廷杖,着实有些僭越了。

    “皇帝,难道现在哀家的话都不作数了吗?”

    孙太后重重一巴掌,拍在了凤椅的扶手上面,语气中充斥着威胁的意味。

    郕王登基才几个月,就为了一个臣子违抗自己这个嫡母的谕令,那日后还得了?

    “儿臣不敢!”

    “那还不下令把沉忆辰拖出去!”

    听到孙太后的一再催促,景泰帝朱祁玉低着头依旧没有作声。

    他在史书上是一个性格比较软弱的皇帝,甚至在登基为帝的七年多时间里面,许多大臣在上疏中冒犯过朱祁玉。

    但朱祁玉绝对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有着自己的信念,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自己的对错观。

    沉忆辰没错,皇兄丧师辱国另大明受辱,最好是用洗刷耻辱的方式回来!

    “你们这群臣子呢,深受太上皇隆恩,现在却任由乱臣贼子跳梁?”

    孙太后怒极之下,直接掀开了挡在面前的珠帘,直接用手指向殿内的文武群臣。

    特别是靖远伯王骥、宁阳侯陈懋等人,他们受到的皇恩厚待不下于沉忆辰,皇儿拖右都御史杨善带回来的密旨中,还把他们视为心腹委以重任。

    结果现在却一声不吭,真是令人寒心!

    “太后息怒,沉侍郎乃三元及第,我大明文人魁首,绝不能受廷杖之辱!”

    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并且声望资历通通不足的内阁首辅陈循,此刻站了出来为沉忆辰抗争。

    身为文官领袖之一,哪怕沉忆辰与自己政见不和,哪怕他是勋戚子弟有穷兵黩武的嫌疑。只要皇帝没有像永乐年间对待状元黄观那样,剥夺沉忆辰的功名头衔,那么他就始终是当之为愧的三元及第,六元魁首,怎能在众目睽睽下受辱?

    “太后,匹夫不能夺其志,文人不能夺其节,还请收回成命!”

    新晋内阁大臣商辂,同样大义凛然的站了出来抗争。

    朝会一切的纷争困扰,商辂都看在了眼中,他却如同一个旁观者般,没有出声说过一句话。

    这并不是他在明哲保身,而是沉忆辰曾经着重交代过,让商辂不要过于明显的暴露与自己的交情,更不要被打上党羽的标签。

    明朝立国之本,就靠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沉忆辰如何会不明白?

    商辂、萧彝等人还没有达到位高权重地步之前,沉忆辰宁远他们袖手旁观隐忍下去,也不要过早的被政敌给针对。

    可是现在商辂忍不了了,廷杖就是夺了文人的风骨气节,沉忆辰怎能受到这种羞辱?

    “太后,还望收回成命。”

    礼部尚书胡濙,同样站了出来表达反对意见,沉忆辰要是开创了后宫懿旨“刑上大夫”的先河,那么礼法纲常就会崩坏,国将不国。

    “太后,请收回成命!”

    刹那间,满超文武大臣再次躬身俯倒一片,正统朝时期的政见不和,毕竟还没有到明朝中后期那种你死我活,毫无下限的党争地步。

    就算杨鸿泽、贺平彦,以及看不惯沉忆辰的言官清流群臣,都纷纷为他请命抗争,绝不能令士大夫受辱。

    “好,好,你们真是一群好臣子!”

    面对这皇帝群臣皆反对的景象,孙太后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脸色出现了一抹异样的潮红,整个人往后仰去,重重的瘫倒在凤椅上面。

    “太后!”

    这一幕让皇帝跟文武百官,同时发出来一声惊呼,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孙太后会怒急攻心昏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