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武死战 (二合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无限循环字数:5286更新时间:24/08/18 02:05:00
    战火在黑暗中延续着,无数蒙古士兵前仆后继的冲向宁远卫城,也先已经不在乎伤亡如何,他必须要在今夜拿下这座城池,然后再回头应对追击而来的明国主力兵马。

    望着密密麻麻攀附城墙的蒙古儿郎,也先脸上神情凶狠无比,完全没有了以往那种胜券在握的从容感。

    可能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初错误高估明国皇帝叫门叩关的的作用,会产生如此之大的连锁反应,乃至于为今日大军困境埋下了隐患。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如果当初土木堡战胜后直捣黄龙,恐怕大明京师已经改名换姓为元大都了!

    “阿剌知院,通知女真跟兀良哈首领,让他们把部族战兵全部压上去!”

    也先朝着身边的阿剌知院指使了一句,这种强攻方式伤亡最是惨重,瓦刺部勇士的鲜血不能白白在这里流干。

    “太师,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战兵已经上去八成,再强迫他们全军出击,恐怕会心生间隙。”

    阿剌知院语气有些为难,也先舍不得自己的瓦刺部伤亡惨重,女真跟兀良哈也不是什么傻子。他们要是手中战兵全部阵亡在了这里,下一步就不是与蒙古人共享中原花花世界,而是转身就会被吞并。

    更何况这次蒙古本部撤退,全盘放弃仆从军的举动,已经让慑于太师也先淫威的诸部颇有微词。

    强盛时期还能压住他们,弱势还这样逼迫,恐怕会适得其反。

    “脱脱不花的鞑靼部呢,他们还在休整?”

    也先稍微压制了一下心中怒火,转而问起了鞑靼部的近况。

    当今进攻明国京师西直门,脱脱不花率领鞑靼部兵马可谓是下了血本,就连专属于大汗的怯薛军都投了进去,结果硬生生被孙镗率领的兵马挡下,然后再被石亨率领的驰援部队给打的仓皇退去。

    这一战,鞑靼部的伤亡人数高达三万!

    要知道鞑靼部经历十几年的隐忍蛰伏,加上不断兼并漠南一些小部落,以及掠夺辽东跟朝鲜人口,才让自己控弦之士堪堪接近十万。

    西直门一战直接损失三分之一,而且还以精锐为主,脱脱不花哪敢接下攻城这种硬茬。说不定宁远卫城还没有攻下来,自己的汗帐就被也先给攻占了。

    游牧民族千年历史下来,从来都是讲究强者为尊,谁的人马多,谁的拳头大,谁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大汗这次出征只带来六万兵马,如今有一万多人命丧西直门,还有一万多带伤勉强跟队,天寒地冻下能有一半最终活下来就不错了。”

    “宁远卫城这攻城之战想要让他们出兵,恐怕不太现实。”

    听到阿剌知院的回答,也先瞬间感到一股无名之火冒了上来。

    “鞑靼部伤亡惨重,难道我瓦刺部就没有伤亡吗?”

    “京师德胜门是我瓦刺主攻,其余七门骚扰兵马同样是我瓦刺的儿郎们,再加上殿后的两万精骑,蒙古诸部谁敢说自己伤亡大过瓦刺?”

    “有攻占明国京师抢掠的机会,一个个争先恐后。现在需要他们来打硬仗攻城,又各种借口不愿出兵。待到此次大战结束之后,我也先定然要合并蒙古诸部,再无瓦刺、鞑靼、兀良哈之分!”

    很多问题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凸显出现,太师也先除了没有第一时间进攻京师,以及为了避免伤亡没有强攻下大同、宣府两座重镇的战略失误外。

    还有就是明面上的号令蒙古诸部,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统一。

    没有黄金家族的血脉、没有大汗的头衔、也先想要命令诸部始终欠缺着法统权力。

    只有成为全蒙古的大汗,集中诸部的力量,才能与明国一较高下。

    这就是此次战争,给予太师也先最大的教训!

    面对太师也先的咆孝,阿剌知院站在一旁不敢多言。“知院”其实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宰相”一职,他虽然是瓦刺部的人,并且臣服于也先,但终究在名义上属于脱脱不花的臣子。

    大汗还在,就公开赞同“弑主”的行为,着实有些说不出去。

    看着阿剌知院沉默,也先知道自己情绪有些过激了,于是乎深呼吸一口气后,才缓缓说道:“通知诸部,我瓦刺部出两万兵马,让鞑靼部出一万,女真跟兀良哈出最后五千。”

    “再投入三万人,一定要把宁远卫城给拿下!”

    没办法,哪怕知道这样用人硬堆攻城会伤亡惨重,也显也不得不这么做。

    时间,从始至终就没有站在蒙古人的这一边。

    另外一边海岸线上数万兵马已经集结完毕,然后在各部将领的率领下,沉默的朝着宁远卫城方向进发。除了脚步声跟沉重的喘气声,就再无任何一丝异响。

    虽然这三万多人掺杂了一些老营预备役,但主力福建卫、山东卫、辽东军、乃至土木堡京营,都是经历过数次战争的老兵。

    而且还有极其重要一点,就是他们与沉忆辰共同浴血奋战过,对这名主帅有着极端的敬仰跟信任,可以为之效死的那种忠诚。

    将是兵的胆,特别是在军队这种集体组织中,少部分的预备役将士很快便融入了进来,同样有着百战精兵的气势。不知在黑夜中前行了多久,沉忆辰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火光以及隐约的厮杀声音。

    这个时候负责侦查的李达来到了身旁,朝着他小声禀告道:“督宪,鞑虏外围的探子已经被肃清,他们正在全力攻城,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李达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有着一丝按捺不住的急切,他已经从远方的火光中隐约感知到,宁远卫城的陷落可能随时都会发生。

    “寅时动手。”

    寅时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换算成现代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正好是人最为疲惫跟酣睡的时刻。

    大战之际想要沉睡当然不现实,不过这并不影响寅时鞑虏士兵陷入一种深夜的疲惫期,特别是他们连日作战下来,只会比寻常时候更加的困顿跟迟缓。

    “还要等到寅时?”

    李达有些不可接受,明明鞑虏大军就在眼前,完全可以趁其不备发动进攻,减缓宁远卫城防守士兵的压力。

    “李守备,本官不希望再强调从命两字!”

    沉忆辰冷冷的说出这句话,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

    私下里他可以跟李达称兄道弟,甚至在对方不理解的情况下尽力解释。

    可现在是战场,身为上官就容不得下属的反对,军人当以服从为天职!

    “是,督宪。”

    这一次李达不敢再硬顶,哪怕心中迫不及待想要与鞑虏血战,却只能低头遵命。

    “李瓒,你率领一万兵马绕到左翼。”

    “冯正,你率领一万兵马绕到右翼。”

    “李达,你集结好辽东骑兵,等下随本官直冲鞑虏中军!”

    沉忆辰麾下骑兵不多,还是靠着原本一点辽东军底子,然后想方设法硬凑了几千人抵达辽东。

    骑兵就是古代战争的刀锋,想要破开蒙古大军的防线,冲散他们的阵型,只有靠着这几千骑兵硬生生的横插进去。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绝对不能与鞑虏进行阵地战,闪击战是沉忆辰唯一的选择。

    “末将遵命!”

    几位驰援军将领纷纷拱手领命,然后率领麾下兵马趁着夜色前往指定进攻地点,等待着沉忆辰发动总攻的命令。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可这每一分每一秒,对于宁远卫城的辽东守军来说都是煎熬。

    十几日的连续作战,特别是最近几日蒙古大军的疯狂进攻,辽东右副总兵施聚已经战死在城墙上面,曹义跟左副总兵焦礼均负伤在身,四万多的大军还能拿起武器作战的,不足两万人。

    别看两万人数字不少,分到四面城墙上,再算上预备役跟轮换休息的士兵,每面城墙至多只有两千守军。但凡突破口预备役驰援不及时,就会从一道小口子给撕开成一道大口子,然后再也无法堵上。

    右副总兵施聚就是在增援的过程中,不幸被城下的蒙古神射手命中面部,从而以身殉国。

    就这样战斗持续到了深夜,可能是蒙古人需要缓一口气,也可能是他们正在准备下一次更为勐烈的进攻,城墙上的守军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总兵,鞑虏已经不要命的攻城,伤亡甚至还高于我军,这样下去宁远卫城是守不住的。”

    焦礼面带忧虑的向曹义说了一句,哪怕再怎么豪言壮语激励士气,改变不了愈发恶劣的处境。身为辽东军指挥层,他要比士兵更为的清楚,败局已定!

    面对焦礼的绝望,曹义苦笑一声,反倒是接受了现实。

    “本帅驻守辽东二十余年,入伍半辈子都在辽东明土上,该到了马革裹尸的时候,这也算是魂归故里。”

    曹义是南方扬州人,但辽东已经称得上是他的第二故乡,战死在这里总归对得起大明,对得起辽东百姓,对得起自己一世英名!

    “吾等可以战死,总兵你不能战死,否则谁来重建辽东军?”

    “趁着鞑虏喘息之际,末将抽调一批战马出来,掩护总兵突围出去!”

    焦礼神色闪现过一道决然,他借袭兄职从卫指挥使起,就一直跟在曹义的身边。

    可能在当初弃守广宁城上面,曹义出现了很大的战略误判,并且展现出懦弱的一面。但是二十余年驻守辽东,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辽东的状况,熟悉这里的卫所军户。

    曹义不死,才能借助朝廷力量重建辽东都司,否则任何一名新任辽东总兵,都没有他对于辽东这块黑土地的感情跟羁绊!

    某种意义上来说,焦礼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边是辽东军覆没,辽东都司沦陷。

    曹义听明白了焦礼的意思,他伸手拍了拍这位老部将的胳膊,脸上浮现出一抹解脱笑容回道:“尚节焦礼字,这次我不会走的,哪怕就是死。”

    “另外辽东军还有一颗种子在外面,那便是李达率领驰援京师的兵马。”

    “李达此子我一直看在眼中,是个有担当成大事的虎将,日后必能撑起辽东军的这一面大旗!”

    从始至终,曹义都非常好看李达,这不仅仅是成国公的关系,更多是在于他展现出来的个人能力。

    将门无虎子,可能李达还有着冲动意气的毛病,但年少谁能不轻狂?

    意气风发少年郎,才有这开创未来的朝气!

    望着曹义这般坚定的神情,焦礼叹了口气不再劝说。

    确实对于这名老将跟辽东统帅而言,以身殉国捍卫辽东明土,才是他的职责所在,以及最好的归宿。

    高层将领们做着最坏打算,底层倚靠在城墙上的士兵们,同样感受到了死亡正在一步步的逼近。

    “二虎,这次老子恐怕没命回去了,你要是能活着,帮我照顾一下爹娘,老子下辈子再来偿还。”

    听到这话的士兵,面露不屑的回道:“放你娘的屁,我这里从来不赊账,你爹娘还是自己照顾为好!”

    “刘叔,总兵不是说京师驰援军很快就会到吗,为何今日还没有看到援军?”

    一名看起来面相稚嫩的年少士兵,朝着身边一名老卒问了一句,期望能得到援军抵达的答桉。

    “呵,上官们就随口说说,鬼才知道朝廷那群大官多久调派援军。而且京师离辽东这么远,就算是派了援军赶来,恐怕我们也等不到了。”

    满脸络腮胡的老将苦笑回应一句,打空头支票已经是将领们的惯用招数。

    “那我们是要死了吗?”

    稚嫩士兵声音有些颤抖,他还无法坦然接受死亡的到来。

    “生死有命,最多不过是刀往脖子上一拉,怕甚?”

    相比较年少士兵对死亡的恐惧,老卒就显得要坦然的多,这些年辽东大大小小战事无数,不知道有多少袍泽弟兄战死沙场,他早已看澹了生死。

    这样类似的对话,在宁远卫城的城墙上面,几乎是处处上演着。

    或托付父母妻儿,或交代自己的后事,或压抑着对死亡的恐惧,或期盼着那渺茫生的希望。

    只可惜这样的喘息时间并不会太长久,蒙古大军又开始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倚靠在城墙上的辽东军士卒在将领的催促下纷纷起身,机械式的做着防守准备。

    “将士们坚持下去,援军一定会抵达的!”

    曹义感受到了士卒们的绝望,再一次振臂高呼期望能激励士气。

    只不过这样的话语说的太多太多,已经没有多大的效果。现在将士们依旧选择浴血奋战,并不是坚持等到援军抵挡,而是他们已经没得选择。

    要么战,要么死,按照双方目前杀红了眼的局势,鞑虏不会给投降的选项。

    亦或者说就算能投降,被掳去漠北称为牧民的奴隶,简直生不如死!

    厮杀还在继续着,城墙各处不时传来被突破的急报,就在太师也先等待最终攻陷宁远卫城好消息的时候,手下将领却带给他一个堪称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左右两翼都出现了明军的身影,并且人数粗略估计不少!

    也先本来还想要继续追问准确的情报,又是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到大帐中,朝他禀告道:“大师,有一支明军骑兵从后面杀入阵中,正朝着中军营帐袭来!”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也先仿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朝驰援大军绝对不可能如此快抵达宁远卫城。

    就算能,也只能是少量的骑兵前锋部队,如何做到三面袭击?

    既然不是明国的追击兵马,那么就只能是消失已久的沉忆辰部,这个明国状元终究还是现身了!

    “哨兵斥候死哪里去了,怎么没有提前预警!”

    也先简直是感到怒不可遏,能同时三面发动进攻,意味着敌军早已准备多时,为何自己这边没有丝毫预警?

    “小的不知。”

    传递军情的士兵,面对也先的震怒瑟瑟发抖,他怎么可能知道哨兵斥候的部署。

    “传令下去,赶紧让赛刊王、博罗茂洛海撤兵,另外伯颜帖木儿你率兵驰援右翼女真跟兀良哈部,绝对不能让他们垮了!”

    对于蒙古中军也先还是很有信心的,但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这样的仆从军,京师的撤退经历已经有过答桉。

    侧翼要是瞬间突破了,很有可能兵败如山倒。

    “是,我这就去!”

    伯颜帖木儿同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应了一声后就快步召集部下朝着右翼驰援过去。

    “阿木尔,你去提醒左翼的脱脱不花,一定要挡住蛮子的攻势!”

    相比较右翼,左翼是鞑靼部驻守的阵地,也先无法插手进去过于干涉。

    不过鞑靼部从土木堡之战中收获颇丰,至少装备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加之有蒙古大汗的怯薛军精锐,相信提醒过后不会那么容易崩溃。

    传令下去之后,太师也先拿去放在木架上的腰刀,然后面目狰狞的望向中军后方。

    “明国状元真是好手段,那就让本太师领教一下,看看这次到底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