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内定状元?(二合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无限循环字数:5544更新时间:24/08/18 02:05:00
    “先生曾经教导过,帝王必须身正、心空、性定。所以沈忆宸能否取中状元,不能完全由朕圣裁,还得看他自己的学识跟能力。”

    朱祁镇并没有把王振的恭维给当真,相反对于他曾经教导的帝王学术,更为牢记于心。

    身为皇帝,不能任凭自己的喜好就做出决定,而是要考虑到大局跟平衡之道,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帝王。

    “陛下圣明,奴婢深感欣慰。”

    王振依旧保持着谦卑作派,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只不过嘴角还是下意识流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毕竟能成为帝王师,这是份何等的荣耀?

    闲谈几句后,朱祁镇继续扫视着会试杏榜,对于其中几名中试举子的名字,他也感到有些眼熟。

    但如今的朱祁镇,已不是那个在太皇太后张氏庇护下的“儿皇帝”了。

    正统八年亲政后,让他明白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朝中勋戚、大臣子弟必然在会试中有所优待,能上杏榜取中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只要弄的不是太过分,阻断了平民百姓的科举上升途径,朱祁镇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到。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著名的“南北榜”案,就是底下的南方官员做的太过分,连一口汤都不分给北方士子喝,才导致最终的过往矫正。

    不过哪怕杀的人头滚滚,其实也没从本质上改变科举的现状,后面几届科举文官集团依然玩的很狂野。

    建文二年庚辰科,南方江西布政司的举子,再次包揽了前三甲位置。

    再下一科,永乐二年的甲申科,操作就更加过分了。

    殿试前七都被江西举子包揽,并且这一科的主考官、参与读卷定名次的七名内阁大学士,也全部都是来自江西的官员。

    你他娘的就算举贤不避亲,也没这样玩法的,简直就把糊弄皇帝给写在脸上,连样子都懒得装了。

    强如太祖皇帝、永乐大帝,科举官员都敢明着耍猴,更何况其他承上启下的中庸皇帝?

    所以明末文官集团党争玩的飞起,其实在明初就已经打下了底子,与天斗与地斗,都不如与皇帝斗,真是其乐无穷……

    简单扫完杏榜,朱祁镇就交由档案处官员存档,然后下令内阁预拟乙丑科的殿试。

    明朝殿试洪武年间基本上都是放在了三月初一,到了朱棣的永乐年间开始进行改制,殿试时间不再固定,从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这半个月里面,都有可能举行殿试。

    再到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间,经常把拜祭祖陵的时间也放在了三月初一,于是殿试被迫让道,奉旨移试到了三月十五。

    明英宗朱祁镇继承祖制,也喜欢在三月初一拜祭祖陵,所以正统朝时期殿试,大多数时候也被推迟到了三月十五。

    这种情况到了成化八年,为了悼念去世的恭太子,再次把殿试改为三月十五举办。从此之后基本上就固定下来了,明朝殿试时间再无更改。

    王振此时已经退出殿外,招呼了一个手下的小太监过来,然后在他耳旁轻声低语了几句。这名小太监磕头领命后,立马就朝着宫门处飞奔而去,不敢有一丝的停留。

    正统十年三月二日,沈忆宸正在西厢别院练字,殿试时间早上已经公布出来了,定在本月的十五日举行,也就是说还有十来天的空闲时间。

    这十天来用来认真读书,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说是否还有这份定力心境,殿试就考一道“时务策”,全凭临场发挥,你还能在四书五经中读出个啥?

    所以一般情况下等候殿试的新科贡士们,这十来天时间里面都是各种花天酒地、拜访名士,想着为自己日后仕途结交些人脉。

    沈忆宸向来对于参加各种文会宴席没兴趣,所谓的名士清流在他眼中,大多也是些沽名钓誉之辈。

    正事不干,天天满口仁义道德的在那吹比,有这功夫跟他们胡吃海喝,还不如修身养性练练字。

    要知道殿试这一手字的水平,很有可能在皇帝眼中决定你取中排名。清朝顺治年间一名叫做史大成的考生,就是靠着行文雅正,书法端庄秀丽,被钦点为状元及第。

    就在此时,阿牛手中拿着一张请帖,慌慌张张的冲进了沈忆宸书房说道:“宸哥,这里有张请帖你快看看。”

    “不就是一张请帖,这两天收的也不少了,淡定点。”

    沈忆宸神色如常,从放榜自己高中会元后,这几日就收到了不少的请帖跟拜帖。

    毕竟人怕出名猪怕壮,只要不傻都能明白背靠成国公府的会元价值,能与之攀上同乡或者同年的关系,日后就是一条坚实的大腿!

    对于这些邀请,沈忆宸都选择婉拒了,这种时候赶着上门的,大多是些趋炎附势之辈,实在没有多少结交人脉的价值。

    “不是宸哥,这张请帖不同,是锦衣卫送来的!”

    锦衣卫?

    听到这个名字,沈忆宸就放下了手中的墨笔,他第一反应是赵鸿杰给自己发了请帖。

    不过转念一想感觉不对,以自己与赵鸿杰的关系,他要想见面,让门房通传一声就好,没必要搞请帖这种繁文缛节的操作。

    但问题除了赵鸿杰,自己也不认识其他锦衣卫,为何会收到请帖?

    带着这份疑问,沈忆宸接过了阿牛手中的请帖,翻开一看落款,心中猛地一惊!

    因为这份请帖落款人姓名,居然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王山!

    见到王山这个名字,沈忆宸第一反应是自己誊抄他罪证的事情泄露了。

    毕竟那日酒醉后,王山罪证就放在书桌上面,阿牛虽说没人进过自己屋子,但沈忆宸并无百分百的把握,始终留有了隐患。

    另外也有可能是赵鸿杰那边出了问题,抄家私留罪证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属于高风险操作,很难保证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疏漏。

    “宸哥,怎么了?”

    阿牛看到沈忆宸接过请帖后脸色就变了,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

    “没什么,让车夫准备下马车,我要出去一趟。”

    不管是何原因,如今请帖已经收到,自己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根本就没得选择。

    但是沈忆宸隐约觉得,应该跟王山的罪证关系不大,否则自己收到的就不是请帖,而且锦衣卫的传票了。

    “知道了,宸哥。”

    阿牛也意识到事情肯定是有些严重,不然以沈忆宸的定力,很难会面色如此凝重。

    所以他不敢耽搁,立马跑出小院,通知公府的车夫准备好马车。

    王山请帖约见的地点,就在他的府邸,距离成国公府并不远,都处于内城西北部的勋戚贵族住宅区。

    沈忆宸坐着马车来到此处,望着恢宏奢华的府邸大门,内心不由感慨此时王振的权势。一个区区正四品武官侄儿,住宅规模档次不输于一般的勋戚了,实在有些过于张扬。

    向门房展示了一下请帖,沈忆宸立马就被请到了府内,穿过庭院来到正厅位置,却看见一名身穿朱红色蟒袍的中年男子,站立于大堂的正中!

    明朝出了常规的官服,为了彰显皇帝的恩宠,还有四种不同的赐服。按照级别高低,分别为蟒袍、飞鱼服、斗牛服以及麒麟服。

    其中麒麟服也是勋戚驸马的公服,成国公朱勇一旦有正事上朝,就会身穿麒麟服。

    《明史·舆服志》记载:“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

    这就话就意味着,哪怕文武一品大员,想要获赐蟒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贡献突出,位极人臣的巅峰权臣,才有资格蟒袍加身。

    正统年间处于明朝前中期,赐服还没有泛滥,获得蟒袍尊荣的屈指可数。

    王山府邸里面能有资格身穿蟒袍者,理论上只有一人,他就是王振!

    果然随着沈忆宸靠近,看清楚这名中年男子面白无须,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他是真的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能在如此偶然的情况下,见到大明背地里的最高掌权者!

    “晚生沈忆宸,拜见王公公!”

    没有丝毫犹豫,沈忆宸就向眼前的中年男人行了个大礼。这并不是他膝盖软,而是目前王振权势滔天,就算贵为公侯勋戚,见到他也得行大礼口称翁父。

    自己这种小虾米敢装逼,生杀夺予完全就是在王振的一念之间!

    甚至可以更为夸张一点说,如今的大明朝局你得罪皇帝,可能都会网开一面捡回一条狗命。你要是得罪了王振,那是必死无疑,皇帝也不会保你。

    并且沈忆宸在称呼上还耍了点小心思,就是他自称晚生,这蕴含着晚辈学生的意思。

    王振这一辈子,最骄傲的身份当属帝王师,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投其所好。

    看见沈忆宸直接就猜出了自己身份,王振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笑容道:“会元郎果然聪敏机智,一眼就认出了咱家身份。”

    “晚生愧不敢当,是公公身上蟒服过于显眼,想要不知都难。”

    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沈忆宸并没有故作玄虚,反而如实相告。

    他的这番“朴实”作派,让王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上疏中有着拳拳之心的士子,言语就是比较诚恳真挚。

    “会元郎心中是否好奇,为何会在此处见到咱家?”

    “晚生心中确实好奇。”

    沈忆宸这句回答并没有什么小心思,他确实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见到王振,对方又想找自己做什么。

    “陛下昨日观阅杏榜,对于会元郎可是着重提了几句,言语中颇为欣赏。”

    “咱家也看过会元郎关于大司氏的上疏,里面内容可谓记忆深刻。于是就借王山之名,想看看沈会元到底是何样的青年才俊,今日算是得偿所愿了。”

    本来沈忆宸听到明英宗朱祁镇欣赏自己,心中还忍不住有着一股暗喜,结果接下来就听到事关国子监祭酒的上疏,瞬间额头上就冒出了冷汗。

    王振这番话到底是称赞表扬,还是隐约蕴含着威胁意味,沈忆宸完全摸不清对方的心思。

    “怎么,沈会元领衔上疏都敢,如今是怕了吗?”

    可能是察觉到沈忆宸情绪上的变化,王振阴森森的又补充了一句,这句话的威胁之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果然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沈忆宸本来还想着认怂,整些小心思去讨好王振,先把今日这关给过了。

    现在看来,对于王振这个段位的高手,在绝对力量差距面前,什么计谋手段都毫无意义。

    “上疏为公,惧怕为己,并不冲突。”

    沈忆宸面带苦笑的回了一句,王振要是铁了心来寻仇报复的,自己认怂也没用,于是态度就硬气了许多。

    “好一个上疏为公,惧怕为己,会元郎真是能屈能伸,比咱家想象的更有胆识。”

    沈忆宸虽然表现出一副很怂的样子,但很多事情是需要对比,才能展现出差别的。至少在王振的眼中,见过无数比他卑微谄媚千百倍的人。

    一个年仅十八,并无任何官身的年轻人,面对自己威胁没被吓的屁滚尿流,还能说出这番言语,堪称是铮铮铁骨都不为过。

    “今日咱家过来,并不是为了上疏之事,而是认为会元郎才华横溢,有状元之资。”

    试探到了这步,沈忆宸的进退有度,已经达到王振认定的标准,他也开始说正事了。

    今日王振出宫面见沈忆宸,就是想着把对方招揽到自己麾下,日后成为党羽中的一员大将。

    客观来说,目前阉党并不缺人,朝廷内外有着无数想要巴结王振的官员,只要放开了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但是这种官员,无一不是没有本事的阿谀奉承之辈,抱大腿贪污腐败有他,办正事了就完全指望不上。特别是面对还未陷入党争的文官集团,王振时刻感觉自己手下无人可用。

    要知道王振的理想,可不仅限于一个在内廷专权的太监,他可是志存高远,想着能够建功立业衣锦还乡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王振会撺掇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蒙古,就是因为理想过于远大,才最终玩脱了。但凡腐败堕落一点,就在内廷里面为所欲为算了,说不定还能落得个全身而退。

    沈忆宸对于王振而言,就像是一块璞玉,勋戚出身却走文官路线,看似两边都沾了一点,实则两边都没有彻底融入。

    如果能用状元功名利诱,让沈忆宸投靠自己,必然会成为一大助力。

    只有多招揽些像沈忆宸这般有真才实学之人,自己才能洗刷被文官笔杆子摸黑的恶名,达成青史留名的伟业!

    沈忆宸听着对方的夸赞,他内心很清楚对于王振这种级别的宦官而言,什么状元之资绝对不是客套话,是真有能力把自己捧到状元的位置上。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己接受王振抛来的橄榄枝,就意味着日后将被打上阉党的标签,成为其中的一员。

    王振是什么人,站在历史的上帝视角,可能没有谁比沈忆宸更清楚了。

    他招揽自己想要做些什么,沈忆宸心中同样很明白。

    当初面对胡濙的示好,沈忆宸不愿成为文官手中对抗王振的利刃,如今他同样不想自己,变成王振手中对抗文官集团的棋子。

    “晚生感谢王公公的盛赞,才疏学浅属实不胜惶恐。”

    沈忆宸的语气依旧恭谨,却没有接下王振之前的那句话。

    陡然间,王振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住了,他眼神不断扫视着沈忆宸,想要看穿对方心中想法。

    因为王振不单单听出了沈忆宸言语中的婉拒,他还感受到了对方气势上的变化,这小子骨子里面就没有卑躬屈膝的作派,远比自己认为的要强硬的多!

    “十年寒窗苦,一朝翰墨香,会元郎就没想过大魁天下后的场景?”

    “晚生自然想过,也很感激王公公厚爱,属实尚且年幼怕承担不起。”

    沈忆宸目前能做的,只能是不断示弱,并且流露出自己并未站在王振对立面的想法,也与文官集团不是一路人。

    王振也是听出了沈忆宸话中意思,他脸上神情有些复杂,这小子不但比自己想象的要硬气,还比自己预料的要精明许多。

    小小年纪,居然就学会了明哲保身那套。

    “既然如此,时辰不早咱家也该回宫了,沈会元就请回吧。”

    “是,晚生告退。“

    沈忆宸依旧恭恭敬敬行礼退去,如果不是婉拒了王振的招揽,态度压根就与阉党中人没什么区别。

    望着沈忆宸离去的背影,王振目光更加深邃了,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也太小看这个新科会元郎了。

    离开王山府邸,在这早春的寒意中,沈忆宸打底里衣已被汗水给浸湿了。

    面对王振这种掌权者,带来的压力实在巨大,更何况自己还要拒绝对方招揽,心理压力就更为恐怖了。

    稍有不慎,别说什么高中状元,小命可能都得交待在这里。

    说实话,王振的言语非常诱惑,状元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抗的住。

    特别对于沈忆宸而言,他可没有成为清流名士的觉悟,甚至为了保命,完全可以在王振面前委曲求全。

    但是就在他心动的时候,脑海中却始终想起先生李庭修那句立学先立德,想起镇江府运河畔,那句以天下为己任的誓言。

    投身王振,就意味着自己要看着大明中衰,脚踏土木堡数十万将士的尸骨上位。这是沈忆宸身上文人风骨所无法折腰的事情,哪怕状元头衔三元及第唾手可得!

    只见这时沈忆宸嘴角露出一抹嘲弄笑容,自己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也该迂腐一把了。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149 内定状元?(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