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2章.兵油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你好鸡车耶字数:4999更新时间:24/08/17 23:17:30
    凉州城!

    是唐代的经济文化重镇,和洛阳、扬州齐名。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经过连日行军,王孝杰的千人部队已经从瓜州抵达此城休整多日。

    由于途中多次和小股突厥、铁勒的人马遭遇,整个部队已经折损许多。

    清点下来,只留下十之七八。

    他此行远达瓜州,主要是为了搜集军情。

    然后,汇总提交朝廷。

    此时此刻,王孝杰和他的副将两个人站在凉州城头之上,眺望着远方。

    一边是帝都长安,一边是大漠西域。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都是帝国的交通命脉。

    自太宗皇帝驾崩,帝国对这一区域的控制,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

    铁勒虽然被消灭,但是还剩下极少数的残余势力,试图卷土重来。

    突厥虽然被唐朝严重削弱,但是仍然对此一区域虎视眈眈。

    而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由于太宗皇帝的和亲政策,下嫁文成公主至吐蕃,和松赞干布的成功联姻。

    使得唐蕃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双方久无兵戈!

    然而,文成公主虽在,但是吐蕃的贵族已经无法掩饰对天朝的觊觎之心。

    突厥和吐蕃之间,对于共同对付唐朝,已经有了预谋。

    朝廷为了了解西域的实际情况,就秘密派遣王孝杰带领一支千人队伍前往。

    为此,这支队伍搜集了关于此一区域的各类情报。

    然后,通过塘报传达朝廷。

    赵勇和张小斐穿越到这里,就是开端。

    王孝杰从瓜州出发,马不停蹄地前往凉州,主要是为了收拾铁勒人的残敌。

    不过,由于铁勒人的势力基本上已经被灭了,其国王不知所踪,而其子女也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他由于连番征战追剿,自身损失也不小。

    目前,他决定在凉州休整补给之后,然后回调关中,整军精武,以待再战。

    之前,由于河西走廊一带的驿道并不是十分通畅,他先后派遣了若干得力精干的兵卒,来往于易到驿道刺探情报。

    经过汇总,源源不断地把情报传给朝廷。

    并且,根据朝廷的指示进一步搜集沿途军情。

    派遣人员中,有的已经有了回复,而有的一直没有回应。

    其中,就有穿越过来的赵勇。

    连日来,王孝杰寝食不安,一直想到得到朝廷的回复。

    直到昨天,他才得到斥候从关中传过来的信息,要求其回内地进行休整。

    所以,他就做了一番安排之后,就准备出发。

    不过,王孝杰本心是不愿意的。

    他希望能留在当地继续搜集军情!

    “将军,您坚持要留下,可是皇帝要您回去,想必有更重要的使命。”

    他的副将,名叫张云逸,是京兆万年人,跟着他已有多年。

    此时的王孝杰,在军事上还没有显露出其杰出的才华,只是一名普通军官。

    和后期任工部尚书,乃至右鹰扬卫将军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因此,他在此期间,就在一线进行军事情报搜集,积累实力。

    这一时期,唐朝的威胁主要来自西北。

    后世王昌龄的诗,就说明了这一时期的形势。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为国尽忠,为家尽孝,这是我的志向。张将军就不要劝我了!”

    王孝杰近来损失不小,本来就憋着一股子气,他哪里听得进劝。

    如果手下有足够的兵卒,他真的会禀报朝廷,将各敌对势力彻底打残的。

    “将军的志向非常远大,但是这还需要从长计议。”副官张云逸还是有些不甘心,对他说道。

    “斥侯那边有消息了吗?”

    “斥侯的消息不是说让您回关中吗?”

    “不是,我是说之前派的斥候!”

    “之前派的斥候?一直到现在下落不明。”

    “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我给斥候的密信也不知道有没有泄密!”

    “当然不怪你,你也不知道,这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大事的。”

    “那好,回防散关!”

    王孝杰留下少部分人员,协助当地驻守官兵,继续搜集情报。

    自己就动身出发了!

    这一行,已有一段路程,半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险情。

    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他最近在这一带通过努力,搜集到了一些吐蕃的情报,觉得吐蕃接下来就很有可能会对大唐不利。

    唐朝和吐蕃之间,自从文成公主下嫁之后,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和平了。

    不过,两国彼此之间,大致在瓜州和大非川一线,渐渐地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这个大非川就是后世的松潘。

    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的部队,前几年受诏为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将,曾领兵五万讨伐吐蕃,以使吐蕃重新臣服。

    不过,由于郭待封的擅自行动,再加上强烈的高原反应,使唐军由胜转败。

    此时的薛仁贵将军,被剥夺了一切职务,处于闲云野鹤状态。

    当然,他后来又东山再起,取得了不久的功勋,这是后话。

    自唐太宗时期,吐蕃就曾经想和唐朝和亲。

    但是,在第一次和亲之时,唐太宗对吐蕃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他感觉吐蕃是个没有开化的野蛮民族。

    可是,后来经过两军对垒和交战,李世民觉得吐蕃还算得上是有些实力的。

    于是,就决定把自己的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在进藏之时,带去了很多唐朝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经典,使得吐蕃地区的文明提升了好几个维度。

    因此,在这几十年的时间之内,还是能够在双方之间保持和平的。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还有一个政权叫吐谷浑。

    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一个搅屎棍!

    据说第一次松赞干布和亲之时,李世民之所以不同意,就是因为吐谷浑从中作梗。

    松赞干布一气之下就攻打吐谷浑,尽管打败了对方,但吐蕃的实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次才彻底打败吐谷浑,成了吐蕃的一部分。

    而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后,就使得吐蕃政权和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保持一种稳定和平的状态。

    唐朝在这一时期的和亲,并不算得上是屈辱,因为具有主动性和战略性。

    李世民之所以是个战略家,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

    他一反之前的反对态度,肯把宗族之女嫁给松赞干布,主要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

    通过封建社会的姻亲关系,来维持彼此之间的和平状态,这何乐而不为。

    再说,唐朝虽然处于贞观之治阶段。

    可是,在广袤的国土之上,还需要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

    所以,这么做是绝对正确的。

    但是,在高宗皇帝时期,这个时候的文成公主无法掌控吐蕃的局势,两地之间的关系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原有的和平关系,没有办法得到维持。

    因此,兵戈之灾如同浓浓黑云压城一般,笼罩在边关将士的头上。

    在经过综合权衡和深思熟虑之后,王孝杰把一份非常重要的塘报交给了赵勇。

    可是,赵勇生死不明,而且朝廷并没有答复赵勇的请求。

    所幸,朝廷要求王孝杰在处理边关事务之后,进行回防休整,这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安西四镇暂时处于稳定状态,铁勒已经被消灭,突厥的实力得到了削弱,吐谷浑刚刚兴亡于吐蕃。

    目前最为强大的就是吐蕃,只需要对吐蕃进行防守就可以了。

    因此,安西四镇目前还算得上是比较安全的。

    在这种氛围之下,就有必要加强整军经武,休息一下。

    所以,王孝杰将军的前锋已快抵达散关,据前方斥候报告,距离散关大约还有五十里路。

    这就是说,他的部队即将抵达散关。

    不过,为了让散关的张怀德有所准备,他通过驿站快马将信息发给了张怀德。

    所以,张怀德这才早早布置,随他一起回防散关的大概有三五百个将士。

    这些将士,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关中健儿。

    不过,这些将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大。

    说难听点,就是兵油子。

    他们在外面行军打仗,也喜欢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古代的战争,大多有大索三日的陋习。

    王孝杰之所以选中一些年龄较大的将士回防,是因为他考虑到这些将士都有了家室。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由于常年征战在外,过着这种九死一生的生活,家中有父母、大人小孩的应该甚是挂念。

    他想回防之后,计划让这些将士退役,给他们赏赐几亩薄田过日,这也是唐朝皇帝体恤民心的一种做法。

    很快,就有斥候来报。

    “将军,我们离散关还有三十里!”

    王孝杰拿出一张地图,然后收了起来。

    下马之后,登高看了看前方,又看了看后方,他又看了看天,对副将张云逸说道:“现在天色已晚,我们先就地扎营等。第二天天亮再起程。”

    “是,将军有令,就地扎营,各自安歇!”

    那些将士非常开心,因为他们离家已经越来越近了。

    每走近一步,他们的心都绷紧一分。

    不过,尽管开心归开心。

    但是,他们目前在军中的待遇是很差的。

    这里所讲的军中待遇就是吃食,因为后勤物资非常紧张,他们目前吃的是一种西域常见的食品,那就是馕。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

    馕通常在刚刚烤制出来之时,是非常香甜的,而且也很有胃口。

    古时行军打仗,通常吃半边馕,然后剩下的就可以揣在怀里。

    而且这种馕还可以随身携带,保存个十天半月是不成问题的。

    兵士行军打仗,所携带的粮食是非常宝贵的。

    所以,对于王孝杰这种爱兵如子的将军来说,他尽量地保证将士的粮食供给。

    可以说是与他们同甘共苦,因此也就得到了将士的爱戴。

    不过,历史似乎开了个玩笑。

    也就是过了一年之后,他居然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当然,这种惊天动地的事,赵勇一定是亲历者。

    “将军,我们老兵想请你与我们同乐。”一位兵士跪在地上,对王孝杰说道。

    “你这是何意?”

    “我们都猜到了王将军的意思,把我们这些老兵带回家。然后,想给我们和妻儿父母团圆的机会,所以我们真的非常感激王将军。”

    “快快起来!”

    “将军,以后恐怕没机会了,我们想请将军跟我们一起痛饮!”

    “这恐怕不行。虽然目前已经暂时没有战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将军说的也是,不过将军也不要担心,我们不是有卫兵把守吗?时刻保证将军的安全!”

    “还是免了!”

    王孝杰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事。

    因为,只有时刻处于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保持战斗力。

    如果万一出了个万一,这样就可以马上进入应战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接战状态。

    “诺!”

    “既然将军如此通情达理,那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兵士看到王孝杰将军如此勤勉,且爱兵如子,也都非常感激他。

    如果不是因为年龄大,想必应该还是会继续跟着将军,继续在外征战的。

    这一时期的官兵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

    因为,大唐王朝来到了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

    经济力量非常发达,相应的军事力量也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可以支持。

    目前,帝国面临的形势,还有东北高句丽残余势力。

    一度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此前,高句丽和半岛上的另外两个政权形成了掎角之势,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很大。

    唐朝利用彼此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各自的战略目的。

    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其部队有二万镇守其地。

    高句丽末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

    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

    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后来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

    但是,此地近期还不太平。

    至于西北,则处于中原政权和边陲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关系,彼此之间互有攻守。

    当然,唐朝作为最大的力量,对周边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

    兵士们都非常遵守纪律,看到自己的主将,还是坚持不懈不放松警惕。

    他们也没有燃起篝火,一醉方休。

    很快,兵士们都回各自营帐休息了。

    营帐之外,是来回走动的守卫兵士。

    这些兵士看上去一个个虽然有些疲惫,但是精神状态却还是非常饱满的。

    因为,他们都意识到,每走近一步就距离妻儿老小近了一步了。

    接下来,他们应该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过着田园生活了。

    在唐代社会中,田园生活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

    因为重农抑商!

    经商者反而过得非常的糟糕,完全不是后世戏说的那些。

    尽管挣钱,不担心饿死。

    但是,经商者很容易被歧视。

    他们的子女不允许从商,甚至连从军都不允许。

    而广大的农民,虽然是个骂人的词汇,但是封建国家要想有一番作为,还是要靠这些农民或者是田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