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什么叫众望所归啊(战术后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路人家字数:2100更新时间:24/08/17 21:09:52
    纪纲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就没想过有人敢这样驳斥自己,而且还是在皇帝陛下的跟前,这是何等的大胆和放肆啊!

    他眼里都有凶光闪过,恨不能现在就一声令下,把这个可恶的家伙给抓进诏狱,将几十样酷刑轮番在这家伙身上使一遍,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旋即,纪纲的想法又被顾远粗暴打断:“纪都督,你说我这话有没有道理?你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也就是也同意一切只是你的猜想诬陷!”

    这就要把事情定性了?那可不成!

    纪纲一个激灵,迅速定神,当即也冲朱棣施礼道:“陛下,此人之话听着有理,可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之后臣亲自前往天界寺向他们讨要如此重犯,可结果却还是被道衍大师给拒绝了。当时臣可是把其身份和辛乾的罪名都说明白了,这足以说明道衍大师在袒护辛乾!”

    他话刚说完,就听顾远一声嗤笑:“纪都督,你这就是在胡说八道了,我师父护着那孩子怎么能说是什么包庇人犯呢?”

    “那是什么?”纪纲有些愤怒地问道,不知不觉,有些上头的他居然就被顾远牵了鼻子,占据了主动。

    “啧,你也不想想我师父是什么人,他可是有德的高僧,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又怎可能明知这孩子交你手上必死,还把他送还给你呢?那就是作孽了,我师父可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顾远随后又冲朱棣道:“皇上,我师父他保下孩子,既是因为不想让我难过,也是作为僧人的慈悲,做此选择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倒是如果他真把孩子交回去了,才显得心虚,叫人怀疑呢。”

    朱棣又饶有兴趣地哦了一声:“这话是怎么说的?”

    “您想啊,在那情况下把孩子交还给纪都督就只有两个缘故,要么就是怕了他,要么就是知道这孩子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自己又确实和那辛乾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担心被锦衣卫顺藤摸瓜,查出问题来。”

    顾远很有逻辑地继续展开说明:“很显然,我师父是不可能怕他纪都督的,而他和辛乾又没有半点关系,自然就不可能把个无辜的孩子送上绝路,有违佛门慈悲之意!”

    朱棣都被这番推断给说动了,神情更为放松缓和,又看向道衍:“少师,可是如此?”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和尚却不正面回答,只低低宣了声佛号。

    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多年的默契已经让朱棣明白对方的心思,心中最大的不安总算是被抚平。

    眼看自己布下的局被顾远一通胡搅蛮缠给破掉,纪纲那个恨啊,脸色都由此变了数变。

    但随着朱棣已显露态度,他也就只能选择不继续穷追猛打,放过这个打压道衍的机会。好在今日自己的目标不只这一个,只要把辛乾的罪名坐实了,接下来还是可以兴起大狱,掌握主动。

    而发挥超神的顾远此时则被殿上所有人上下打量着,尤其是上方一坐一站两个皇子,更都心情复杂地端详着他,似乎是要将他彻底刻在心上。

    这让顾远更兴奋了,他就是个临场型的选手,场面越大,越能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来,此时就又开口道:“皇上,我以为关于辛乾一案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兴奋之下,连自称都变回更为大胆的“我”了。

    本来还脸带微笑的朱棣一听这话,笑容便是一收:“你也要为这个乱臣说话么?”语气森然,态度更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所有人都为顾远捏了把汗,当然不包括恨不能现在就干掉他的纪都督。

    顾远却并没有被这气势给吓到,看着朱棣道:“皇上您可是古往今来数千年间,我华夏大地上首屈一指的伟大帝王,千古一帝,论功绩才干是如此,论心胸显然也是一样!”

    这突然拍马屁的话都让所有人为之一愣,这哪儿跟哪儿啊?

    倒是朱棣一副受用的样子,自然是想起了当日顾远评价自己的说辞,这可是一个几百年后的人,代表后人对自己的赞扬啊。

    这让他脸上的神情又缓和了下来:“即便如此,对乱臣贼子,朕也绝不会姑息!”

    “皇上说的是,对真正的乱臣贼子,真正的敌人,咱们大明就该将他们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顾远表示赞同,随后又把话锋一转:“但是陛下,定一人之罪,就该论迹不论心,而不是因为他言语笔记上的一些不当处,就认定此人心怀不轨!这样做就是在搞文字狱,是只有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蛮夷才会指着一些书面文章来定人之罪!”

    朱棣露出深思的表情来,他说的还真有些道理。

    自己可是千古一帝,若因为一点笔记上的问题就认定臣下有谋逆之心,确实显得太没有容人之量了!

    文字狱什么的,他更是不屑一顾,是完全不会赞同搞起来的。

    纪纲见此,也急了,连忙出言道:“陛下,不要听他胡言狡辩,那辛乾可不只是在笔记书信上显出不臣之心,论迹他也早对陛下您多有违拗,不光自己专门顶撞陛下,还纠结同僚人等,结党阻挠天下大势!”

    这话总算是提醒了朱棣,是啊,其实此番自己要按死辛乾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他背地里写了什么笔记,而是在他在不断阻挠自己的迁都大计!

    其他臣子这时也终于醒悟过来,个个悚然,这下事情真就难办了。不光是辛乾,就是他们,在皇帝隐约提出迁都之事上,也是不断劝阻,能拖就拖。

    而今日,随着辛乾一案被不断深挖,也就把这一事彻底摆到了明面之上。

    这也就意味着此事再无回旋余地,恐怕今日真就要定个分晓了!

    一时间,不少人都偷偷看向坐在皇帝下方的太子殿下,大家可是为了您才不断阻止陛下迁都的,现在您可得做个表率,至少也得开口表个态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再度看向顾远,似乎是希望他能如刚才般出手,把这不利的局面再度给扳回来。

    感受着这些人殷切的目光,顾远只想做一个战术后仰,什么叫众望所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