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道丰碑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墨色江南字数:4287更新时间:24/08/17 09:34:56
    朱元章说他不管事,但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可能,更何况他的枕边人马秀英呢?

    根本没有信服力!

    殷州的规划,基本上都是朱瀚在做,对殷州这片土地,朱瀚知道的并不少,后世看好来坞大片,对殷州这片土地的介绍,朱瀚门清。

    就算有些误差,在朱瀚领先七百年的眼光下,他对殷州的设计是远超如今世界的。

    殷州,更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朱瀚宁愿慢,也不愿意为了赶工而让殷州的发展偏离他预设的轨迹。

    于是,朱元章就各种挑毛病:“这么宽的路,能并排走八辆马车了吧?咱应天的路都没这么宽,建那么宽干啥?中间还建了个铁栏杆,这得多浪费?”

    鼻青脸肿的胡大海在旁边说道:“回陛下,这是单向车道。”

    “啥单向车道,浪费!”

    “路两边这是弄得啥?种什么花花草草?种粮食多好?浪费土地。”

    “回陛下,这是绿化。”

    “禾苗不是绿化吗?”

    “这是绿色景观植物。”

    胡大海完全是按照朱瀚的设计去做,至于朱瀚为什么会有这种决定,他也说不清楚。

    朱瀚是不会出错的,哪怕不懂也会按照朱瀚的命令去做。

    面对朱元章的询问,胡大海直接搬出朱瀚给他说的话,可朱元章再继续深问,胡大海也说不出来,看胡大海横竖都不顺眼的朱元章,自然毫不犹豫的踹在胡大海屁股上:“你个夯货,呆在殷州这么久,你给咱来个一问三不知?”

    “呃……陛下恕罪,咱是军人,只会听命行事。”

    “听你妹的命令!”

    然后又是一顿打。

    胡大海哪能不知道,自己完全就是在背黑锅,而且不是给朱瀚背,纯粹是朱元章看殷州不爽,他觉得殷州和大明的距离太远,心里不开心的朱元章,只能拿胡大海出气。

    算了,挨顿打就算了。

    朱元章还能在殷州呆一年半载不成?

    等朱元章离开,胡大海准备和沐英、平安好好过两招,这两个小兔崽子看热闹看的脸都笑歪了,不收拾一番心里不得劲。

    当然,朱元章也见到了孔明德。

    这位被称为‘南孔’带头人的儒学大家,朱元章再见他时,只觉得自己见到的是一位陌生人,现在的儒学大家,更像是一位儒将,虽然穿着长袍,但他黢黑的脸和带着杀气的眸子,让人着实无法和他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孔明德的改变,无疑是让朱元章开心的,但并没有对孔明德客气,而是直接居高临下的说道:“在殷州的这些年,改造的不错,继续努力。”

    没有说让他返回大明本土之类的承诺,当初孔明德带头闹事,在朝堂上针对朱瀚的行为,小心眼的朱元章还没打算原谅他。

    孔明德能不能返回大明本土,完全取决于朱瀚,朱瀚说让他回去就回去,不说的话,孔明德就老死在殷州吧。

    旁边的周德明心中对朱元章有意见,他觉得孔明德来到殷州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朱元章怎能如此怠慢有功之人?

    再说,他们这么努力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想着可以有朝一日返回大明本土吗?

    可现在朱元章竟然对孔明德的付出无动于衷,这让周德明不由得心生怨怼。

    孔明德的反应却非常澹定,面对朱元章的话能做到不悲不喜,反而躬身感谢:“罪臣不负陛下期望,一定好好改造,为殷州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嗯。”

    朱元章嗯了一下,然后转身便离开,孔明德依旧是那副不悲不喜的谦恭模样,恭送朱元章离开。

    待朱元章一行人走远后,周德明拉了把孔明德,非常失落的说道:“明德兄,我们辛辛苦苦在殷州做的这些事情,陛下都没有看在眼里,我们……凭什么要被如此无视?”

    一句话,把周德明心中的委屈说出来,眼泪瞬间婆娑。

    孔明德却依旧如此,对周德明道:“德明兄,功过是非又有谁说得清?我们为何会被流放到殷州?我们在殷州教化土着,难道就是为了能够洗刷罪名?”

    难道不是吗?

    周德明不明白孔明德的意思,他们不就是为了能回到大明本土吗?

    孔明德摇摇头,周德明的想法还是太肤浅了,对自己的好友继续道:“在殷州呆了这么久,我突然感觉叶落归根的想法不是那么强烈了,留在殷州……似乎也不错。”

    说完,孔明德对着眼前的道路一指,继续道:“八辆马车同时通行的道路啊,放在咱大明,有哪个城市和现在一样?就算是应天的朱雀大街,也比不上现在的道路,你可要知道,这条路并非什么主干道,他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道路而已,想想吧……以后的城市道路会多大?如果是王城呢?英王殿下可是要来殷州定居的啊。”

    “……”

    周德明没考虑过这些,他闷头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回到大明本土,可现在听孔明德这么说,他突然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风景。

    这……是要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了。

    但周德明依旧认为,还是大明本土好。

    孔明德如今比当初是‘南孔’掌门人的时候,更像是一位儒学大家……如果身上没有那么多杀气的话。

    周德明看着站在路旁极目远眺的孔明德,突然想到了孔子。

    孔子是一位身高体胖的壮汉,带着三千弟子周游列国,一路横行霸道,无人是对手……如今的孔明德在身材上或许不如孔子,但周德明却觉得,现在的孔明德,就像是当世孔子。

    传道、受业、解惑……立德、立功、立言,又可以控制内心的欲望,坦然面对困境却依旧能奋发向前,以自身为榜样,这未尝不是一道丰碑。

    “或许,我应该再改变一下。”

    周德明没有责怪孔明德背叛了当初的理想,他只是认为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德明兄,殷州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我们……很荣幸成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和建设者,吾道不孤。”

    ……

    朱元章虽然在找茬,但他却不得不承认,朱瀚建设的殷州,是一个崭新的城市,比大明本土还要好的城市。

    殷州很大,有不少地方还没有建设好,但建设好的地方,却让朱元章流连忘返,他甚至都不想离开,继续留在殷州……他想看看朱瀚建设的殷州,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但是,理智却告诉朱元章,他不能留在殷州,如今的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才是他的主战场。

    回去吧。

    朱元章在临走的时候,专门叮嘱沐英和平安,让他们两个不要建设的那么快。

    沐英却笑着说道:“义父,就算我们想快,就如今的建设规模他也快不起来啊。”

    谁知道朱元章却呵斥道:“你们俩知道什么?你们七五叔敢如此建设城市,说明他心里早就想好怎么做了,我们得继续慢下去明白吗?比现在还要慢。”

    “……好吧。”

    沐英挠挠头,他实在找不到慢的理由了。

    至于胡大海,朱元章从鼻孔中发出一声冷哼,然后转身上船。

    接下来,他要经过长时间的漂泊,然后回到应天。

    朱元章登船离开后,胡大海看着意兴珊的沐英和平安两人,狞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别在这愣着了,这些天乐的嘴巴都歪了,咱有责任和义务,把你们俩的嘴掰回去。”

    “……”

    平安和沐英两人,在武力值上超过了胡大海,但胡大海不讲武德,就仗着自己的身份欺负他们两个,恨得平安和沐英咬牙切齿。

    朱元章这才刚走,胡大海就要报复自己,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

    “叔,您过分了。”

    “还知道叫我叔?”

    胡大海在沐英和平安两人的屁股上一人来了一脚,呵斥道:“陛下在的时候,你们两个当缩头乌龟看我笑话,现在知道喊叔了?别跟我套近乎,去校场训练,没完成目标重罚!”

    如今的殷州并无战事,土着基本上都臣服于大明,但根据朱瀚的要求,朱瀚并没有让军士们耽误训练,每天都要有三个时辰的时间用于训练。

    训练强度不算低,但沐英和平安两人却足够应对,可听胡大海的意思,完不成训练目标就要被重罚。

    训练目标是什么?

    还不是胡大海说了算?这是胡大海摆明了的报复,沐英和平安只能逆来顺受,否则胡大海会有更多的办法收拾他们。

    ……

    朱瀚的命令还是很有用的。

    沉万三刚刚把建设琼州的人员和物资调集起来,朝堂上的第一批资金就已经到位。

    三千万银币!

    第二批八千万银币会在一个月后送达。

    接下来就是第三批、第四批……只要沉万三需要,国库就会向外掏钱。

    通过这些年在世界各地的掠夺,大明国库里的金银已经堆积如山。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如今有人需要钱,而且还是朱瀚提出的计划,朝臣们每一个都很开心的走完借款的所有流程,然后就开始从国库里拨付资金了。

    这就是一亿一千万的银币啊。

    沉万三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这么多钱,他如果投在大明的各个行业,不出五年就能让这些钱翻四五倍,到时候他就真的立地成圣了。

    可惜,朱瀚不给沉万三机会,而且朱瀚也不会一下子从国库里放出这么多金银。

    想搞建设,就要先建厂,沉万三就开始在琼州岛上建厂,不过钢材或者水泥这些物资,仅仅依靠琼州是远远不够的。

    但没关系,只要是为了建设琼州的发展需要,沉万三可以在大明本土投资建厂。

    这是给沉万三留的一条活路,如果沉万三不能在内地建厂,他迟早会被拖垮,现在朱瀚给了他一些翻盘的希望,沉万三虽然知道这是一坨裹着蜜的砒霜,也毫不犹豫的吞到肚子里。

    首先建设的是海口,这里是朱瀚着重提到的旅游城市,沉万三先找了一大片空地建楼房,把一些居民腾到新房中,然后再对旧房进行改造,同时沉万三开始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也在海边开始建楼……青楼!

    青楼可是重中之重,朱瀚当时提及的振兴琼州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广建青楼。

    三步同时发力,银币如流水般的花出去,朱瀚却一点都不心疼,反而非常开心。

    终于能帮助朝堂消耗一部分银子了。

    大明国库里还有很多钱,但这些钱他也不太敢直接拿出来,万一引起了金融危机,对老百姓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倒不如找一个可控的人,慢慢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然后再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一步步提升物价。

    物价的提升是顺应市场规律的,再加上朱瀚避免操之过急会带来的影响,所以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朱瀚在海口盯着沉万三搞建设的时候,见到了一个让他很意外的人。

    郧国公廖永安。

    “廖哥?”

    朱瀚见到廖永安有些惊讶,惊喜的询问道:“你怎么来了?”

    廖永安和廖永忠两兄弟,如今负责着大明对外扩张的两支水师,没有具体名字:向西的和向东的,他们两兄弟一人负责一个方向。

    怎么出现在海口了?

    “七五兄弟,好久不见!”

    廖永安先给了朱瀚一个大大拥抱,然后大笑着说道:“咱想家了,就去应天看了看家里人,咱听太子说,你要在琼州打造大明远洋基地,咱想着好久没见兄弟了,就主动申请来琼州了,廖永忠不老实,现在被太子关在应天挨收拾呢,估计过个十天半个月你就能见到他了。”

    “这个夯货!”

    想到直肠子的廖永忠,朱瀚笑了起来,但随即对廖永安道:“廖哥,你知道了吧?俞通源和俞通江他们两个……被我给宰了。”

    】

    “咱听说了。”

    廖永安知晓朱瀚是个重情义的人,听到他主动提出,就能明白他心里的苦,于是廖永安对朱瀚劝道:“七五兄弟,这件事怪不得你,他们两个咎由自取!唉……不说他们了,咱在欧洲那边的王室,缴获了一些葡萄酒,味道挺好……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好。”

    朱瀚也不再提俞通源和俞通江两人,和廖永安一起去行宫喝酒去了。

    至于沉万三……他依旧在当包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