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马玲赶集 赵军出屯(已修)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百李山中仙字数:4114更新时间:24/08/17 07:23:21
    虽然不知道今天的雨夹雪会下多大,但今天从一早晨开始就是阴天,难怪王美兰不放心赵军出去。

    可赵军执意要出去转转,王美兰就去东屋给赵军拿了件雨衣。

    等王美兰找到雨衣时,赵军已经在门口了。

    「儿子。」王美兰出来一看,立即感觉到不对,就问赵军道:「你不背枪啊?」

    赵军接过雨衣,将其塞进挎兜子里,然后跟王美兰说:「我去宝玉家,拿那撅把子去,带俩砂弹看看顺道溜点啥小玩意回来。」

    「行。」一听这话,王美兰就知道赵军不是去照量熊瞎子,也就不担心他一个人出去了。

    赵军推门从家出来,院子里的狗一看他穿着上山的衣服,还以为今天要去打围呢,它们也不管天气如何,纷纷急得一个个往上蹿,嘴里或叫或哼唧。

    赵军翻墙到了隔壁,直接来在李宝玉、李如海的房间里。此时那把枪就挂在墙上,旁边还有个一把撸的布兜。

    赵军摘枪挎在肩上,又把布兜拿在手里,抽开紧兜口的绳子,从中又摸出两个子弹袋来。

    这些子弹连同子弹袋,还是当初周成国送枪的时候一起给赵军的呢。

    对这把枪,赵军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上辈子从这把枪到手,一直到禁猎交枪,赵军就没换过枪。这把枪虽然不如半自动枪可以连发,但胜在一个秀气,从前到后不过六十公分,关键是枪管可以拆卸下来。

    前世每到冬天,赵军隔三差五就得去自己负责的楞场住上几天。那时候,赵军就把这枪一拆,枪托、枪管就揣在大棉猴的兜里。而且这样上山打溜围,也是最方便不过了。

    今天,赵军就将这枪管拆下,将两截枪塞进挎兜子里。

    然后,他拿过那两个子弹袋,一一系在腰间。这两个子弹袋,都是周大嫂特别缝制的,袋口是松口,还带一个扣子。

    在袋口外圈,缝着一圈布带,赵军将布袋往腰间一系,子弹袋正挂在腰下,他伸手就能从中摸出子弹来。

    而且这两个子弹袋还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所缝制的。左边蓝色布袋里,装的是砂弹。而右边的黑色布袋里,装的是独头弹。

    周成国艺高人胆大,平日打围专挑大的猎物,所以他手里的独头弹反而更多。当初周成国将枪和子弹送给赵军的时候,那独头弹足有一百大几十发。

    上山打围又不是打仗,一次用不了这么多子弹,所以大多数的子弹都在那一把撸兜子里,而这两个子弹袋里,至各有二十发子弹。

    赵军将它们佩戴好后,将外衣衣角往下一抻,就把子弹袋给住了。

    然后,赵军从屋里出来,没理会叫个不停的大黄、小花它们,只翻墙回了自己家。

    两家的猎狗是前天上的山,跟着赵有财连干两仗,昨天在家休息了一天,按理说兴奋度不应该这么高。但前天那两仗打的,让这些狗感觉憋屈,今天很想跟着赵军上山好好浪一把。

    可赵军一时间没能明白这些狗的心意,而且今天的天气也不适合打围,于是赵军只把青龙解开,只带着它出了院子。

    赵军双手插兜也不牵狗,任由青龙四处乱跑、抬腿撒尿。他一路往北而去,穿过几趟房就听见西边有人喊他:「赵军!」

    听见声音,赵军和青龙都循声望去。这狗也聪明,它天天听人喊赵军,知道这是自己主人的名字。

    赵军一见喊话的人,当即笑着举起了胳膊,冲那人狠挥两下,然后还小跑着迎了过去。

    青龙见状,本想在那大柳树下留下气味的它,忙飞快地跟了过去。

    赵军来在马玲面前

    ,笑着问道:「干啥去呀?一会儿要下雨了。」

    马玲也对赵军一笑,答道:「今天有集,我过去瞅一眼。」

    说到此处,马玲低头看了眼贴在赵军腿旁的青龙,又抬头看着赵军,问道:「你领狗要干啥去呀?」

    「啊。」赵军笑道:「我在家没啥意思,寻思到屯子边上溜达两圈。」

    说着,赵军往马玲来路上看了一眼,又问道:「你自己上集呀?」

    赵军都想了,要是马玲一个人的话,自己就把狗送回家,然后陪着马玲去赶个集。

    可马玲却笑道:「我妈也去。」

    说完,马玲也回头瞅了一眼,但没看见王翠花身影,她便回过头来和赵军说:「我妈....得等一会儿能撵上我。」

    赵军笑了,对自己这个丈母娘,他是再了解不过了。且不说王翠花家里条件如何,关键是这人对自己衣着特别讲究。

    就比如今天要去赶集,她得把自己那些能穿的衣服都找出来,挨个试一遍,最后确定一件自己今天看着最顺眼的。

    还好就是,她这性格没传给马玲。相反,马玲从小被她妈的磨磨蹭蹭搞得不厌其烦,这也养成了姑娘的急性子,可谓是嫉慢如仇。

    这不,本来娘俩说好了一起去赶集,早去早回省着下雨加雪挨浇。

    可马玲左等右等,王翠花还搁屋里磨蹭,马玲实在是受不了了,才跟王翠花定下来俩人在集上汇合。对于自己未来的丈母娘,赵军肯定不能说大逆不道的话,只问马玲说:「你跟大娘要买啥去呀?这天能有卖的了么?」

    「有!」马玲点头,道:「我那天跟他们说好了今天给我拿来。」

    在赵军好奇的目光中,马玲又给赵军解释说:「我寻思买点毛线,给我爸织个毛衣.....」

    说到此处,马玲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再给你织个脖套。」

    脖套,跟围脖差不多。

    只不过围脖是很长的一条,转圈围到脖子上。而

    脖套是个圈,从头顶套进去,套在脖子周围,故因此而得名。

    说要送赵军礼物,马玲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紧忙快速地问道:「你喜欢啥色(s)儿啊?有黑的,有灰的......还有黄的。」

    「不要黄的。」赵军道:「太新鲜的,我也戴不了啊。」

    「不新鲜。」马玲说:「土黄色的。」

    「啊...."赵军闻言,又问道:「你说要给我马大爷织毛衣,他要织啥色的呀?」

    「我爸要黑的。」马玲笑道:「他说扛抹糊。」

    扛抹糊就是扛脏的意思,这年头林区人没有条件讲卫生,冬天洗衣服也困难,不少人那衣服都穿得锃亮。

    「那我就要灰的。」赵军一听马大富要黑的,便果断做出了选择。毕竟马玲不知道啥叫情侣款,但赵军可知道。

    忽然,赵军想起一事,忙问马玲说:「那玩意咋卖的呀?是不得成斤称(yo)啊?」

    上辈子时,马玲没少给赵军爷俩织毛衣、毛裤,所以赵军知道毛线这玩意不便宜。

    记得那是93年的时候,马玲给赵军织了一件大毛衣,那件褐色的毛衣,马玲用了整整二斤毛线,上面还织有拧花。

    就那件毛衣,赵军往出一穿,任谁见了都得多瞅两眼。

    可代价就是,买那一件毛衣所需的毛线,就花了赵军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六十多块钱,就买了两斤毛线,还只是百分之五十含毛量的。

    眼下的毛线虽没有那时候贵,但怎么也得十来块钱一斤吧,马玲要给赵军织个脖套,织粗针得二两多毛线,细针更是得三四两。

    这

    些钱对赵军来说是小意思,但马玲不挣钱,平日里帮家里干活、务农,马大富和王翠花会给她一些,但想来这姑娘现在手里不会有太多的钱。

    「不成斤称。」马玲打量了赵军一眼,笑道:「我给你织个细针的,买四两线,要有剩的就给你织副手套。」

    「哎呀!」赵军闻言喜道:「那可太好了!」

    高兴归高兴,但赵军没法给马玲钱花。这姑娘跟李如海可不一样,赵军要给她钱,马玲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当场翻脸。

    听赵军说好,马玲笑的很开心,并道:「我先给你织,围脖几天就完事儿,到时候你上山啥的带着,风不呲脖子。」

    「嗯呐。」赵军笑着重重一点头,道:「那可是好了。」

    马玲淡淡一笑,刚要说话就听赵军道:「我大娘来了。」

    马玲一回头见王翠花一路快步往这边走。

    「大娘!」赵军离老远就跟王翠花打了声招呼,王翠花看见赵军,笑着喊道:「赵军干啥去?」

    「蹓跶一圈。」

    赵军刚回话,就听王翠花说:「别往远了跑,早去早回哈。」

    听「早去早回」这四个字从王翠花嘴里出来,一旁的马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赵军和王翠花寒暄两句,就目送她和马玲离去。然后,赵军把手往兜里一揣,又往屯子北面出口走去。

    当赵军走出永安屯的时候,赵有财等人已上了通勤车。

    今天的李如海有些反常,他没和赵有财他们坐在一起,也没往人堆里凑。

    他独自一人坐在了赵有财他们几个的后一排。这孩子不敢坐到李大勇前面,是怕他爹从后面偷袭他。现在这样就不怕了,但李如海心里仍然不踏实,总是七上八下的。

    随着同事们陆陆续续上车,已经有人发现了李如海的异样,这孩子两边腮帮子都肿着,好像是让谁给抽的。

    但李大勇、李宝玉都在,大家伙谁也没过去多嘴,只有张来发不时地回头看眼李如海,然后幸灾乐祸地笑笑。

    关键是他幸灾乐祸还让李如海看见,气的李如海咬牙切齿。

    这时,韩大春往后边走来,他跟赵有财关系好,跟李大勇也不赖。

    韩大春过来的时候,李大勇还抬手跟他示意了一下,韩大春点头一笑,然后坐到了李如海身旁。

    「韩叔!」有人来了,李如海心里顿时踏实不少,他从座位上起身,向韩大春伸出了双手。

    这给韩大春弄得一愣,握着李如海的手在他身旁坐下。正赶上李大勇回头,韩大春小声问道:「大勇,干哈呀?咋还打孩子了呢?」

    车上这么多人,都看着李如海脸蛋子红了,但除了他韩大春,还真没人过来问。

    这是因为要问的话,就有看热闹的嫌疑。

    但韩大春不一样,他们两口子没儿没女,平日对赵、李两家孩子都挺稀罕的,尤其是两家的男孩。

    如今赵军、李宝玉都大了,韩大春就特稀罕李如海。

    「不是。」还不等李大勇开口,李如海忙接过话茬,道:「不是我爸打的。」

    「嗯?」韩大春一听,当即转过身来看着李如海。而李如海小声道:「昨天....跟人家动手了。」

    这年头孩子打架,没有大人伸手的。所以,李如海找了这么个理由,他心想自己如此一说,韩大春也不会再往下问了。

    可这时韩大春根本不用问,他把脸一转,直接把目光向右前方的张来发投去。

    李如海这孩子,搁屯子里那是相当吃得开了。别看他岁数小,但男女老少差一不二都得给他点面子。能跟李如海动手的,怕是只有老张家这

    二小子了。张来发正探头探脑的看热闹呢,突然与韩大春四目相对张来发心里一激灵,忙把脸转到另一侧去了。他这副摸样落在韩大春眼里,那就是心虚的表现,韩大春心中暗自冷笑一声。

    韩大春不是本地户,是后搬过来的。搬过来以后,找人给他安排到了林场食堂。

    当时的永安林场,只有一个食堂,赵有财、张占山和韩大春都在一起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张占山没少欺负韩大春,后来赵有财打抱不平帮了韩大春一次。从那以后,韩大春就跟着赵有财混。再后来,韩大春更是让自己弟弟韩大名拜赵有财为师。

    可以说,韩家兄弟是赵有财在一食堂里的左膀右臂,要不然赵有财也不会把私房钱放在韩大名手里。

    这些年,韩大春没少跟着赵有财和张占山斗。如今张占山已去,留下三个孤儿寡母,韩大春咋也不好欺负张来发。

    但一想这小子竟然敢打李如海,韩大春心想就算自己不能动手,也得替李如海说句话。

    于是,韩大春盯着张来发后脑勺,很大声地说:「哪个小王八犊子给我们如海打了?」

    李如海:「......」李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