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5章 收编天机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血沃中华字数:2081更新时间:24/08/17 06:26:29
    朱静怡咬咬嘴唇说还是咱们夫君有办法,回去妹子就问他要。

    程琳无奈的望着窗外说他要真有办法就好啦,估计明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最难。

    朱静怡说:“真的,姐姐不晓得,夫君在叙州给我们修建新式酿酒烧坊,一年至少需要二十万斤粮食酿酒,前日就拿出五万斤大米和五万斤白面去泸州找陈公兑换杂粮啦。”

    “用大米、白面兑换杂粮?”程琳吃惊的问她。

    小女子肯定的点头,给她补充还是一斤换一斤,所有杂费叫叙州官府承担。

    程琳先是一声叹息,认为可惜了。

    随即眼睛一亮说夫君真是高明,如此一来,那些兑换粮食的山民定会念叨大宋朝廷的好,明年会加倍努力,开荒种地收杂粮。

    赵炳炎如何晓得自己的大老婆如此包容,那么爱他、欣赏他。

    他忙活了一宿再回到后堂的议事厅,叫人把府衙负责提刑按察、转运和漕运的主官以及通判和参谋参议都叫来议事。

    他说:“眼下叙州大定,府衙应将重心转移到征稽税赋、发展教育和农商。”

    转运使吴海说右相严令不许向百姓多摊派,加重赋税,叙州严格按照前年赋税的标准征收,府衙百官按照朱大人要求尽数下到各县督促,已经将税银上交嘉定府。

    赵炳炎颔首,首先肯定转运使的功劳,朱静怡不在的时间里能支撑府衙日常,尽数完成赋税征缴,很好。

    但是,眼下的叙州,包括整个蜀地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转运使负责征稽赋税,应当分析现状,研判如何增加税赋。

    一方面是开源,就是鼓励农商,大办作坊,商铺、商户多了,赋税自然就起来了。

    另一方面便是深入商户调查,了解哪些商铺的赋税高了,不利于行业发展,哪些商户的赋税低了,没有征足,收尽,造成行业发展不均。

    众人听到这里,颔首点头,这是汉王要对赋税进行变革了。

    吴海说朝廷没得章程,我等如何做?历朝历代做变革都是千难万难,此事需从长计议。

    赵炳炎说着世上本来没得路,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啦。他叫转运使上奏昆明朝廷的户部,叙州要做户部试点,变革赋税征稽,本王亲自过问。

    这话的意思很直白,他亲自主持赋税变革。

    转运使立即回禀“喏。”

    赵炳炎不愿在此事上耽误时间,叫他和同僚商议,选两名参谋、参议当助手。以三年为限,做成此事官升嘉定知府,参谋可直升通判,懒惰、懈怠没完成任务,都回家抱孩子去。

    吴海先是一愣,旋即起身作揖施礼道:“下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定当不付汉王所托。”

    赵炳炎摆摆手叫别来这些虚的,本王只看结果。

    他提两点要求,第一不能给平民布衣加税,要督促检查各地是否将土地都收回来?是否恢复三十税一?严惩私下买地当地主者,尤其是官吏。

    第二是对商户试行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新开个体商户考虑按年收包税;正常经营者按实际经营额收取营业税,结算商户生产经营成本后对个人所得的尽利润收取所得税,究竟多大比例合适,要仔细调查,和商户协商。

    转运使奋笔疾书,飞快的记录。

    只是赵炳炎的这两条就足够,已经为他的赋税变革指明方向。

    江北的荔枝青烧坊陈家,掌柜的叫陈卫东,叙州认识他的人都喊他东哥。就是那个偷听刘老幺说话的黑衣人,此时正在和叙州三大烧坊的掌柜一起吃酒叙话。

    今天,陈卫东特意上了他家窖藏十年的荔枝青。

    这厮晓得皇城司总管掉入自家粪池淹死后长出一口气,神清气爽的邀请酒坊掌柜商议,如何对付江边的诚义烧坊。

    昨日,当他获悉汉王去了天机阁后大惊,他的那点儿破事肯定逃不过天机阁线人的眼睛。这厮无法静下来,如热锅上的蚂蚁在自家院子里乱转,直到晚上获悉皇城司总管自杀而亡,心中的惊恐瞬间消失。

    这厮过去依靠皇城司获得对手的经营消息,利用皇城司敲诈对手和看不顺眼的商户,没少干过坏事。当然也给了皇城司总管不少好处,一旦暴露出他腐蚀官员,那罪可是不轻。

    未曾想天助那厮,皇城司总管竟然扛不住汉王和前任皇城司大总管的到来,自杀谢罪啦。

    下午,朱公公禀报赵炳炎,拟收编天机阁,用彭掌柜做叙州皇城司副使。

    赵炳炎不管他如何用人,敲敲桌子说皇城司人过去不一定干净,今后必须干干净净。

    朱公公郑重的回禀他“喏。”深深一揖告辞。

    这家伙就是过去不干净,赵炳炎无惧拔擢的。后来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被勒令退休,要不是叙州皇城司总管出事他就永远休息啦。

    赵炳炎将朱公公叫住,要他秘密安排彭掌柜参加税赋变革会,协助变革试点,赵炳炎认为叙州的商户也该梳理梳理啦。

    朱公公接单离去。

    他稍息片刻来到议事厅,转运使已经召集众人候着。

    他看了看彭掌柜说朝廷拟变革赋税征稽,先在叙州试试。今日咱们就拿酒税来议。

    烧坊从粮商哪里采买酿酒原料,粮商晓得付给朝廷赋税。烧坊拿到酿酒原料后雇人酿酒,卖酒交税,如何收取才更精准?

    诸位说说看。

    转运使吴海解释:过去收税可以说是和各家商号协商,衙门依据商号经营的情况确定商号的税额,遇上府衙有事没银子花,知府上门找各家再捐款。

    赵炳炎颔首说这种叫摊牌,或者叫补税,都是强迫百姓掏腰包的勾当,没有法定文书约束。商家经营有方手里有银子不会拒绝,要是商家经营困难,有十足的理由拒绝。

    他问转运使,以荔枝青烧坊为例,今年一年陈家进了多少粮食酿酒?有多少人做工?酿酒成本是多少?陈家卖出了多少荔枝青?营业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