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再见长江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肉都督字数:4145更新时间:24/10/18 10:39:53
    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其实每年都有活动,只不过今年逢十,所以活动要多一点,也更热闹一些。

    这种纪念日,通常都是逢五逢十,逢五十逢一百的时候,办的要更加隆重一点。

    按理说,之前在诞辰百年的时候,应该办的最隆重,只不过66年的时候,国内情况复杂,也就没怎么弄。

    往后这三十年,也是有这样那样的情况,一直都没有怎么办,所以今年反倒是最热闹的一次。

    交响乐比赛只不过是众多活动中的一个,后面还有很多活动,而相对于其他活动,交响乐比赛的时间比较早。

    按理说,孙先生的诞辰正期是11月12日,还有接近两个礼拜的时间,但是活动很多,总不能所有活动都放在那一天,自然是有的提前。

    过生日嘛,只要不往后推迟,提前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

    今天这个,说是比赛,其实就是一个征集活动,同类型的征集活动还有很多。

    各界都对这个事情表现了热情,学术界有学术研讨会,文学界有征文,诗词征集,另外还有书画征集。

    不过其他项目的征集,很少举行线下的活动。

    例如中华诗词征集,本来民间组织举办的就多,一些杂志自己也会开启自己的征集,并且奖金丰厚。

    很多民间的诗人,倒是愿意把作品投到那些杂志社,向钱看没什么丢人的。

    而不论是官方的征集,还是民间组织的征集,基本上就是找个时间公布一下征集结果,民间的那些杂志就直接把获选的作品放在他们杂志里面刊登便可,而官方则会将获选作品放在一起做成一个册子合集对外发售或者赠送。

    如果是诗画征集,可能会做一个画展。

    相对于其他几种形式,显然交响乐征集的现场看起来要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干部家属们也更愿意参加。

    不过像诗歌征集一类,跟普通受众距离更近,一般情况,诗词征集的入围作品,会提前公布,然后综合各方意见再进行评选。

    虽然评委会未必会听取普通受众的意见,但是这个流程还是有的。

    不像交响乐征集活动,入围了哪些作品也不提前公布,直接在现场公布获奖的名单。

    当然了,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入围,也是有方法的。

    最简单的,就是看自己有没有收到组委会的邀请,只要收到了邀请,大概率是代表已经入围了,如果没收到邀请,百分之百没有入围。

    今年是130年诞辰,入围作品是130首。

    这一百三十首作品入围之后,理论上是都有奖的,剩下就看是什么奖了。

    奖项分为五类,除了一二三四等奖之外,还另外设了一个优秀奖。

    所谓优秀奖,不过就是安慰奖而已,让你不白跑一趟。

    而优秀奖恰恰是最多的,一百三十首作品中,有一半都是优秀奖。

    当然了,优秀奖是没有办法获得展出的,甚至在现场连名字都不会被提到,更不可能有合影。

    想想看,六七十首作品,光是报名单,就要浪费一大堆时间,如果再让作者上台合影,那今天这场音乐会的时间至少要增加半个小时。

    优秀奖跟四等奖都没有奖牌,只有一个小证书,不带外壳的那种,拿到证书之后,都是本人回去自己花钱弄个外壳装好。

    只有到了三等奖,才算是有点牌面,不仅仅有证书,官方还给获奖者准备了铜牌,也就是到三等奖,才能算是获奖了。

    业内人士对这个评选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只要入围了,别管是什么奖,都是一份不错的荣誉,优秀奖说出去也不丢人。

    毕竟对于外行人来说,他们也不知道优秀奖是什么,还以为挺利害的。

    周彦六点二十分就坐到了位子上,跟郭文景打了个招呼之后,就一直坐定放空。

    旁边其他人都在相互交谈,跟周彦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场好多人都是从外地来的,好不容易来一趟,自然也跟沈思源一样,想要混一混人脉,这也是人之常情。

    大概坐了二十多分钟,坐在周彦左边的那人转头对周彦笑道,“你是周彦吧。”

    这人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在现场算是比较年轻的,他其实已经看过周彦好几回,一直想要跟周彦搭话,直到现在才鼓起勇气。

    周彦转头看向他,笑着点头,“嗯,我是周彦,你是?”

    看到周彦脸上露出笑容,对方笑着自我介绍,“我是黄灿文,上沪来的。”

    黄灿文刚才看周彦一直面无表情地坐在哪里,还以为周彦挺难接触,所以这会儿看到周彦脸上的笑容,他也是松了口气。

    “听你口音,不像是上沪人吧?”

    “对对对,我老家是庐州的,在上音读书,毕业就留在了上沪。”

    “那你在上沪也待了不少年了。”

    “是啊,一转眼我在上沪都待了十几年了。再过几年,我在上沪待的时间比我在庐州待的时间还要长了。”黄灿文感慨了一句,随即又笑着说,“周老师你家是金陵的吧,咱们俩老家倒是不太远。”

    周彦点点头,“嗯,是不远。你是上音哪一届的?”

    “我是84级的。”黄灿文回道。

    “84级……”周彦想了想,问道,“那你认识李宏刚么?”

    黄灿文眼睛一亮,“李师兄我当然认识,他在我们学校可是名人,不过我们接触不多,因为我进学校的时候,他已经研究生快读完了,而且那时候他们上沪四重奏经常外出演出,不怎么在学校。”

    “李宏刚也是我的师兄,之前我在学校的时候,跟他有过合作。”

    “你跟李师兄竟然也有合作?”黄灿文惊讶道。

    周彦笑道,“没什么好奇怪的吧,毕竟李师兄也是我们央音恢复招生之后第一批学生。”

    他又朝同一排的郭文景看了一眼,“刚才跟我打招呼的那位,是我们专业的郭师兄,跟李宏刚师兄是同届的,他们接触比较多。”

    黄灿文知道李宏刚本科在中央音乐学院读的,他之所以惊讶,是没想到李宏刚跟周彦差了十届,竟然还合作过。

    如果说周彦毕业之后跟李宏刚合作过,他倒也不至于惊讶,毕竟周彦毕业之后就已经成名了,但是周彦说的是在校期间就跟李宏刚合作了。

    而周彦在学校的时候,李宏刚已经在国外崭露头角了,两人身份差距巨大。

    李宏刚所在的上沪四重奏,在上沪非常出名,特别是在他们学校,属于是标杆一样的存在。

    上沪四重奏,是1983年正式成立的,成员都是他们学校的在校生,这个组合成立没多久就打响了名气。

    黄灿文记得,他上大二的时候,上沪四重奏就在英国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中一举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件事情当时在他们学校挺轰动的,毕竟是个国际奖项,而且第二名的含金量很高。

    从上沪四重奏成立之后,上音也陆续成立了很多同类型的乐团,其中还是以四重奏为主,只不过再也没有出现上沪四重奏这样水平的了。

    毕竟李宏刚他们这样的学生很难找,别看李宏刚他们都是在校学生,但他们的履历都很不一般,特别是李宏刚的弟弟李伟刚,早年就出国锻炼过。

    “最近这两年,李师兄应该都在国外,你们平时还有联系么?”黄文灿问道。

    周彦摇摇头,“没有,从那年合作之后,我们就没有联系过了。刚才也是听你说是84级的,才想起来。”

    黄灿文暗自感慨,果然天才都不是突然出现的,看起来周彦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名人了,不然也不可能跟李宏刚合作。

    “你这次投递的作品,是之前演奏过的么?我可看过你的音乐会录像带,很多作品我都知道。”

    “这次投递的作品之前没有演奏过,是一首新作品。”

    黄文灿微微有些诧异,“哦,还是新作品啊,那我可太期待了。不得不说,还是你有信心啊,敢直接投新作品,我看其他人都是投的旧作,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创作的,我投的,也写了又两三年了。我手头上倒是有个新作品,不过没敢投,你这个新作品不会是为了这个比赛专门写的吧。”

    周彦笑着摇头道,“没有,只是恰好题材比较合适,就递过来了。”

    “我还是羡慕……”

    黄灿文刚开口,现场的音箱里面传出来一道声音,“大家好,马上音乐会就要开始了,请各位尽量保持安静。”

    主持人发话了,现场立马安静下来,黄灿文也只能把没说出口的话憋了回去。

    两人相视笑了笑,随即转头看向舞台上面。

    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穿礼服的女主持人手持话筒走上了舞台。

    “一百三十年前,1866年11月12日,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诞生了,他就是,孙中山先生。他出生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余烬还为散去,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运动刚刚平息,满清政府还在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做最后的挣扎……”

    主持人准备了很长一段词,基本上把孙中山的一生给概括了。

    光是这段词念完,就已经过去了七八分钟。

    不过大家都不急,毕竟今天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孙先生办的。

    主持人念完了开场词之后,音协的副主席徐聪也上台致辞,他致辞就简单多了,几句话说完,就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开始之后,主持人宣布道,“接下来,请欣赏获得二等奖的曲目《金陵怀古》,这首……”

    虽然只获得二等奖,不过《金陵怀古》能成为开场曲目,也算是很有排面了。

    《金陵怀古》的作者徐振民就坐在周彦左前方,当主持人宣布《金陵怀古》获得二等奖的时候,旁边的人纷纷低声向他道贺。

    能拿到二等奖已经很不错了,本次征集活动总共收到三千多首交响乐,而一等奖跟二等奖加起来只有六个名额。

    参选作品三千首,咋听起来似乎挺一般的,特别是跟中华优秀诗词评选相比差距很大,据说今年诗词评选那边收到了超过一点四万首作品。

    但是,三千已经很牛逼了,毕竟交响乐作品比诗词的门槛高很多。

    交响乐作品水平再差,也是专业人士写的,不像诗词,只要认识汉字,都有可能投递作品。

    因为参选作品数量多,加上很多行业内知名的作曲家都参加了,所以这一届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金陵怀古》周彦之前是听过的,今天现场由燕京爱乐团交响乐团演奏,不过表现一般,毕竟他们排练这首曲子的时间肯定不长,也情有可原。

    这首曲子演奏结束之后,另一位音协副主席胡兆元上台,公布了三等奖所有获奖曲目。

    胡兆元在宣布名单的时候,周彦注意到坐在他旁边的黄文灿非常紧张,一直在小声嘀嘀咕咕的。

    三等奖总共二十四首,随着报的曲子越来越多,黄文灿的紧张就越来越强。

    一直到胡兆元报完了二十首曲子的时候,周彦暗自摇头,恐怕黄文灿的希望不大了,这就剩下四首了。

    当然,后面还有二等奖跟一等奖,只不过,一等奖跟二等奖概率太低了。

    一等奖跟二等奖总共只有六个,现在徐振民的《金陵怀古》已经占了一个名额,也就只剩下五个了。

    估计黄文灿也知道自己没希望拿一等奖跟二等奖,所以才一直盯着三等奖看。

    这时候,黄文灿其实也有些沮丧了,三等奖拿不到,四等奖跟优秀奖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区别。

    但就在这时,胡兆元开口报了第二十一个获奖曲目。

    “《再见长江》,黄文灿。”

    “好!”

    周彦听到黄文灿在旁边低呼了一声,他非常隐忍,发出的声音即便是周彦也听的不是很清楚。

    听到黄文灿的名字,周彦也是眉头一挑,没想到真给黄文灿把三等奖给嘀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