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你好,1973

类别:网游竞技 作者:放羊小星星字数:2307更新时间:24/08/17 02:43:28
    1973年2月2号。

    除夕。

    又是一年春节,今年过年周秉义和郝冬梅虽然没能回来,但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却是回来了。

    周志刚特地请了假,赶了回来过个好年。

    在西南地区这几年,周志刚无时无刻不牵挂家里,今年稍微松了点口子,他立马向上级递交了申请。

    去年年中,周蓉和蔡晓光结了婚,按道理来说,结婚第一年她应该在男方家过年的。

    一来是风俗如此,二来嘛,周家和蔡家的地位差距有点大,一个是高干家庭,一个是普通工人家庭。

    不过,蔡家并不是那种把门当户对看得比较重的家庭。

    蔡晓光和周蓉的婚事,双方家庭都很满意。

    周家满意的是蔡晓光这个人,显然,他非常喜欢周蓉,以蔡晓光的性子,周蓉嫁过去之后,肯定不会受什么委屈。

    蔡家满意的同样是周蓉这个人,儿子喜欢,他们做父母的也就喜欢。

    至于,联姻这种事,压根就不在他们家的考虑范畴之内。

    此外,蔡家和周家之所以关系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凭借小青山村的典型事迹,蔡光华不仅坐稳了商业厅一把手的位置,而且还在上面挂了号。

    1972年春天,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小青山村跟着江辽省代表团一起,踏上了开往南方的火车。

    纸是包不住火的,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小青山村是关系户的传闻顿时在代表团里传开了。

    彼时,代表团里的其他企业纷纷怀揣着异样的目光。

    不少人私底下更是讨论,等到了会场,可得好好看看小青山村的笑话。

    一把椅子卖十美金?

    傻子才会买!

    然而,等广交会正式开始后,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小青山村竟然凭借一把平平无奇的椅子,一举拿下了十万美金的订单。

    在这个年代,十万美金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东方重托,几千人的大厂子,历届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三十万美金。

    人家卖的是什么?

    重型拖拉机,哪怕是最便宜的一辆也得几百美金,而小青山村卖的是什么?

    椅子,木头做的椅子,一把十美金。

    十万美金意味着所有客商一共订了一万把椅子。

    甚至,如果不是考虑到无法交付的问题,小青山村工厂接到的订单还要更多。

    一看到小青山村创下的‘奇迹’,许多跟着参会的企业当即眼红了。

    同时,也有不少同行升起了copy的心思。

    不就是一把椅子吗?

    随便找几个木工师傅,谁不会坐?

    你卖十美金?

    好,下一次我只卖八美金,退一步而言,即便是卖五美金一把,也不是没有赚头。

    这些企业的心思,并没有瞒过李杰的眼睛,他知道那些来展位上套近乎的,打得是什么主义。

    别说是七十年代,就是到了21世纪,抄袭同类商家的事也是屡禁不止。

    况且椅子确实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会被抄袭这件事,他早就有心理准备。

    反正以小青山村的产能,也无法满足所有的客商。

    十万美金的订单,足够让他们忙上一整年了。

    因此,72年秋季的广交会,小青山村工厂并没有继续参加。

    等代表团回来后,李杰也知道了会上发生的事。

    秋天的展现会上,出现了大批的同类型椅子,不论是外型还是原材料,几乎和小青山村的产品一模一样。

    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友商之间更是打起了价格战。

    然而,令许多企业意外的是,他们的成绩并不怎么好,即使降低了售价,成绩最好的,也就拿下了一万美金的订单。

    这成绩,完全无法和小青山村相比。

    事后,江辽省代表团的团长还特地问过李杰,为什么同样是椅子,外商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不仅是代表团团长有此疑问,蔡光华同样也有类似的困惑。

    当时,他正准备向全省推广小青山村模式,挑选部分符合条件的知青点,成立同样的工厂。

    对于这个问题,李杰给出了解释。

    小青山村生产的椅子,看似很寻常,老师傅似乎都能学会,但真到了生产那步,差异就出来了。

    众所周知,不同人种的身体是存在差异的,李杰设计的曲线,明显更贴近外国人的体型。

    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

    另外,外国人也不傻,春天时,同样的椅子卖十美金一把,到了秋天,椅子的价格直接跌倒了五美金一把。

    《控卫在此》

    雪崩般的降价,着实让人看不懂。

    但看不懂归看不懂,却不妨碍他们获取更多的利益。

    降价?

    慢慢降,降到满意为止。

    根据代表团的口述,展会临近结束时,甚至有人开出了两美金一把椅子的地板价。

    两美金,抛开所有的成本,估计还要亏一点。

    但毕竟是外汇,有些企业为了创汇,亏一点也捏着鼻子认了。

    秋天展会上发生的事,也让蔡光华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价格战打得太过惨烈。

    幸好他还没有正式实施‘向小青山村’学习的计划,如果真的把厂子建起来,拼了命的生产同样的商品。

    等到来年,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倘若和秋天一样,届时能不亏本就算不错的了。

    有鉴于此,他及时叫停了推广计划。

    不过,有些事情一旦起了头,就没法停下了来。

    蔡光华也不是彻底的叫停,而是换了个主题。

    到底换什么主题,他还特地问了问李杰的建议。

    李杰没让他失望,一句‘学习小青山村精神’成了新的口号。

    号召全省知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生财之道。

    不要盲从。

    小半年过去,这句口号传遍了全省的知青点。

    随着口号的传播,小青山村知青点彻底出名了,同时,身为主导者的李杰,也跟着出了大名,报纸都上了好几次。

    既有市里的,也有省里的。

    简而言之,李杰成了全省知青的学习对象,成了大名人。

    多亏现在的媒体还不够发达,在他的刻意要求下,他本人的影像资料并没有传开。

    这也让他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