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十章 都怪赵文华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朱郎才尽字数:2065更新时间:24/11/20 02:26:07
    “子厚,浙南就交给你了,等我们这边剿灭了徐海,就乘胜出兵浙南,一举剿灭汪直!除了徐海和汪直这两大倭酋,江南的倭患也就顺势平了!老夫也就有脸面对圣上了。”

    张经满意的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一脸乐观的说道。

    张经很乐观,朱平安却不这么乐观,历史已经证明了,砍了汪直,灭了徐海,江南的倭患更泛滥了,一直差不多用了近十年时间才彻底平定。

    不过,事在人为,路远,行则必达。

    “平安祝总督大人马到成功!”朱平安起身,端起茶杯,敬向张经。

    “借子厚吉言!”张经端起茶杯碰了一下,然后补充道,“这也是祝我们马到成功,剿灭了徐海,我们就合兵浙南,一举剿灭汪直伙汪直!”

    “马到成功!”两人一饮而尽。

    “总督大人,我今天来嘉兴,还有一件事,我在浙江推行十户门牌保甲法,发现嘉兴西北不远的斗牛浦以及正北的富春湾有异常,派人伪装探查了一番,富春湾暂未发现异常,但是斗牛浦发现了异常。。。。”

    拜别张经前,朱平安将斗牛浦的异常情况,告知了张经。

    按照张经的命令,自己明天就要返回绍兴了,没时间处理斗牛浦了,但是斗牛浦的位置又非常关键,处在未来王江泾之战的范围内,若不将这个钉子拔除,恐怕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所以,朱平安临走前将斗牛浦的情况告诉张经,让张经拔除这个钉子。

    “哦,有何异常?”张经问道。

    “我在浙江推行十户门牌保甲法,这个村子的保甲一条信息也未上报过;当然,更异常的是,十余日前,斗牛浦村正为他爹过大寿,举办寿宴,他们家来了五六十口子亲戚,还都是壮劳力,而且面生的紧,以前没见过,在过万大寿后,这些借宿在村民家的亲戚竟然都没有离开,深居不出;有些村民申请不自然,好像受制于人。。。。。。综上,我严重怀疑斗牛浦已经被倭寇暗中控制了。”

    朱平安缓缓的说道,将斗牛浦的异常一一告知给张经,提醒张经,斗牛浦很可能已经被倭寇暗中控制了。

    “斗牛浦是吧,我记住了,我会派人处理。”张经点了点头。

    听到张经表示会处理斗牛浦,朱平安也就放心了,拱手向张经告辞。

    “子厚,慢走。”张经将朱平安送到书房外。

    “总督大人留步。。。。。。”朱平安拱手向张经道别,转身向外面走去。

    朱平安的身影消失在院子后,书房里面又走出来了一个人,正是前浙江巡抚李天宠。

    “子承,你也都听到了,子厚他接下任务了,明天就返回绍兴,誓师开拔宁波。”张经转过身来,对李天宠说道。

    “朱大人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令人钦佩。”李天宠点头,称赞朱平安。

    “如果不是担心赵文华破坏了战局,子厚率浙军共同参与围剿徐海伙倭寇一战,更好。子厚知晓兵事,浙军面对倭寇,接连取胜,只是可惜。。。。。。”

    张经感慨道。

    “大人不必愧疚,大人要对圣上负责,要对百姓负责,朱大人他一定能理解的。要怪,这一切都怪赵文华,都怪严党!”李天宠劝慰道。

    张经依旧有几分感慨。

    李天宠见状,复又说道,“大人,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为了剿倭大局,保密乃是重中之重,严党与倭寇不清不楚,若是被赵文华得悉了剿倭部署,那相当于倭寇知道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被倭寇知道了我们的部署,那剿倭之战能成功才怪呢。”

    听了李天宠的一席话,张经不由点了点头,“子承言之有理,必须要保密啊。”

    接着,张经又问,“刚才还没说完,子厚就来了,接着说,严党的那两个人勾结倭寇,可查实了?”

    “回大人,姓王的还有姓张的两人肯定勾结倭寇,他们上个月在应天城采购了八十车的疗伤药材,早上运出城,中午就在城外被倭寇给劫了,他们的人一个没伤,药材全被倭寇劫走了,这也太巧了;还有,他们上上个月在城里面买了一百多车粮食,同样好巧不巧的被倭寇劫走了!”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啊,但是,前天又发生了一件事,他们家的庄园被倭寇击破了,庄园里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好巧不巧姓王的他从西北囤积的一百多匹良马,恰好在庄园里钉马掌,被倭寇一并抢走了。。。。。。”

    “还有,上次朱平安朱大人在苏州保卫战,一举烧毁了倭寇近百艘战船,拓林之倭虽然在嘉兴恢复了元气,但是他们仍然急缺战船,你说巧不巧,姓张的从江南买了上千棵杉木和松木,还有几百桶桐油,说要做家具生意,结果,好巧不巧全都被倭寇抢走了。呵,众所众知,制作船只常用木材就是杉木和松木,必不可缺的辅料就是桐油。。。。。。”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几乎就是倭寇缺什么,他们买什么;他们买什么,倭寇抢什么!一枪一个准!这已经不能说是巧合了,他们简直就是倭寇的管家!负责给倭寇进货的!他们不私通倭寇,谁私通倭寇!”

    李天宠伸出手指举了姓王、姓张的几个例子,一脸笃定的说道,十分肯定他们勾结倭寇。

    “有证据吗?”张经问道。

    “证据?”李天宠怔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有些遗憾的说道,“他们都很小心,每次行这种事,用的要么是同族子弟,要么是他们家生子,都是心腹,口很严,再加上怕打草惊蛇,很多手段不能用,暂时没得到口供;至于物证,暂时也没拿到,他们家巡查很严,我们的人几次夜探都没能摸到他们的卧房和书房,不过我相信,如果搜家的话,肯定能搜到他们跟倭寇的密信。”

    张经闻言,摇了摇头,“没有证据,不能定罪,如何搜家?他们背后是严党,在江南盘根错节,无凭无据去搜他们家,他们岂会束手配合?!岂会善罢甘休!你能保证搜家就能搜到密信等证物吗?!我们前面破门而入,他们只需要挡个片刻,多少封密信也不够他们烧毁的!如果破门而入,还搜不到证据,那就是将把柄递到严党手中了,他们肯定会借题发挥,到时候吃亏的就是我们了。”